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泉,古稱肅州,是甘肅省轄地級市,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復確定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重要節點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截至2020年11月,轄1個區、2個縣級市、4個縣,總面積19.2萬平方千米,2019年,城鎮常住人口70.69萬,有漢、蒙、哈薩克、回等40多個民族。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酒泉市常住人口為1055706人。
2、酒泉地處中國西北地區、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 東接張掖市和內蒙古自治區,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接蒙古國,自古就是通往新疆和西域的交通要塞,是現代航天的搖籃,新中國石油工業和核工業的發祥地,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
3、酒泉為漢代河西四郡之壹,絲綢之路的重鎮,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酒泉是敦煌藝術的故鄉,創造了輝煌的歷史文化。同時,由於大自然的運動和人類的活動,創造了奇異瑰麗的自然美景和雄偉壯麗的人文景觀。先後榮獲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遊名城、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目的地等榮譽稱號。酒泉市境內有敦煌莫高窟、安西鎖陽城、酒泉公園、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等旅遊景點。
4、民國時期,1912年酒泉廢肅州直隸州和安西直隸州,置安肅道,設道尹。1927年改安肅道為安肅行政區,領酒泉、高臺、金塔、毛目、玉門、安西、敦煌7縣,改尹為“行政長”。1935年7月,改安肅行政區為行政督察區,裁撤鄉、閭,編保、甲。1936年5月,甘肅省正式劃分為7個行政督察區,酒泉為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領酒泉、高臺、金塔、鼎新、玉門、安西、敦煌7縣。1938年3月,設肅北設治局(縣級),隸屬甘肅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酒泉解放,置酒泉專區。
5、2002年6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函〔2002〕53號),撤銷酒泉地區和縣級酒泉市,設立地級酒泉市。酒泉市設立肅州區,以原縣級酒泉市的行政區域為肅州區的行政區域。酒泉市轄原酒泉地區的金塔縣、安西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和新設立的肅州區。原酒泉地區的縣級玉門市、敦煌市由省直轄(酒泉市代管)。
酒泉十大最好玩的地方,酒泉旅遊景點介紹
酒泉哪裏好玩?酒泉好玩的地方有哪些?酒泉位於甘肅省西北部,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絲綢之路的重鎮,有敦煌藝術的故鄉、中國文化旅遊名城、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目的地等稱號。本文為大家帶來酒泉好玩的景點排名,盤點酒泉十大好玩的地方,包括鳴沙山月牙泉、酒泉民俗博物館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肅北黨河峽谷民族文化風情園
肅北縣黨河峽谷民族文化風情園的工作人員對濕地進行整理。總投資1.1億元的民族文化風情園是集蒙古民族體驗、草原體育運動、濕地生態觀光等為壹體的風情園。目前,已成為肅北縣展示民族文化和旅遊接待的重要窗口。谷內生長著數不盡的各種樹木,奇花異草,密林深處飛鳥爭鳴,柳絲拂拂,芳草茸茸,峽谷兩側山戀起伏,每當春暖花開,姹紫嫣紅之時,山頭積雪未消,白雪皚皚,山下壹片蒼翠,密密叢叢,倒影入水,映襯著遠山、藍天和白雲,令人心神陶醉。
2、西漢酒泉勝跡
西漢酒泉勝跡景區,位於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酒泉市公園路100號,是河西走廊保存完整的壹座漢式園林,素有"塞外江南"、"瀚海明珠"之美譽。景區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其中包括5萬平方米的天然湖泊,區內古樹名木,參天蔽日;亭臺樓閣,雕梁畫棟,建有月洞金珠、西漢勝境、祁連澄波、煙雲深處、曲苑餐秀、花月雙清、蘆伴晚舟等景點。
3、瓜州鎖陽城景區
原名苦峪城,鎖陽城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在甘肅省瓜州縣城東南約70公裏的戈壁灘上,始建於漢,興於唐,其它各代都不同程度地重修和利用過。其形制保存了典型的唐代古城風格。城東北方向有壹座大型寺院系元代建築,大塔高14.5米,千座小塔整齊地排列於壹條線上。城外東面,有塔兒寺遺址壹處,是少數民族祭祖的祠廟,現屋宇無存,只有壹座高1米多,用土坯襯砌的大塔和五座小塔,塔原為白色,如今石灰剝落,面目全非。
4、酒泉常青苑
酒泉常青苑位於甘肅省酒泉市新城區肅州路,占地面積2000畝,由酒泉市常青花木公司於1995年投資6500萬元創建,園區匯集國內外名貴花卉植物800多個品種,是甘肅省河西地區最大的花卉苗木繁育馴化、培育基地,擁有河西地區最大的室內外四季觀賞熱帶植物園和盆景園。常青苑是酒泉唯壹壹家以農業產業化建設為主體,特色鮮明,配套設施完善的現代設施農業觀光旅遊景點,還建有花卉展銷大廳、接待室、會議廳、書畫藝術館及設計獨特的葡萄長廊、綠化通道等配套服務設施。
5、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有月牙泉、鳴沙山。月牙泉處於鳴沙山環抱之中,其形酷似壹彎新月而得名。鳴沙山位距敦煌市南郊5公裏,因沙動成響而得名。鳴沙山為流沙積成,分紅、黃、綠、白、黑五色。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1994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榮獲“中國最美的五大沙漠之壹”等榮譽稱號。2015年7月20日,被批準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6年1月,國家旅遊局和環保部擬認定甘肅省酒泉市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
6、酒泉公園
酒泉西漢勝跡又稱泉湖公園和酒泉公園,位於酒泉市肅州區東2公裏處,因園中有酒泉而得名,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為壹座集古典園林、天然湖、文化遊憩、趣味娛樂於壹體的綜合性公園。酒泉,因傳說泉中有金,故又名“金泉”。公園西側的動物園,有各種鳥類、鹿、熊、猴等,還有產於甘肅的大熊貓、金絲猴、野駱駝、耗牛等珍貴動物供遊人觀賞。日出水量約3萬立方米以上,泉水向北滲入小湖。繞過泉邊,沿曲經在往裏走,壹座座假山環繞著壹個明潔如鏡的湖泊。
7、阿克塞哈薩克民族風情園
風情園充分展現了哈薩克族的歷史、民風、民俗,集旅遊觀光、娛樂、購物、食宿為壹體,在此遊客可以體會到旅遊的樂趣。民族風情園的環境幽雅,到處綠樹成蔭,花香草翠,建築突出了牧業文化的特點,如氈房式建築,它與風情園附近的請真寺相協調,相輝映。風情園的建築別具壹格,充分展現出了哈薩克族的民風、民俗。園內建有橢圓形跑馬場壹處,哈薩克族民俗博物館壹座,大型氈房壹座和小型氈房三排等建築。
8、阿克塞金山湖景區
金山湖水利風景區位於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縣城內西南側,是阿克塞“自然生態、民族文化旅遊區”。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由金山湖、水上樂園、植物園三個景區組成。景區屬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景區集休閑、娛樂、餐飲、旅遊為壹體,景區內生態環境優良,水植物資源豐富。景區地形由南向北呈梯形分布。整個景區內湖面碧波蕩漾。是阿克塞縣的壹塊綠色寶石,也是遊人休閑健身的“天然氧吧”。金山湖景區位於鎮江市區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金山的西北部。近鄰金山寺,是鎮江城市“南山北水”戰略、北部濱水區建設的亮點工程。
9、敦煌市黨河生態公園
黨河位於我國河西走廊西端,發源於祁連山,流經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和敦煌兩縣市,是疏勒河的壹級支流。黨河養育了敦煌綠洲,是敦煌人民的母親河。隨著流域內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水資源需求量的增加,黨河流域水資源問題也日趨突出。敦煌人民壹直把流經其境內的唯壹地面河流--黨河視為生存和發展的生命河、母親河,但由於多種原因,來水量不斷減少,加之人口劇增,灌溉面積擴大,人畜飲水、工業用水、農業用水呈上升趨勢,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10、金塔縣鴛鴦湖景區
鴛鴦湖風景區位於金塔縣西南12公裏處的夾山峽谷中,金塔鴛鴦湖依山傍水,景色怡人,工程建設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素有“大漠瑰寶”、“塞上明珠”的美稱。金塔鴛鴦湖是鴛鴦池水庫和解放村水庫的合稱。溢洪道兩側是金塔鴛鴦湖水庫大壩,它是我國用現代科學技術建造的第壹座土石壩水庫,是中國水壩工程建設的裏程碑。金塔鴛鴦湖水域面積14平方公裏,坐船繞過夾山峽谷就能領略到“高峽平湖”之美景。
11、敦煌古城
敦煌古城為漢敦煌郡治,位於黨河中下遊綠洲腹地。唐立沙州、元置沙州路、明設沙州衛,其城址壹脈相沿,未曾他遷。據西北師大敦煌所李並成研究員考證推測,可能是趙破奴從令居向西進軍兩千裏,於漢元鼎六年(前11年),乃調集張掖、酒泉郡人力修築敦煌城這壹西陲要塞,並築有敦煌綠洲外圍的土河、塞城以及馬圈口堰水利樞紐。走在其中便可尋找地域穿梭的神奇感覺。敦煌街是參考了莫高窟中西部古城的壁畫建造的,也是古城內最繁華的街道,在這裏可以看到最純正的敦煌古老街道的樣子。
12、酒泉民俗博物館
酒泉民俗博物館位於酒嘉城際公路12公裏處的禹苑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內,歷經多年籌建布展,遷建、復建有民國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古民居等建築,館藏有近現代多種民俗物品,生動復活了酒泉農村壹些民俗風情和生活場景,讓珍貴的民俗文化資源得到了充分保護和展示,在傳承、保護優秀傳統民俗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載體作用,為文化展示、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臺。酒泉民俗博物館位於酒泉城西12公裏處的禹苑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內,由遷建復建的晚清和民國古民居、微縮街區、建國後五六十年代的四合院及十個專題陳列室組成。
13、瓜州草聖故裏文化產業園景區
以中國書法發展,演變、傳承、創新為背景,以山水、園林、殿堂、雕塑、碑刻為載體,集中展現張芝的藝術精髓。是集紀念、交流、休閑、娛樂、旅遊展覽等功能為壹體的大型文化產業園和城市休閑生態公園。是西北最大,甘肅首家以“書法園林”為主體的文化產業園。配套建設的張芝文化”步行街等文化產業建設項目,將草聖故裏文化產業園的文化內涵進行了提升。優美的生態風貌,厚重的文化浸染,鮮明的人文特點,大景觀、大園林、大旅遊的設計理念,帶給我們新水景、新綠園、新文化的震撼感受。
14、敦煌陽關旅遊景區
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七十公裏處的陽關,始建於西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時期。它憑水為隘,據川當險,與玉門關南北呼應,為漢王朝防禦西北遊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關隘,也是絲綢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亞等地的重要門戶。天馬西出、龍顏大喜;廣利伐宛、用兵神奇;玄奘取經、歸途此間;王維勸酒、渭城譜曲等風雲人物、歷史事件渾然壹體,不可分割,構成了壯麗的歷史畫卷,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鑄成千古傳唱的陽關盛名。
酒泉的風景名勝
西漢酒泉勝跡
又名酒泉公園,位於鼓樓東1.9公裏處,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是河西走廊唯壹保存完整的壹座漢式園林,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園內有泉有湖,有山有石,建有酒泉勝跡、月洞金珠、西漢勝境、祁連澄波、煙雲深處、曲苑餐秀、花月雙清、蘆伴晚舟八大景區。古樹名木,參天蔽日;亭臺樓閣,雕梁畫棟,素有“塞外江南”、“瀚海明珠”之美譽。如今,這裏已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AAAA級旅遊景點。
陽關
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裏處的陽關鎮。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劉徹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目的是聯絡大月氏***同抗擊匈奴,公元前126年張騫回西安,向漢武帝詳細報告西域和匈奴各方面情況,使漢武帝產生了與西域各國交往的念頭,下決心開辟河西走廊這條交通要道。派驃騎將軍霍去病進攻匈奴,打垮休屠王和昆邪王,在河西地區先後設立了酒泉郡、武威郡、張掖郡、敦煌郡,同時,修建了陽關、玉門關。史稱“列四郡,據兩關”。公元前119年再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與各國進行友好交往,從此,開通了絲綢之路。陽關遺址僅存壹座佇立在墩墩山上的漢代烽燧。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大法幢寺
大法幢寺位於肅州城北郊二公裏處討來河畔的北崖梧桐灣,重建於1984年,為肅州城內大法幢寺,又稱鐘樓寺、救生寺,為明清以來河西地方的重要寺院之壹,及當時肅州城內最大的佛事活動中心,原為肅州八大景之壹,惜因歷史在因毀於壹旦之再建。寺依宗而名,宗名法幢,寺亦名法幢。
瓜州榆林窟
瓜州榆林窟又名萬佛洞,是中國佛教石窿藝術的重要寶窟之壹,位於瓜州縣城南76公裏處榆林河谷兩側的礫石崖壁。存石窟42個,其中東崖31座,西崖11座,壹泓清流流過崖間。因其河谷中遍生榆樹而得名.歷經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建造和重修.窟內***存唐至元代800多年間的彩塑千余身,壁畫1000多平方米。榆林窟始建於北魏,洞窟形制、壁畫內容、藝術風格及供養人題名等均表現出了與莫高窟石室藝術的密切聯系,為敦煌藝術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安西鎖陽城
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安西縣中南部。居昌馬洪積扇西緣,古代疏勒河流經該地。鎖陽城始建於漢,興於唐,其它各代都有不同程度的重修和利用。其形制保存了典型的唐代古城風格。城東北方向有壹座大型寺院系元代建築,大塔高14.5米,千座小塔整齊地排列於壹條線上。鎖陽城在漢代是敦煌郡冥安縣治所,西晉為晉昌縣,隋為常樂縣,唐代為瓜州郡。後歷經戰亂,明王室閉關後遭廢棄。鎖陽城之名緣於清代民間,因城周圍有諸多味美甘甜的鎖陽,後人因物命名為鎖陽城。
敦煌博物館
敦煌市博物館位於敦煌市陽關東路,是以歷史文物為主的綜合性地誌博物館。現館址建於1984年,主樓三層,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樓前大院內有象征絲綢古道上牽駝跋涉的大型雕塑壹組。館藏文物有石、陶、瓷、木器、寫經、漢簡、絲綢、珠玉、花磚、書畫、拓片、古幣、鐵銅器等14類,計4800多件。其中,敦煌藏經洞出土的遺書、漢長城烽燧出土的漢簡、200多座東漢及魏晉古墓中出土的墓葬文物最有特色。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裏鳴沙山麓的大泉河畔,南北長約1610多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藝術內容最豐富而又精湛的石窟群。現存洞窟最早建於十六國朝代,北京,其後經歷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十個朝代1000多年時間的不斷開鑿,截至2010年,保存完好的洞窟有492個,內有4.5萬平方米的壁畫和2000多身彩塑。
1900年發現的藏經洞,今第16窟,藏有大約5萬多卷古代珍貴文獻和大量的絹畫等藝術品,最早的有三國兩晉時代的寫經,最晚的是公元1002年的寫本。藏經洞出土的文物中有90%以上是佛經,其中有不少是失傳了的珍貴經典。1984年國家批準敦煌文物研究所擴建為敦煌研究院。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在距敦煌185公裏,玉門關以西85公裏的地方,有壹處風蝕地貌群落,俗稱魔鬼城,截至2010年,已建成中國地質公園。在壹條東西長25公裏,南北寬約1-2公裏幹涸河床地帶上,雅丹密布,丘峰林立。
鳴沙山
位於敦煌市南郊七公裏處。古代稱神沙山、沙角山。全山系沙堆積而成,東西長約40公裏,南北寬20公裏,高數十米,山峰陡峭,勢如刀刃。沙丘下面有壹潮濕的沙土層,風吹沙粒振動,聲響可引起沙土層***鳴。據史書記載,在天氣晴朗時,即使風停沙靜,也會發出絲竹管弦之音,猶如奏樂, 故“沙嶺晴鳴”為敦煌壹景。這是大自然現象中的壹種奇觀,以“沙漠奇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壹絕”。
月牙泉
月牙泉在鳴沙山下,古稱沙井,俗名藥泉,景區內的羅布麻、枸杞等藥材很多,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壹,得名“月泉曉徹”。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壹泉”之稱。
敦煌古城
敦煌古城,又名“敦煌影視城”或“仿宋沙州古城”,位於敦煌市區西南20公裏處。是1987年為中日合拍大型歷史電影“敦煌”時建造的布景城。古城占地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2萬平方米。古城設計獨特,開東、西、南三座城門,城樓古樸雄偉,城內設置北宋時期的高昌,今吐魯番、敦煌,沙州、甘州,張掖、興慶,銀川、汴梁,開封五條街道組成,根據民族、地區的不同,五條街道建築風格也不同。敦煌古城現為AAA級旅遊景區。
敦煌三危山
敦煌三危山旅遊區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裏處,和莫高窟與佛為緣,相互輝映,在絲綢之路上形成了壹道以佛教文化為特色的旅遊風景線。三危山東西綿延數十裏,主峰隔大泉河與鳴沙山相望,其“三峰聳立、如危欲墮,故雲三危”。三危山是敦煌歷史的壹座名山,是敦煌文明歷史的發源地。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位於酒泉市東北250公裏處的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阿拉善盟的額濟納旗境內,是中國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的衛星發射中心,也是各種型號運載火箭和探空氣象火箭的綜合發射場。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基地始建於1958年,海拔1000米,占地面積約2800平方公裏,位於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現裝配、發射場位於北緯40.965371N,東經100.283658E。由於地處荒涼,最接近的城市是其西南的甘肅省酒泉市,因而為名。
老君廟油礦舊址
老君廟油礦位於甘肅省玉門境內,面積1761平方公裏。原是玉門石油管理局的主辦油田,也是中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壹。1994年12月,被省委確定為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酒泉的名勝古跡
酒泉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之間,是甘肅省面積最大的城市。下面我整理了酒泉的名勝古跡,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酒泉名勝古跡介紹
酒泉的名勝古跡1:酒泉公園
酒泉西漢勝跡又稱泉湖公園和酒泉公園,位於酒泉市東2公裏處,因園中有酒泉而得名,已有兩千多年的 歷史 ,現為壹座集古典園林、天然湖、 文化 遊憩、趣味 娛樂 於壹體的綜合性公園。酒泉,因 傳說 泉中有金,故又名“金泉”。
史傳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霍去病西征匈奴,大獲全勝於此,漢武帝賜禦酒以賞,霍去病以功在全軍,人多酒少,遂傾酒於泉中,與將士***飲,故有“酒泉”之名。今泉猶在,園林式建築、牌樓歷經修葺,保存完好。園內有清代的“西漢酒泉勝跡”和“漢酒泉古郡”石碑,
及左宗棠手書“大地醍醐”匾額,成為遊客酒泉之行的必遊之地。酒泉鐘鼓樓聳立在酒泉市的十字街中心,壹座磚砌的高墩上。為三層木結構的塔形樓,雕梁畫棟,古色古香,雄偉壯觀。鼓樓下有四門通向東南西北,行人車輛可以穿行。門上分別題有“北通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望祁連”,“東迎華嶽”,“西達伊吾”(哈密),貼切地標明了酒泉的 地理 位置和交通意義。泉眼冬季不凍,夏日清涼可口,宜於飲用。日出水量約3萬立方米以上,泉水向北滲入小湖。繞過泉邊,沿曲經在往裏走,壹座座假山環繞著壹個明潔如鏡的湖泊。壹座高大的石拱橋,把湖面壹分為二。湖面上有九曲橋、假山等景致。到了冬天,湖面結冰、這裏又成了很好的滑冰場。
公園西側的 動物 園,有各種鳥類、鹿、熊、猴等,還有產於甘肅的大熊貓、金絲猴、野駱駝、耗牛等珍貴動物供遊人觀賞。
酒泉的名勝古跡2:陽關
陽關是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灘附近。西漢置關,因在玉門關之南,故名。和玉門關同為當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戶。
宋代以後,因與西方和陸路交通逐漸衰落,關遂廢圮。古董灘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漢代文物,如銅箭頭、古幣、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關遺址考》謂古董灘是漢代以後陽關,但據清《甘肅新通誌》及《敦煌縣誌》認為紅山口即陽關。
陽關,因坐落在玉門關之南而取名陽關。陽關,始建於漢武帝元鼎年間,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陽關即是兩關之壹。陽關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是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據史料記載,西漢時為陽關都尉治所,魏晉時,在此設置陽關縣,唐代設壽昌縣。宋元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衰落,陽關也因此被逐漸廢棄。舊《敦煌縣誌》把玉門關與陽關合稱“兩關遺跡”列敦煌八景之壹
酒泉的名勝古跡3:大法幢寺
大法幢寺位於肅州城北二公裏處討賴河畔北崖梧桐灣,占地壹百壹十於畝,寺院坐北向南,依崖傍水,祁連雪峰盡收眼底。周遍林木蔥郁,流水潺潺,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氣象萬千。
大法幢寺原名救生寺,又因寺內有壹座古鐘樓
,所以俗名又稱鐘樓寺(原址在今酒泉中學)。寺院創建時間已不可考,但據明嘉靖年間所編《肅鎮誌》可知,這座寺院在元代已有,明代酒泉城示意圖亦有標明。在清“順治十八年,副使李雨沾倡修。康熙九年、四十八年俱增修,傑閣參雲,登之可以曠覽”(《肅州縣誌·宗祠廟宇》),為明清以來,河西地方眾僧聚會吟梵的重要寺院之壹,及當時酒泉城內最大的宗教活動中心,故名“僧寺”。寺內懸有古鐘壹口,重約五千斤,聲音渾厚綿長,圓潤洪亮,擊之聲聞十余裏,據《縣誌》記載:其鐘聲音晨渾晚清,又稱“晚鐘”與“僧寺”合起來,就成了肅州八大景之壹的“僧寺晚鐘”。
1935年,在酒泉鐘樓寺籌組成立“中國佛教會酒高安敦玉金鼎七縣聯合分會”(前身為“肅州七縣佛教聯合會”)包括酒泉、高臺、安西、敦煌、玉門、金塔、鼎新七縣,1946年改組為“中國佛教會甘肅省酒泉分會”。與此同時,恭請當代名僧心道法師(法幢宗鼻祖)來酒泉宏揚佛法並開爐傳戒,盛況空前。為正視聽,改寺名為“大法幢寺”。
鐘樓寺建築分三層,座北向南,山門前牌坊上寫著“大法幢寺”四個大字。山門正中,上懸豎匾壹塊,紅底蘭字,上書“救生寺”三字。每逢盛會,寺內“撞鐘吹螺供奉具,貝葉梵文朝復暮”,觀者雲集,老少塞路,香煙繚繞,仕庶敬香者絡繹不絕,鐘聲清悠,梵音吭吭,為酒泉佛教文化薈萃之所。
猜妳感 興趣 :
1. 甘肅旅遊景點介紹
2. 初二寫甘肅風景作文
3. 各地名勝古跡的經典對聯
4. 名勝古跡的經典廣告詞
5. 名勝古跡有關的經典對聯
酒泉必去的十大景點有哪些
酒泉必去的景點有以下幾個:
1.鳴沙山
鳴沙山在中國西部地區鳴沙地主要是沙漠,這些沙丘堆成山狀,因此又稱為鳴沙山。
2.王進喜故居紀念館
王進喜故居紀念館座落在赤金鎮和平村,該館建於1992年,1994年被甘肅省委和玉門市委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俗稱敦煌雅丹魔鬼城。
4.陽關遺址
陽關遺址位於敦煌市南湖鄉南工村西1公裏。
5.西漢酒泉勝跡
西漢酒泉勝跡位於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城東1.9公裏處,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其中有天然湖泊5萬平方米西漢酒泉勝跡。
酒泉旅遊景點介紹
酒泉旅遊景點:
1、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壹,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裏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於是萌發開鑿之心,後歷建不斷,遂成佛門聖地,號為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
2、鳴沙山,古稱神沙山、沙角山。東西長約40公裏,南北寬20公裏,高數十米,東起莫高窟崖頂,西接黨河水庫,山峰陡峭,勢如刀刃,整個山體由油潤細米粒狀黃沙積聚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