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壹個重要的準備工作。現如今,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妳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我整理的自律的演講稿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自律的演講稿 篇1尊敬的評委、各位觀眾: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計算機學院的候選人---朱嘉敏。此時此刻的我很高興,因為在我的大學人生裏,有這麽壹個美好的機會與妳們分享我的個人感受。今天,我的演講題目是“我為自律代言”。
自律是什麽?自律是指行為主體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是以事業心、使命感、社會責任感、人生理想和價值觀作為基礎。簡單來說,自律就是自己約束自己,換句話說也就是要自己要求自己。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麽壹句話:“態度決定壹切,態度決定高度。”因此,在我個人看來,自律心態是決定壹個人能否做到自律的關鍵。 有這麽壹位老人:從20xx年至今,10年裏,她堅持做這麽壹件事:每天奔走於大學裏的每壹棟教學樓,每壹個教室,關燈、關水龍頭。這是為什麽呢?那是因為壹些同學沒有自覺做到人走燈滅,用完水不把水龍頭關掉。這樣的現象使這位老人很痛心,於是她做出這麽壹個決定:她甘願做壹名誌願者,壹名節能環保的誌願者。在誌願者的路上,她流過汗,流過淚,流過血。她是壹名榜樣,壹名自律的好榜樣。她不但自己能做到節約資源,而且為學校,為社會節能環保。她說到:壹個人要做到環保,首先要有自律心態。正是因為這位老人壹直擁有著自律的心態,才使自己堅持不懈地走在默默奉獻的誌願者之路。 這位老人離我們並不遠,她,就在我們肇慶學院,我們應該向這位老人致敬,更應該向這位老人學習:做壹名自律的大學生,不但自律自己,同時也讓身邊的人自律起來。
還有這麽壹個故事:我國古代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歷法學家許衡,壹年夏天,他與很多人壹起逃難。在經過河陽時,由於長途跋涉,加上天氣炎熱,所有人都感到饑渴難耐。這時,有人突然發現路邊剛好有壹棵大大的梨樹,梨樹上結滿了梨子。於是,大家都妳爭我搶地爬上樹去摘梨來吃,唯獨只有許衡,端正坐於樹下不為所動。眾人覺得奇怪,有人便問許衡:“妳為何不去摘個梨來解解渴呢?”許衡回答說:“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問的人不禁笑了,說:“現在時局如此之亂,大家都各自逃難,眼前的這棵梨樹的主人早就不在這裏了,主人不在,妳又何必介意?”許衡說;“梨樹失去了主人,難道我的心也沒有了主人嗎?”許衡始終沒有摘梨。
混亂的局勢中,平日約束、規範眾人行為的制度在饑渴面前失去了效用。許衡因心中有“主”則能無動於衷。在許衡心目中的這個“主”就是自律。有了自律心態,才能在沒有紀律約束的情況下亦能牢牢把握住,自己做到自律。因此,在日常生活裏,我們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形成良好的習慣,事事嚴於律己,時時鞭策自己,保持自律的心態。
總的來說,自律心態決定自律與否.自律的人具有責任意識,為他人著想,為社會著想,自律的人能夠自我管理,嚴於律己。自律的人能夠堅持不懈。在面臨困境或危急的時刻,能夠頑強堅持,不輕言放棄。自律的人可以抵禦誘惑。能夠在各種利益誘惑下,把握好自己。我是自律達人,我為自律代言;我自律,我精彩,自律就是不平凡。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聆聽!
自律的演講稿 篇2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我演講的題目是《讀好書,做自律的人》。
所謂自律,是根據制度規定或道德規範而進行的行動選擇和自我約束,比如我們每天穿校服,按時上課、按要求列隊、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送餐盤,教學樓內輕聲慢步不打鬧、按時就寢、保持衛生等等,都屬於自律行為。作為集體,它是壹種文化風氣;作為個人,它是壹種修養.
凡是公***環境,就都有法規束縛,同時,使公眾平等地享受自由;如果有人超越了自由的限度,就會侵犯他人的權利和自由,所以,道德規範和制度約束中,包含了我們每壹個人的利益,我們要自覺地尊重別人、尊重環境、尊重制度,努力做壹個自律的人。
怎樣實現自律呢?西點軍校的約翰中將曾說過:壹個人要想戰勝別人,首先要戰勝自己;想要戰勝自己,首先要有自律能力。壹個人要學會嚴格要求自己,不放縱,不給自己的缺點找借口,日久形成習慣,他就會成為壹個自律的人。其次,通過讀好書,成為自律的人。
我們楓葉學子有理想,有抱負,讀好書是為將來作知識儲備和素養修煉。通過讀好書,能更好的實現學習自覺和行為自律。因為學習這種事情,不能總靠老師監管或別人催促,有了主動、有了自覺、形成自律更快樂。 所以,讀好書,做壹個自律的人,是壹種境界。走進這種境界,妳擁有的不僅是美好的精神享受,妳的人格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完美,還有等待妳的成功。
自律的演講稿 篇3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上午好!
自律,是我們大學生活當中的壹個核心。在漫長的生活當中,我們總會因為壹些客觀因素而讓我們遺忘了壹個人的根本,其實就是自律。為什麽要跟著自律奔跑?無非就是在這漫長的壹生當中,我們只有帶著自律這壹項根本,才能夠真正的紮穩腳跟,才能夠在學習和生活方面收獲屬於自己最終的價值和成果。這就是自律給我們帶來的禮物,也是它給予我們堅持自律的成果。
大學生活裏,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自由的,因此自律這壹件事情也就更加的重要了。在大學課程上,如果我們沒有自律的意識,那麽我們的成績壹定是壹塌糊塗的,自律指的是什麽?是我們對待壹件事情的責任,是這壹份責任催促著我們前進,是這壹份責任讓我們行走的更快。而作為壹名大學生的我們,在這樣壹個輕松自由的環境當中。
對於學習而言,更是要自律的。不能積極主動的學習,對於我們成績的提升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所以同學們,大學考驗的並不只是我們的成績,更是我們的人格和品質。壹個人的好壞,往往也就是從這些方面開始展現出來的,希望大家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當中互相勉勵,互相成長。
人的壹生,錯過的東西有很多,會有遺憾,也會有欣慰、滿足。如若我們在大學裏不去珍惜時間,做不到自律生活,我想不久之後的我們再回想起的時候,就會對這樣的日子感到抱歉,也會對這壹段時光而感到遺憾。不管是對於現在正在前進的我們,還是對於期盼中的那壹個未來,我們都要給自己樹立壹個良好的目標和態度,保持壹份自制力、克制力,在接下來的路程當中努力的前行。
自律往往能夠帶來壹小部分的成功,主要展現在那些方面呢?首先我們如若經常保持自律,那麽在做事情的方式和態度上就會有所改變,壹個有良好自律的人會有更加規律的生活,更加負責的態度,也有更加廣闊的壹個天地去發展。
當今社會需要的人才是需要有責任感的,任何壹個人如若不能自律的生活和做事,那麽都是不被看重的。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時刻去培養自律的態度和行為,讓我們有壹條更加寬敞的道路去發展,有壹條更加光亮的道路去展望!
自律的演講稿 篇4期中考試已過去兩個星期多,無論結果如何,無論妳是喜笑顏開,還是垂頭懊惱,壹切已成定局,無從更改。而距離期末考試只有壹個多月,因此,我們所能做的,是在接下來的學習中,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明確學習目標,從喜悅或沮喪中走出來,迎接新的挑戰。
然而,現實仍然是這樣,有些同學壹進教室,書還沒來得及拿出來,便先和同學海侃神聊起來,對貼在教室前的“入室即靜,入座即學”視若無睹,甚至可能還會認為學校太為苛刻,限制了其他自由不說,甚至連同學互相交流都要嚴格管制,未免太不近人情。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妳的自律給妳自由。
自律的人能夠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學習和工作,這種“壹切皆在掌控之中”的安全感,才能讓人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就學習來說,主要是看自己怎樣理解和對待學習的,如果妳把學習看成是提高自己能力,開拓視野的過程,是改變人生,提高人生質量的過程,是能由自我掌控的行為,就會從內心接受學習,敢於面對學習生活中的紀律約束,內心就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就自然會做到“入室即靜,入座即學”
那麽,自律是什麽?
百度詞條說它出自《左傳》:“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它是遵循法度,是自我約束。老子說;“謹慎如始,則無敗事”它是善始善終。在課堂上,則體現為能否從上課鈴響的壹刻起直至下課,壹直專註於老師的教學內容。
心理學上,有壹個詞,叫“慎獨”,意思是:獨處的時候,沒有其他人的幹涉和監督,憑著高度自覺,不做任何有違道德信念,做人原則的事。對於我們來說,通俗壹點,就是那句耳熟能詳的“老師在與不在壹個樣”。於自習課來說,就是能過獨立完成布置的作業,有目的,有計劃地展開自主預習、復習工作,並根據需要做些習題,完成既定任務時,心理上便會產生壹種充實感與滿足感。在我看來,真正高級的自律,就是要能做到慎獨。
學習中的自律也會帶來生活上的自律,妳們是否有過如此經歷:體重秤上的數字終究抵不過伸向高熱量食品的手;說好了十點就睡,手機的熒光仍然閃爍至夜深;計劃壹個月內看完的書,到月底書簽仍停留在書的前幾頁······這壹切,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是嗎?
那麽,不管環境多麽縱容妳,妳都要對自己有要求,保持自律的氣質。或許它暫時不能改變妳的現狀,但假以時日,它回饋給妳的壹定讓妳驚喜。網絡上看到壹句話:當妳知道自己想要去哪,並且全力以赴奔跑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為妳讓路。正所謂“做到極致,清風自來”。
以上是我個人就自律談的壹些學習想法,僅供參考。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自律的演講稿 篇5尊敬的評委、親愛的同學們:
妳們好!我叫吳菲,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自律》。
自律,是壹門學問,這門學問自先秦時期就開始做了。如今,它應當成為我們大學生壹雙隱形的翅膀。
《禮記》中記述了儒家先賢的壹句話:“君子必慎其獨也。”
“慎獨”二字,也許我們聽過數遍,但我們大學生中有多少能道出這簡簡單單兩個字所包含的意境呢!“慎”即“心真”,“獨”指“獨處”,獨處之時仍舊心真,謹慎行事,行,有律於己,做,無愧於心。這便是這千年古訓的要旨所在。
我們都曾在過去的八月領略了我國奧運健兒的風采,他們嚴於律己,奉獻給我們壹場絕對真實的競技表演。讓我們領略了體育這無與倫比的藝術。
其實,對於大學生只要我們做好手中的事情,自律無處不在。
學習上,做好課前預習,課中聽講,課外鞏固,每日晨讀及常跑讀書館,這就是自律。
工作上,在乎於精而不在於多,用服務大家的思想,用勤勤懇懇的態度,去交往,去忙碌,去學習,這也是自律。
生活上,可以寬松,但絕對不能放松!積極,樂觀,甘寂寞,耐清貧,刻苦訓練,勤儉節約,這何嘗又不是自律呢?
自律,是我們內心的壹股力量。“律”即是約束,我們向來認為約束是對心靈的桎梏,卻不曾看到約束背後的美麗。它的美正如壹首詩,平平仄仄按壹定的規律排列起來,呈現出壹種令人贊嘆的音韻節律。
其實在大學裏只要我們稍微自律,就會發現:
原來,當別人從零起步時,我們還可以從負數起步;原來,當我們看別人不順眼時,是我們自身修養不夠;原來,流於小感傷、小感動的人是愚蠢的,是時候將那浮如飄絮的思緒轉化為清晰的思路和簡單的文字。縱使大家都在說大學就是亞社會,但依然堅信溫暖、友情、信任和堅強等這些老掉牙的字眼。
因此,自律是壹種堅持的力量,也是壹種力量的堅持。
曾經的我們,都或多或少有過不自律不慎獨的舉止。
而如今的我們,已進入大學,已是大學生,是時候聽壹聽孔夫子那千年前的教誨,做壹個慎獨的大學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自律的演講稿 篇6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自律。
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了,似乎理智已經無法克制我壹次又壹次的將手伸向手機。那窄小的屏幕與按鍵仿佛有無盡的魔力壹般,讓我無法自拔,把自己的心禁錮在、迷失在了那些按鍵的誘人圈套裏。我整個人好像掉進了深淵,那漆黑屏幕下的深淵。
於是學習開始心不在焉,效率變得極低,有時幾分鐘才能寫上壹兩個字。看著作業本上歪歪扭扭的字跡,壹種慚愧湧上心頭。可這種感覺馬上被手機的誘惑所蠶食,只留下了無盡的欲望,對遊戲對短信的欲望。但是,在壹陣酣暢淋漓之後,慚愧自責如影隨行,也愈演愈烈。原來,手機只是麻醉劑,歡快壹時,卻要付出加倍痛苦的代價。
終於,這種惡性循環被打破了。媽媽發現了我的變化,也知道了這其中的原因。那天下午,媽媽把我叫到身邊,對我說:“我不想打妳、罵妳,也不想沒收妳的手機,我只希望妳知道,人的壹輩子,會有各種各樣的誘惑。妳必須學會自律,否則就會誤入歧途,妳自己好好想想吧。”
強烈的慚愧與自責如浪潮席卷海岸,留下被清洗的海灘。媽媽的話如同濤聲,壹遍又壹遍在我心上縈繞。“自律,難道我就不能做到自律嗎?”我壹遍又壹遍地捫心自問。
坐在桌前,我眼睛的余光又下意識地落在了熟悉的抽屜上。我拉開它,那個壹度使我沈溺於其中的手機靜靜地躺在那裏,我把它拿了出來,剛要把電池缷下,可又突然停住了,我把它放在了桌面,壹個擡頭便可見的位置,並暗暗下定決心。壹個自律的人是能抗拒任何誘惑的,就讓它近在眼前,就讓自己熟視無睹,我就要做這樣壹個人。從那以後,手機便被壹直放在了那裏,再也沒被我拿起。自律使得那手機往日的魔力蕩然無存。
在人生的道路上,比困境更可怕,比挫折更煎熬的是誘惑,無數人敗倒在它的腳下,無數人被它蠶食掉靈魂,只剩下物質的空殼和無盡的欲望。所以自律是人首要的的保衛者,第壹重要。只有它才不會使妳迷失自我,只有它才不會使妳墜入墮落的深淵,只有它才不會讓妳誤入歧途,離人生的正軌越來越遠。
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在誘惑如影隨行的今日,讓自律成為心底最堅實的盾牌。擁有了它,妳便征服了世界,更征服了自己!
自律的演講稿 篇7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人人需要自律。自律,不應該只是嘴上的壹句口號,更應深入我們的心中,貫徹於我們的壹舉壹動裏。
幾個月前,我和同學們都受到了壹次深刻的教育兼教訓。
那是壹節班會課。老師用電腦投影儀給我們講關於自律、自我約束、遵守規定的內容。因為這是班會課,所以同學們也就沒有往常的拘束:有些人悄悄地交談,有些人傳著紙條,稍好壹些的也不過是寫寫作文,養養精神,全然不顧此次班會“自律”的主題。
快下課時,老師又講到了我們教室衛生、作業、紀律等方面問題,並要求我們嚴於律己,做好份內的事,保持自己桌子周圍的衛生,還說要在近幾天“整治”壹下這些問題。我們心不在焉的坐著,卻專心等待著久久不來的悅耳動聽的下課鈴。就把這些話全部從右耳放出去了。畢竟,我們根深蒂固地認為:這只是說說的。
但很快,我們的報應真的來了。第二天自習時,老師像驅趕羊群壹般把我們“請”入操場,勒令我們跑六圈作為處罰。
跑完六圈,我們累得氣喘籲籲,幾乎直不起腰,像石頭壹樣躺在地上動彈不得,而幾個較胖的同學就更倒黴了,回到教室,我們迫不及待地去喝水,壹桶18升的`純凈水壹下就沒了。接著,老師開始發話:“昨天我才跟妳們說過要嚴於律己,要求同學們保持自己座位附近的衛生,可妳們自己看看呢,有幾個人是幹凈的?還有,昨天的作業很差,自律,不應該只在嘴上說,更應該在行動中表現出來……”
我們低頭看看,周圍果真被廢紙、塑料包裝袋等包圍了。看來,如果我們不養成自律的習慣,躲得了壹時,躲不了壹世呀!
自律,應體現在我們的壹舉壹動中。
自律的演講稿 篇8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的站在這裏,與大家壹起奏響青春的旋律。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青春伴我成長 自律成就夢想”。
青春是人的壹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美麗的青春播下了成功的種子。我們舉起雙手,就能托起明天的太陽,我們張開翅膀,就能擁抱未來的輝煌。
我們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回首我們身後的壹串串腳印,深深淺淺,有曲折,也有直線,都在無聲訴說著我們的成長。
當我們踏進高中,不再終日享受父母的呵護,卻有了老師們和同學們的關愛,正是在這些關愛中,我們健康成長。
我們要成長,我們更要成功。
只有自律,才能自立,才能自強,才能成功。梁啟超說得好:“少年強則國強。”路在我們腳下,我們要走正,走的坦蕩。
在三中的集體生活中,嚴格的管理讓我們懂得了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懂得了什麽才是細節決定成敗,是自律讓我們培養了許許多多的好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思維習慣,等等,這將讓我們在日後的生活中受益無窮。
著名的教育管理學博士黃全愈在文章《素質教育在美國》壹文中談到美國校園的自由。他講到在美國的校園裏允許五花八門的觀點存在,但是學生每天必須宣誓,而且人手壹冊校規,這就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的沒商量的“天條”。
同學們,不要再抱怨這裏沒有自由,那是因為妳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
美國人尚且如此重視學生的自律意識,難道妳還想輸給美國人嗎?
我們沒有信心嗎? 有!
每個年輕的朋友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的實現,必須自律。
良好的習慣首先從嚴格要求自己做起。魯迅先生為了讀好書,在桌子上刻下壹個早字,那麽就讓我們在心裏刻下壹個“嚴”,嚴於律己,倘若我們連這小小的校規校紀都不能遵守,又怎麽能夠去談成就夢想,還怎麽去談報效國家?要我說,做不到自律,就是瞎掰扯,扯淡。
同學們,新學期已經開始了,高壹下學期還有壹段時間。早晨,伴著壹絲絲微涼的晨光,住校的同學很早就起床了,或早或者準時進入教室自修,教室裏是勤奮的身影;走在安靜的校園裏,會感到學校不過去更幹凈了;兩操時間,放眼望去,是整齊而朝陽的身影,那是向前的駿馬,是紀律嚴明的班集體,是富有鬥誌的青年,滿耳聽到的是嘹亮的口號……
有了自律,才會表現得如此蓬勃,這是老師們的期望,是父母的寄托,也是我們自己的拼搏。
青春的腳步是輕輕的風,可是我們總是在有意無意的忽視它。有的同學因為壹時的學習不如意,就自暴自棄,聽不進老師和同學的勸告,自甘萎靡不振。有的同學上課開小差,被老師課後談話;甚至於的同學不是迎難而上,而是半途而廢,打退堂鼓。
這點苦都吃不了,以後怎麽辦?沒有嚴格要求自己的嚴心,怎麽能成就大事
要成功,首先要學會自律。
同學們,古人雲:“壹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身處三中,雖然是普通高中,雖然是生活條件艱苦些,但是我們來此的目的不是享受,為了自己的將來,這點苦算得了什麽。
成功時不要太過得意,因為那些成功只代表過去,失落的時候也不要太自卑,因為失敗只是過去的噩夢。奮鬥才是我們青春的特色,只有自己努力的拍打翅膀,才能讓自己從失敗的烏雲下飛出更藍的天空。
青春,要自律,才健康幸福的成長。
同學們,這就是青春的路,這就是成長的路。
在成長的路途中,有鮮花,也有坎坷,要敢為天下先,在高中生活中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前面總有千溝萬壑,我們也越的過。
自律為青春護航,自律為成長喝彩。
同學們,低頭看看地,踏踏實實,每天做好應該做的事情,上課前,課堂中,下課後,自習中。擡頭看看天,晴朗的天空始終,燦爛的陽光總是伴著我們,因為我們驕傲,我們擁有傲人的青春。因為自律,所以自豪。
同學們,讓我們壹起歡呼:我的青春,我做主!
謝謝,我的演講結束了。
自律的演講稿 篇9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讓紀律變成自律》。 壹說到紀律,有的同學可能就會聯想到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孫悟空七十二變,神通廣大,卻被唐僧管得服服帖帖的,原因就是因為唐僧會念緊箍咒。也許還有同學會替孫悟空抱不平,如果沒有緊箍咒,唐僧壹定拿他沒辦法,那他該是多麽自由啊,但大家想過沒有,失去了孫悟空,取經的千古大業也就不可能完成,所以別小看了這緊箍咒,它實在是取經大業的重要保證啊!
同學們懷揣著父母的囑托,親人的希望,從四面八方聚集到咱們第壹小學,我們有壹個***同而又神聖目標,那就是更好更快的成長、成才,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有壹個重要的保證,那就是紀律! 什麽是紀律?紀律是為了維護集體利益並保證工作的正常進行而定的,它與健康生活是壹致的。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同樣,“沒有紀律,不成校園,沒有紀律,也教不出好的學生”,這是壹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同學們,這個學期已經過半,我們校園風氣的變化是令人可喜的:早晨,同學們準時進入班級,認真早讀。
走在校園裏,妳會感到學校比過去更幹凈了;兩操時間,放眼看到的是遊戲活動的身影,是整齊有序的組織,這個良好開端的取得得益於我們有壹個真正和諧完美的校園環境,使我們的同學樂在學中,學有所得,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班主任老師為此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同學們,和諧的環境、良好的秩序是我們學習的保障,這需要我們合力去創造。
只有越來越多的同學認識到遲到是壹件令人很羞愧的事情;越來越多的同學自覺地不邊走邊吃,不隨吃隨丟;越來越多的同學將認真出操,不拖班級後腿視為壹種自覺行為,那麽整體環境的真正改善才會成為現實,而最大的受益者也正是在場的全體同學。
因此,我校將新學期的第壹個月定為“自律與規範月”,為的就是讓同學們將遵守紀律內化為自覺的行動,變他律為自律——自己規範自身的行為,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當妳日益將紀律變成壹種自律的時候,學校就是妳求知成人的真正樂園了。
同學們,讓我們在以後的日子裏,每天都有改變,每周都有提升,每月都有收獲,為了自己,為了他人,為了校園,為了社會,自律克己,遵紀守法,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讓個人的素質前進壹步,讓民族的素質前進壹大步!
自律的演講稿 篇10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校有校紀,家有家規。古人早就說過:壹個沒有規矩的人,就仿佛是壹個脫了韁繩的馬,在壹望無際的草原,漫無目的地奔跑,沒有自己的目標。我們應該做壹個遵規守紀的人。
對紀律的認識程度不同,其結果也不同。在同壹個班級,同樣的學習環境,同樣的學習時間,學習表現參差不齊,學習成績差別很大。有的同學在學習勞累枯燥時,就去交友、上網、玩遊戲,沈迷於網絡中的虛擬世界,不能自控,甚至隨著自己的性子為上網而說謊、逃課。而紀律意識強的同學面對誘惑時,表現出了較好的自控能力。上網只是查找資料、學習。他們寫作業累了時會看壹些作文書或其他有益於學習的書,調整之後繼續寫作業。這是能自律的學生,也是品學兼優的學生。
自律的同學還會嚴格要求自己,經常自查、自省、自我批評。壹節課下來,會問自己學得了什麽?在課堂上精力夠不夠集中?有沒有說話、違反紀律等。還會經常提醒自己,什麽可為,什麽不可為,什麽堅決不為。會問自己,我在做什麽?我該怎麽做?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麽?自己做的這些有沒有對別人造成不好的影響?正如孔子所說:“吾日三省吾身,傳不習乎?”
學校沒有紀律便如磨坊裏沒有水。如果沒有了紀律,沒有了自律,人們隨心所欲,就不會有成功,意外災難會接連不斷,世界會變得混亂不堪。
掙斷線的風箏不僅不會得到自由,反而會壹頭栽向大地。紀律是勝利之母。因此,作為學生,我們更應該學會自律,學會做更出色的自己。自律,我們才可以自尊自愛;自律,我們才可以自省自知;自律,我們才可以自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