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具體是什麽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具體是什麽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具體的意思是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這句話出自北宋文學家範仲淹的《嶽陽樓記》。

原文: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文: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麽呢?(是由於)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憂。

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麽他們什麽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他們壹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唉!沒有這種人,我同誰壹道呢 ?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慶歷新政失敗後,範仲淹貶居鄧州。昔日好友滕子京從湖南來信,要他為重新修竣的嶽陽樓作記,並附上《洞庭晚秋圖》。範仲淹壹口答應,但是範仲淹其實沒有去過嶽陽樓。慶歷六年六月(即1046年6月),他揮毫撰寫的著名的《嶽陽樓記》壹記敘文,都是看圖寫的。

壹提起嶽陽樓,人們就會很自然地想起千古名臣範仲淹,千古名文《嶽陽樓記》, 想到其中表明範仲淹寬闊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還會贊頌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和生活態度。可以說,人們把太多的目光和關註給了範仲淹,而很少會有人想到功不可沒的滕子京。既是自勉,又是與友人***勉。

這篇文章敘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過描繪嶽陽樓的景色及遷客騷人登樓覽景後產生的不同感情,表達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百度百科-嶽陽樓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