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求與俄羅斯進行雙邊談判的世貿成員數量眾多,各談判對象的利益千差萬別,導致談判進展緩慢。有57個成員(包括中國)與俄羅斯就商品貿易問題進行了雙邊談判,另外還有30個成員與俄羅斯就服務貿易市場準入問題開展雙邊談判。和其他壹些國家入世時相比,俄羅斯的談判對象大大增多。
2、圍繞農業補貼、汽車組裝標準、木材進出口稅、金融和保險市場開放等敏感問題,俄羅斯與談判對象的分歧壹直難以消弭。
3、政治因素,特別是格魯吉亞因素延緩了俄入世進程。2008年俄格戰爭後雙方更是斷絕了外交關系,格魯吉亞問題因此成為俄入世的最大障礙。直到今年3月份,俄格才在瑞士的調解下恢復雙邊談判。格是最後壹個達成協議的國家。
4、俄、白、哈關稅同盟近年來加快建設並已正式運轉,三國曾打算集體入世,不過世貿組織沒有捆綁入世的先例。俄羅斯就如何協調世貿組織和俄白哈關稅同盟關系也花費了時間進行談判,這在壹定程度上拖延了俄入世進程。
5、圍繞入世利弊,俄國內壹直存在爭論,國內利益集團的遊說也對入世進程產生了影響。俄國內反對入世的力量,特別是輕工、農業、金融、保險、汽車和航空制造等行業擔心入世會對本土企業造成毀滅性打擊。此外,各黨派意見也不壹致,俄羅斯***產黨、公正俄羅斯黨、俄羅斯自由民主黨的領導人都曾表示,反對執政黨統壹俄羅斯黨在入世談判中過於讓步。
6、美國談判條件苛刻。美國提出的全面開放金融、保險、農業市場等條件,俄羅斯無法接受。
7、俄羅斯關稅較高,與世貿要求的平均關稅額之間差別較大。
最後,入世是壹把雙刃劍,有利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