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成分是指體內各種成分的含量:肌肉、骨骼、脂肪、水和礦物質等,常用體內各種物質的組成和比例表示;所以身體成分是反映人體內部結構比例特征的指標。
簡單點說:體成分指的是身體脂肪組織和非脂肪組織的含量在體重中所占的百分比
二、體重、體成分控制的意義
(1)人體健康需要合理的體重和體成分比例
(2)過胖或體質含量過高會引發各類疾病或引發身體警報
三、肥胖診斷標準:
BMI(體重指數):根據體重指數可以計算出體質含量%BMI? =? 體重(kg)/身高2(m2)
BMI > 23(kg /m2 )為超重; BMI > 25(kg /m2 )為肥胖;當BMI > 23(kg /m2 )時與肥胖相關性疾病,如Ⅱ型糖尿病,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的發病危險性顯著上升;
身高較矮或肌肉量多的人,雖然脂肪量不超標,仍有可能被誤判為體 重超標或肥胖。所以,即使外觀肥胖,也應通過身體成分分析,測算脂肪和肌肉的比 例,判斷是否真正肥胖。例如:即使體重和脂肪都低於標準,如果骨骼肌肉量也符合標準,則 屬於低脂肪肌肉型;反之,如果骨骼肌肉量達到標準,而體重和脂肪超 標,則屬肥胖。因此,最理想的狀態是體重、骨骼肌肉量、體內脂肪量都維持標準,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稱得上健康。
四、體成分測量註意事項
測前2h禁食、禁水;
測前半小時不能做劇烈運動;
去掉多余衣物、裝飾品、金屬物;
測時手腳需與數據采集終端充分接觸;
孕婦禁用;
心臟搭橋、體內有起搏器的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