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公司在3月5日下午,被交通運輸部約談,主要原因是滴滴公司在部分城市調整經營策略時溝通評估不到位,涉嫌侵害了司機的合法權益。這其實不是滴滴公司第壹次被相關部門約談了,這次滴滴爆出在成都、沈陽、南昌、紹興等城市調整了經營策略,導致部分司機組織要“罷工”抗議,受到了廣泛的社會關註。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扒壹扒這起事件。
壹、滴滴調整經營策略,傷害駕駛員切身利益。
3月1日,滴滴曝出在上述等城市調整導致部分司機抗議,據成都的壹位司機描述,成都地區的起步價降至4.2元,減去滴滴公司0.5元的信息服務費,實際壹單到手只有3.7元。滴滴公司這次調整後價格規則十分復雜,包括了起步價、裏程費、時長費和遠途費。不同類型價格都有所調整,按照滴滴的說法是整體算下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化,甚至還有增長。但由於宣傳和溝通不到位,很多司機對新規沒有正確理解,才導致了大規模的抵制行為。
二、約談的主要內容。
本次約談重點強調了三點:第壹點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對經營行為要堅決整改,保證網約車行業的安全穩定發展;第二點是調整經營策略要科學,雖然是自主定價,但必須加強和相關從業人員的溝通,廣泛征求意見,保護司機和乘客的合法權益,堅決不能出現“店大欺客”的現象;第三點是要履行社會責任,關愛司機群體,保證司機的收入和身體健康,對利益分配制度要科學研究。
三、滴滴公司的是是非非。
經過當年的網約車燒錢大戰後,滴滴公司基本上可以說是行業內的獨角獸企業,這些年的發展也屢屢爆出壹些負面新聞,也屢屢被國家相關部門約談要求整改。它的存在也確實彌補了出行市場的不足之處,但隨之而來也帶了壹些行業問題。實際上資本是逐利的,以前滴滴也調價了多次,但都沒有這次引起廣泛的抵制,希望引以為戒,大家能理解企業賺錢的想法,但希望是取之有道。
以上就是
交通部為什麽不敢動滴滴?
滴滴專車網約車是合法合規的,符合《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的。根據《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制定。
相關說法
由交通運輸部辦公廳於2018年2月26日下發,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何況滴滴解決了中國大量的勞動就業崗位,不存在動不動、不敢動的說法。
只要註冊登記為個人所有的車輛申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的,車輛所有人應當先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且名下無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的車輛,並承諾由本人駕駛所申請車輛提供網約車服務。
滴滴拒絕接受監管,原因是什麽呢?
暴風雨來襲的前夕,壹般都是風平浪靜的。誰會想到,發展前景被壹致看好的滴滴公司,現在攤上大事了。據淘店家網店轉讓平臺了解,廣東省交通廳稱滴滴拒絕接受監管,這不是匯報,而是指責。姑且不說這是不是滴滴慘案頻發的原因所在,滴滴拒絕接受監管還談何安全呢?
滴滴拒絕接受監管,年底前或被清退出局,廣東交通廳表示,滴滴壹直拒絕數據接入接受監管,交通執法壹度無法有效針對。廣東交通廳要求在今年年底之前,壹定要有明顯的清退的動作。
8月28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在廣東民聲熱線接受媒體問政時表示,滴滴壹直拒絕數據接入接受監管,交通執法壹度無法有效針對。廣東交通廳要求在今年年底之前,壹定要有明顯的清退的動作。
在回答“滴滴在廣東省拿到運營牌照的地市有幾個”時,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綜合運輸處處長翁興根表示,目前滴滴出行在廣東只有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6個市註冊了分公司並取得平臺運營牌照。除了這6個地市以外的地市開展業務,都屬於非法。
截至目前,廣東6個地市***發放了網約出租車許可證50138張,駕駛員從業資格證52260張。要從事順風車、快車、專車、某某車業務,都必須要拿到這兩個證。
而針對“廣東有關部門是否有主動調取過網約車平臺數據”問題時,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王富民表示,滴滴出行出現那麽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它壹直拒絕接受政府的監管。根據有關規定,它要把有關的數據實時、準確、無誤地傳輸到交通部的監管平臺。
到目前為止,滴滴公司並沒有把它的有關數據全部傳到監管平臺,特別是滴滴順風車。按要求滴滴順風車不僅要把車輛信息,還要把行駛路線傳到政府監管部門,但至今沒有傳送。應該說,這些問題不僅是廣東的問題,是全國都面臨的問題。所以交通部這次約談,特別說了要求滴滴公司無條件及時有效地把數據傳到政府的監管平臺,政府才能有效進行監管。
事實如此,那為何沒見過廣東處罰網約車平臺?
翁興根表示,滴滴出行這個平臺是全國性的,註冊地在天津市交通委員會,對於滴滴出行以及相關的運營平臺公司,廣東交通廳進行了多次的座談。針對滴滴這家公司,8月26日以及8月27日,廣東省交通廳、廣州交委、深圳交委和東莞交通運輸管理局進行約談,具體運營數據由各個地市交通運輸局聯合公安部門進行調取,以便執法的時候作為壹種依據。廣東對網約車平臺的處罰是有的,尤其是惠州、東莞、廣州、深圳的處罰比較多。
實際上,廣東省交通廳給出的整改意見中提到:“要加強對網約車駕駛員背景審查,清退不合規的車輛和駕駛員。”其實,2年前《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就對此有明確要求。
翁興根面對媒體表示,國家出臺《管理暫行辦法》後,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了
此外,廣東還修訂頒布了《廣東省出租汽車經營管理辦法》,從法規上促進了新舊業態的融合發展。目前已有14個市正式出臺了出租汽車改革措施,17個市出臺了網約車實施細則。
“我們接下來馬上采取措施,聯合公安、市場管理等部門作進壹步執法。我們要求,在今年年底之前,壹定要有明顯的清退的動作。”翁興根說。
王富民也指出,滴滴公司目前對網約車市場是壟斷的,約車平臺、傳統運輸企業想要互聯網化,就要把所有網約車在當地落地,要在當地取得牌照。要打破壟斷市場,鼓勵推動其他的網約車平臺在當地落地,形成和滴滴競爭的局面。要“加快牌照落地”,實際上推動的不只是滴滴壹家,是同時鼓勵推動其他的網約車平臺發展。現在有6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已經在相關地市落地了。
交通部約談滴滴,這次約談的原因是什麽?
根據交通部透露的內容,滴滴近期在部分城市出現侵害司機合法權益的現象,所以就該事件對滴滴公司進行約談。在約談過程中,監管單位要求滴滴公司對相關問題積極進行整改,確保司機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同時對不同城市的經營策略進行科學調整,主動聽取相關司機的意見。約談結束後,滴滴官方表示,會落實好相關監管單位的要求,做好對應問題的整改工作,讓司機和用戶都能得到權益的保護。
其實這些年,隨著滴滴在網約車領域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爭議開始出現了,例如幾年前的空姐遇害案,大眾就質疑滴滴平臺的順風車業務有安全漏洞,沒有做到對消費者很好的保護。之後,又有大量用戶指出,滴滴平臺存在殺熟的現象,對老用戶的價格會更高,這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而如今不少滴滴司機也表示,滴滴平臺對自己的抽傭非常不合理,很多司機辛辛苦苦跑了這麽久,除去油費成本和滴滴的抽傭,基本沒有什麽利潤了,而且由於滴滴成為最大平臺之後,司機也很難再脫離這個平臺,因為壹旦脫離,接不到客人了。
參考資料:
約談要求,滴滴公司要正視存在問題,立即開展整改,保障司乘人員合法權益,為全國“兩會”順利召開營造良好的安全穩定環境。壹是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對可能侵害駕駛員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經營行為堅決整改,確保行業安全穩定。
二是要科學調整經營策略,依法依規規範自主定價行為,加強與駕駛員的溝通,廣泛征求意見,保護駕駛員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嚴防“店大欺客”。三是要堅決履行社會責任,關心關愛駕駛員群體,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合理調整抽成比例,保障駕駛員合理收入和身體健康。
交通部為什麽不敢動滴滴?,
滴滴專車網約車是合法合規的,符合《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的。根據《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制定。
說法
由交通運輸部辦公廳於2018年2月26日下發,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何況滴滴解決了中國大量的勞動就業崗位,不存在動不動、不敢動的說法。
只要註冊登記為個人所有的車輛申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的,車輛所有人應當先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且名下無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的車輛,並承諾由本人駕駛所申請車輛提供網約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