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什麽是月相?

什麽是月相?

在星空中,月亮每天都會自西向東移動壹大段距離,隨著它的不斷移動,其形狀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這就是月亮位相變化,叫做月相。中國的古詩有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裏的所說的圓缺就是“月相變化”,即是指在地球上我們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月球本身並不發光,只是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有了明暗之分,向著太陽的半個球面是亮區,另半個球面則是暗區。隨著月亮相對於地球和太陽的位置變化,就使它被太陽照亮的壹面有時對向地球,有時背向地球;有時對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壹些,有時小壹些,這樣就出現了不同的月相。當月球運行到日地之間時,月球被太陽照亮著的壹面是背對著地球的。我們在地球上就看不到了月球,即為農歷初壹,人們稱為“新月”。

新月過後,由於月球順著地球自轉方向不斷運行,其亮區也會逐漸轉向地球,於是在地球上的人們就可看到壹彎銀鉤似的月球,出現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陽,這壹月相叫“蛾眉月”,這時是農歷初三、四。之後,月球逐漸遠離了太陽,到了農歷初七、八時,月球的半個亮區便會對著地球,這時我們便可以看到半個月亮,這壹月相叫“上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