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治亂世需用重典,也就是需要下猛藥,才能矯枉過正。
典故見《周禮、秋官、司寇》,有”刑亂國、用重典“之說,上下文如下:大司寇之職,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國,詰四方。壹曰,刑新國用輕典;二曰,刑平國用中典;三曰,刑亂國用重典。
譯文:
大司寇的職責,負責建立和頒行治理天下的三法,以輔佐王懲罰(違法的]諸侯國,禁止四方各國(的叛逆]:壹是懲罰[違法的]新建立之國用輕法,二是懲罰(違法的]舊國用中法,三是懲罰亂國用重法。
“亂世用重典”,“亂世”是指中國古時各朝代社會出現淩亂及差劣局面的情況,與“盛世”相反;“重典”是指嚴苛的懲罰。
為了整頓好社會上淩亂的局面,迫不得已唯有使用嚴苛的懲罰。而整體上,“亂世用重典”用於社會上的定義為,透過嚴苛的法律效果懲罰犯罪,來達到治理社會的目的。
擴展資料:
重典治弊是古今中外治國理政的壹個重要法寶。
壹國之弊,必是經久相沿之疾,必是盤根錯節之困,必有立場利益之爭。要根除這些弊政、弊端和弊病,和風細雨、常規施政壹般難以取得實效,只有重典治弊方能彰顯治國者從嚴施政的鮮明立場和堅定決心,方能以彰善癉惡、激濁揚清的有力舉措實現治理目標。
因而,重典治弊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既適用於開國和動蕩時期的全面治理,也適用於承平時期特定領域和問題的專門治理,在治國施政中擔當著除弊布新、撥亂反正的特殊作用。
中國古代商鞅變法明刑正典、諸葛亮治蜀整肅綱紀、孝文帝革除鮮卑舊俗、張居正實現“萬歷中興”等,都是重典治弊開新局的典型事例。
在國外,富蘭克林·羅斯福為應對經濟危機大刀闊斧實施“新政”,普京鐵腕治理俄羅斯使其由亂而治,都是重典治弊施新政的成功例證。尤其是中國古代漢武盛世、開元盛世、康雍乾盛世的開啟和形成,更是彰顯了執政者重典治亂的關鍵性作用。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重典人民網-重典治弊的歷史經驗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