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蘭溪市建制歷史非常悠久。三國吳在此設三河戊。唐鹹亨五年(公元674年)建縣,因蘭江古稱蘭溪,故名蘭溪縣。元代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升為蘭溪州,屬江浙行省婺州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復為縣。《明史·地理誌》始改蘭溪為蘭溪。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廢府設金華道,道尹居蘭溪。1933年設蘭溪為實驗縣,翌年又設蘭溪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7年撤實驗縣復為普通縣,蘭溪區改稱第四專區。
1949年5月6日蘭溪解放,建立人民政權。1949年11月劃城區置蘭溪市,翌年又撤市並入縣,並改蘭溪為蘭溪。1985年5月,撇銷蘭溪縣,設立蘭溪市。
溪以蘭名,邑以溪名。蘭溪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發達。自唐鹹亨五年(公元674年)建縣,迄今已有1320余年。自古商貿繁榮,物埠民豐,素有“三江之匯,七省通衢”和“小上海”之美譽,是浙江中西部壹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區域概況 [自然環境]蘭溪市位於浙江省中西部,地處錢塘江中遊,金衢盆地北緣,地理坐標為北緯2 9°1'20"—2 9°27'30",東經119°13'30"—119°53'50",東西長67.5公裏,南北寬38.5公裏,總面積1313平方公裏,距金華市區20.5公裏,杭州132公裏,市內水系屬錢塘江水系,主要有三江(衢江、金華江、蘭江)五溪(梅溪、甘溪、赤溪、遊埠溪、馬達溪)組成。本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適中,無霜期長,夏季高溫,冬春寒潮,梅雨伏旱顯著,全年平均氣溫17.7℃,冬季平均5.4℃,歷史最低溫度-8.2℃,夏季平均29.8℃,歷史最高41.3℃,年平均降水量1439mm,其中五六月梅雨季節雨量集中,無霜期平均265天。
[建制歷史]蘭溪歷史悠久,自唐鹹亨五年(公元674年)建縣,元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升為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復為縣,隸金華府。民國3年(公元1914年)廢府設金華道,道尹居蘭溪。1933年設蘭溪為實驗縣,翌年又設蘭溪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7年撤實驗縣復為普通縣,蘭溪區改稱第四專區,1949年5月6日蘭溪解放,建立人民政權,1985年7月,撤蘭溪縣建立蘭溪市(縣級)。
[城市標誌]蘭溪市是浙江中西部重要的工業和旅遊城市,已分別被命名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浙江省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體育先進市”、“浙江省文化歷史名城”、“浙江省先進文化市”、“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先進縣市”、“黃大仙故裏”、“中國蘭花之鄉”、“中國楊梅之鄉”。
市樹:樹 [商業經濟]蘭溪素有“小上海”之稱,商家眾多。2006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 37.8億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2.9億元,增長14.6 %。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32.6 億元,增長15.1 %;餐飲業4.6億元,增長10.2 %。在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中,限額以上零售額 8.4 億元,增長22.2 %。年末全市有商品交易市場46個,其中成交額超億元的市場 3個,全年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為15.84 億元,增長8.5%。
[交通運輸]蘭溪自古以來便是浙中地區的交通要沖,素有“三江之匯,七省通衢”之譽,蘭溪港是浙江五大內河港之壹,是浙中唯壹能停泊300噸級船泊的內河港。浙贛鐵路支線金千鐵路跨境而過,有當天往返蘭溪上海的雙層直快列車,杭金衢高速公路在蘭溪設有二個互通口,規劃中的杭新金高速公路也穿境而過,330國道橫穿市區,45、46、47省道交會於此,21省道擦境而過,鐵公水交通運輸方式齊全,以實施康莊工程為標誌,城鄉公路建設取得新進展。2006年完成公路客運周轉量46409 萬人公裏;鐵路部門全年客運發送量43.1萬人,貨運發送量30.8萬噸。年末有汽車客運線路82條,其中跨省線路 5條。
旅遊資源
蘭溪山清水秀,風光秀麗, 人文薈萃,名勝眾多,堪稱歷史文化名城,且旅遊資源豐富,是浙江省南線的重要旅遊城市 。境內有“三江兩山雙洲八大景”。載入《中國名勝大詞典》的有六洞山、 白露山、 蘭蔭山,其中六洞山因具湧雪、紫霞、白雲、呵呵、 無底、漏鬥六洞而為江南壹絕, 是浙江省級旅遊風景區, 洞巔有棲真古剎, 藏有明代永樂刻本《北藏經》6367卷。蘭溪是五代前蜀畫家貫林、 清代戲劇理論家李漁、晉代黃初平(黃大仙)、 當代世界攝影大師郎靜山、 張學良將軍夫人趙壹荻 (趙四小姐)的故鄉。陸遊、楊萬裏、薩都刺、劉伯溫、王守仁、朱 尊、郁達夫、周三畏、戴叔倫、秋瑾等在蘭溪蘭溪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詩佳篇。浙江省級風景旅遊度假區——蘭溪旅遊度假區已開始啟動,在不久的將來,蘭溪將成為浙江省風景旅遊勝地。
蘭溪山靈水秀,風光旖旎,既具文物古董,又多風景名勝,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蘭溪是黃大仙故裏;全國諸葛亮後裔最大的聚居地諸葛八卦村被譽為“世界旅遊極品”,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六洞山、白露山、蘭蔭山被載入《中國名勝大字典》,其中六洞山因具湧雪、紫霞、白雲、呵呵、無底、漏鬥六洞為江南壹絕,現為浙江省旅遊風景區;當代名媛趙四小姐故裏的“地下長河”為全國洞府泉流航遊之冠。蘭溪名人輩出,載入《中國名人大辭典》的就有50余人,五代高僧貫休、宋代名儒金履祥、明代文字家胡應麟、清代戲劇大師李漁、現代文字家曹聚仁、當代世界攝影大師郎靜山等名噪海內外,當代名媛趙綺霞、世界女子鉛球冠軍黃誌紅也是耳濡目睹的人物。
白露山
白露山亦名玉泉山、玉帶山,白露峰,面積5平方公裏,海拔455米,山下有清澈可鑒的鏡潭泉,山間有古色古香的乘仙殿,山腰有酷似玉帶的白巖,巖下有高峻突兀的仙人石,山巔有古樸幽雅的江南古剎白露寺。
白露寺,又稱慧教禪寺,占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初創於北宋皇佑年間(1049-1053),建在白露山黃巖之上,掩映於茂林修竹之間,山寺有大殿兩進及廂房70余間,建築具明清風格,柱礎仍保持宋、元特色。素有“濲西第壹道場”之稱,更有趙樸初題寫的“大雄寶殿”匾額高懸於大殿之上。
白露寺下黃巖,其寺南懸空數百尺,驚險奇絕,遊人登臨遠眺,可見鏡屏、九龍諸山峰巒起伏,迤邐綿延;可是烏龍、富春諸峰聳峙天際,橫亙舒展。縱目蘭城,隱隱約約,衢婺兩江,如帶如練;鳥瞰田畦,鋪青疊翠,村舍錯落,如畫似圖。
白露山下北麓老鷹巖下,又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墓。周三畏,河南開封人,紹興十壹年(1141),秦檜命他誣害嶽飛,他推辭而拒,棄官隱居此山,此後遂葬於斯。後人曾建“忠隱庵”以為紀念。
蘭花村
蘭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壹,在花卉中享有較高的地位,蘭溪是中國蘭花之鄉,蘭花是蘭溪市的市花,為了弘揚蘭溪傳統的蘭文化,蘭溪在明正德皇帝曾親筆題詞“蘭蔭深處”的蘭蔭山麓建起了蘭花村。
蘭花村是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城市主題公園,也是蘭花培育基地,村落的建築風格突出蘭花,建有小橋流水,舞榭歌臺,村中居住的村民房前屋後遍植蘭花,徜徉在蘭花村中,即象是在江南水鄉的農家院落做客,又像是步入蘭香幽遠的蘭蔭深處。
蘭花因其葉飄逸瀟灑,其花幽香清雅,其性高潔典雅,使人心曠神怡,可以陶冶情操,自古以來為文人墨客所情有獨鐘,孔子曰:“蘭當為王者香”。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蘭花已帝王將相處走入平常百姓家,現在的中國養蘭蔚然成風,養蘭名家不計其數,更有甚者,把蘭花不再是作為觀賞植物,不再將其停留於美化環境及養性怡情,而作為壹個產業來開發,讓中國蘭花走向了世界。無論如何,作為“中國蘭花之鄉”,溪以蘭名,邑以溪名的蘭溪都將是妳我向往的地方。
芥子園
芥子園位於蘭溪市蘭蔭山麓,系仿古園林建築,襲用李漁生前 在江寧孝侯臺旁創建之庭園名。為紀念李漁而建。李漁(1610-1680) 字笠翁,蘭溪人,清初著名的戲劇理論家,戲劇家和小說家,他的戲 劇現論體系早法國啟蒙主義思想家、文學家狄德羅壹個世紀,他的戲 劇創作被近代曲學大師吳梅譽為“清代第壹”,他在擬話本小說創作 方面,與馮夢龍、淩蒙初並駕齊驅,素有“東方莎士比亞”之稱。
芥子園占地10.5畝,建有亭臺樓閣,築有小橋魚池,植有名貴花 木。此園雖小,但經精心設計,巧妙安排,使之小中見大,曲中見幽, 古中見雅,別有丘壑。遊憩其間,發悠悠古思,懷悠悠古人,自能勵 誌勵人,催人奮進 中國《紅樓夢》研究會會長馮其庸有詩雲:“顧曲精微數翁,名園小築亦神工;只 今移向蘭溪去,好聽秋江壹角風。”
地下長河
六洞風景勝,地下長河絕
省級風景名勝區六洞山,有壹條地下長河,堪稱壹絕,是目前國內最長的洞內河道。河水清澈,鐘乳奇石、極富有詩 情畫意。隨著六洞山省級森林公園的開發,現在遊 客到六洞山,已不再僅僅是遊壹遊“地下 長河”,附近的玉露、紫雲、呵呵等洞景,亦自成特色,還有棲真古寺等都成為遊人 喜愛的地方。六洞山所處的洞源村,不僅是有名的億元村,且還是張學良將軍夫人趙壹獲的祖籍之地。目前,趙四小姐祖居綺霞園已正式開放,成了六洞山景區中的重要壹站。
被譽為“全國洞府航遊之冠”的地下長河以山美、水秀、洞奇、寺幽為特色,全長2500米,洞內星羅棋布散布著 各種惟妙惟肖的大自然傑作。洞內壹條長逾千米的地下長河常年流水不斷,清澈見底,遊人既可乘舟攬勝又可步 行遊覽。地下長河所在地還有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趙四小姐的祖居地。人稱此處有兩絕“景為江南壹絕,情為千古絕唱”。
六洞山風景名勝區,由湧雪洞、玉露洞、紫霞洞、棲真寺等幾大景區組成:
湧雪洞.地下長河
湧雪洞,集海內水洞之精華,具有溶洞伴長河、水陸同時遊的特點,洞中有河,河上有洞,洞奇水美,其中寒江伏虎、犀牛探江、中流砥柱、飛魚對哺、瓊崖積雪、蟠龍古穴、穹淩雪鐘、水漫金田、空中飛瀑、龍門雪芝等稱為湧雪十景,實無愧於海內壹絕之譽。歷代文人雅士,詩仙墨客到此遊憩,多留有贊頌之作。
玉露洞.太古幻境
出湧雪洞,上萬青峰,沿霞客故道東行約裏許,即至玉露洞。
玉露洞***有:下有仙山、上有瓊閣的“古幻蜃樓”;烈焰熊熊、絢爛似錦的“煉石神火”;淵清玉潔、美露如飴的“玉池承露”;石筍聳峙、靈芝委地的“神龍塔影”;原始古樸、祥和寧靜的“伏羲故裏”;崢嶸嵯峨、雄偉奇特的“補天奇石”;潔白晶瑩、形同華表的“雲天壹柱”;異彩斑斕、靈動欲飛的“涅磐鳳凰”八景。遊人至此,不僅可以領略到“玉露洞天”所包容的天地開辟之初的洪荒奇象,太古幻境,還可以欣賞到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而成的遠古神話塑像所呈現出的奇幻景觀和古樸風采。
紫霞洞.靈仙茶莊
紫霞洞,亦叫子牙洞,位於六洞山西麓南坡,相傳為商周姜子牙隱居之所;晉黃初平幽居修真,養性悟道之地;元隱逸詩人於石據“輕舉乘紫霞”壹語,在洞右崖壁上用大篆文書刻“紫霞”二字,故名。
“壁立千峰繞,虛涵壹竅通”,“古洞鎖深碧”,“飛霞正郁盤”,“光分疑散綺,寒重欲流丹”,“悟卻寰中趣,蕭然坐太空”均為此洞勝景的真實寫照。
棲真寺.經閣幽所
棲真寺,位於景區之北,數峰環峙,滿目蒼翠,古木掩映,環境幽雅,寺前有天池泉,寺後有龍穴泉,寺側有小飛來峰,寺周有“三蘇墓”(宋蘇轍長子蘇遲及蘇遲之子蘇簡、孫蘇林之墓),寺內藏經樓曾珍藏明永樂十壹年(1413)雕刻到正統五年(1440)竣工,在萬歷十九年(1591)頒發的《大藏經》,即《北藏》梵本6000多卷。
洞源村.趙四祖居地
洞源村,地處六洞山麓,四面環山,風光清雅;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壹代名媛趙四小姐的父、祖世代均居住在該村,其父趙慶華曾任清郵電部主事、民國國務院秘書、交通部次長、參議院議員等職,趙四小姐的故居歡迎您的光臨!
黃大仙故裏.黃湓村
黃湓村,在蘭溪市區北隅,東對黃大仙山,西倚蘭溪江畔,為晉代葛洪《神仙傳》記載“咤石成羊”之神仙——黃初平出生地。
村東入口處矗立石牌樓壹座,上嵌“黃大仙故裏”五個大字,系出於國家政協副主席錢偉長之手筆。村中田畦平整,古屋錯落,古風猶存,百業興旺。尚留有牧羊路、利市路、黃大仙故居、二仙井等遺跡。
雁嶼洲.靈羊島度假村
雁嶼洲,又名牧羊仙洲。在黃湓村西斜對面的蘭溪江中,形似梭子,東西寬約500米,南北長達2000米。洲上綠樹掩映,翠竹搖曳,蘆葦密布,芳草如茵,相傳為黃初平少時牧羊地。傳說該州為沈入蘭江中的“赤松仙樹”幻化而成,所以使該洲不僅成了壹個“會浮的洲”,還使其獨具仙風靈氣,連鳧雁都特別喜歡到這裏棲息。“平沙落雁”成了蘭溪古八景之壹。
諸葛八卦村武侯存遺風
蘭溪城城西18公裏的諸葛八卦村,古稱高隆,村中有3000余諸葛亮嫡傳後裔,為全國最大的諸葛亮後裔集中聚居地。村落格局按九宮八卦圖式而建,整體布局以村中鐘池為中心,全村房屋呈 放射性排列,向外延伸八條弄堂,將全村分為八塊。村內弄堂似通非通, 似連非連,曲折玄妙。諸葛村現有保存完好,建於明代的大公堂、丞相祠堂等景點。諸葛村中的民居,均建於明清,構成了壹座頗具 規模的建築群,雕梁畫櫃,古樸典雅,已批準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色賓館]蘭溪現有星級賓館七家,其中四星級壹家、三星級壹家,二星級三家,壹星級二家。
國際大酒店坐落在蘭溪科技工業園振興路與站前路交叉口,占地面積6.7萬平方米,是集餐飲、住宿、娛樂、休閑為壹體的綜合性、花園式涉外商務、旅遊、度假的四星級賓館,有國際會議中心,並配有接見廳、貴賓休息廳;有總統套房、豪華套房、標準房與度假休閑別墅200余個;有容上千人的宴會和格調高雅的西餐廳,中式餐飲包廂50余個。有遊泳池、網球場、健身房、酒吧、茶吧、咖啡廳、男女桑拿中心、足浴中心、美容美發中心、棋牌室、演藝廳、迪吧、歌舞廳、KTV包廂等。
蘭江大廈坐落在市區中心,為涉外三星級旅遊飯店,主樓16層,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內設中西餐廳、咖啡廳、酒吧、采浙粵之特色,集中西之美味,客房設有標準房、豪華套房142間,床位300個,有購物中心,商務中心,娛樂中心,會議中心,並設銀輝旅行社可為觀光遊客提供旅遊服務。
二星級涉外飯店有:
雙牛大酒店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大雲山北側雲山路47號。
蘭蔭賓館坐落在風景誘人的蘭蔭山腰,四周蒼松翠柏,環境幽雅,清幽寧靜。
國泰大酒店地處蘭溪市中心,交通便捷,提供粵、浙等名菜,廣式早點夜茶及地方風味小吃,商務、娛樂、購物等綜合服務設施齊全,並提供外幣兌換、機票訂購、地方導遊等配套服務。
星級飯店還有:
天成大酒店坐落在市區東風廣場旁,是蘭溪第壹家綜合性私營獨資旅遊涉外的星級飯店;
田野大酒店坐落在青湖公園旁,與市政府毗鄰,具有濃郁的農家風格,設計新穎獨特,設施先進齊全,集客房、餐飲、娛樂於壹體。
蘭溪特產 蘭溪集平原、丘陵、江河三利,既有經久不衰傳統特產,又有聲譽鵲起的名優產品,用本地大青棗制成的“金絲琥珀”蜜棗素負盛名,明代曾列為貢品;質地優良、顆粒肥大的蘭溪大青豆名揚海內外;蘭溪“花豬”為優良品種,最宜鹹制火腿,是馳名中外的“金華火腿”主產地;“蘭溪銀露”茶葉獲第壹屆全國農業博覽會銀質獎;“蘭溪毛峰”是浙江省著名有機茶;蜜柑為農業部優良產品,還有穆塢枇杷、余糧山大紅柿、馬澗楊梅都是優質農產品,作為市花的蘭花品種繁多,四季開花,色香俱絕,惹人喜愛。特色飲食有蘭慶雞蛋饣果、蘭花酥、蘭花糖糕、鳳凰蛋、遊埠酥餅、金龍牛肉面、月亮蘿蔔果 、光明包子、新世紀湯圓、小洲特色餛飩、浮橋煲莊、徽州豆黃餅等。
鳳凰蛋
鳳凰蛋在蘭溪人的心目中占有壹定地位,據說鳳凰蛋營養好,還是治頭痛的偏方,因此,愛吃這壹口的人不在少數。
據說,金華、蘭溪民間吃鳳凰蛋的習俗和乾隆皇帝有關。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金華、蘭溪壹帶和隨從走散了,他壹個人走得又餓又乏,在路旁壹個農家歇腳討東西充饑。農婦家貧得沒別的東西,就把雞窩裏正在孵的幾個雞蛋拿出來煮給他吃了。沒想到,乾隆越吃越覺好吃,並為之取名“鳳凰蛋”。
美食街上,剛剛開鍋的鳳凰蛋香味撲鼻,立刻招來不少顧客。經營鳳凰蛋的老板叫鄭建華,以前賣過鹵味,每年春天鳳凰蛋大量上市時,兼賣鳳凰蛋。因他有做鹵味的技術,他煮出的鳳凰蛋特別鮮美,生意很紅火。
遊埠酥餅
剛出爐的遊埠酥餅是又酥又脆香噴噴,咬壹口真是齒頰留香。如今遊埠酥餅不僅飄香本地,而且名聲在外,不少遊埠人就是靠著出門在外做酥餅賺了錢的。
對於朱敏男夫婦來是說,他們4年前便來蘭城做酥餅了,壹開始在北門菜場租了個10多平方米的店面,每日能賣出200多只酥餅,生意壹直不錯。去年他們在4號區買了店面房,酥餅生意做大了,忙不過來,還雇了個小夥做幫工。這家夫妻老婆店打的就是“遊埠酥餅”的牌子。他們說可不能把這塊牌子砸了,為此他們做酥餅總是精選新鮮肉,黴幹菜也是老母親自己曬制的。“小吃壹條節”上,他們的酥餅生意不錯,壹個上午已賣出了二爐近200只酥餅,還要再做個二三爐呢。
蘭慶雞蛋馃
蘭慶雞蛋馃選料制作:肉十分講究、蔥要粗細均勻、皮要搟溥、收口之處尤見功夫,最好掌握在壹張紙那麽厚,火候更是關健,煎出的雞蛋馃外表通體金黃,皮又溥又脆內陷卻是鮮嫩滑口。搟皮,攤上壹層肉陷再包上清翠的小蔥,將壓扁的馃子放入油鍋中,接著敲碎雞蛋,倒入碗中,再加上蘭慶雞蛋馃特殊調味品攪拌幾下,然後,用筷子輕輕地在馃子上開壹個小洞,將攪拌好的雞蛋順著筷子倒入馃內,壹滴不漏,油煎片刻,金黃噴香的雞蛋馃就可以出鍋了。
蘭花糖糕
“蘭花節吃蘭花糕”,這是水門快餐店蘭花糖糕攤老板招徠顧客的廣告語。
做了多年飲食生意的賴素貞心靈手巧,她會多種點心制作,但最拿手的還是她的桂花糖糕。她的桂花糖糕配方取自龍遊糖糕,但又有蘭溪地方特色。得知蘭溪要召開蘭花盛會,她馬上想到了壹個新的主意:幹嘛不做做蘭溪糖糕?
賴素貞的蘭花糖糕在敷有桂花的糕面上別出心裁地用紅絲、綠絲做出蘭花的圖案,以綠葉作陪,紅花相襯,蘭花糖糕壹出籠,馬上有顧客圍上來,短短兩個多小時,就賣出16籠。
賴素貞說,如果顧客喜歡,蘭花節後她這個蘭花糖糕就作為壹個品牌做下去了。發展蘭溪文化,也是她壹個普通市民的心願。
金龍牛肉面
作為南北飲食文化的交融物,牛肉面在蘭溪壹直風頭較健,青石井、旗開都曾壹度享有盛名。此次蘭花節美食壹條街上,老字號的金龍牛肉面、旗開牛肉面都前來設攤,為美食街助興。
在金龍牛肉面的攤位上,老板娘何塞君介紹說,她和丈夫在溪西開飯店已有9年,店的招牌是金龍牛肉面,特色也是牛肉面。本著用料講究,童叟無欺的經營宗旨,生意越做越紅火。金龍牛肉面的特色之壹在於面是蘭溪的刀切面,面條柔韌,口感好;特色之二在於以配料和炒制牛肉作為湯面的澆頭。因此燒出來的牛肉面原汁原味,味道鮮美。 重點建設
蘭溪工業城:工業城規劃面積18平方公裏,以輕工、機械、冶金、化工、醫藥等為主導行業,自2000年開始建設,已有企業300多家,是蘭溪市新興工業城。
浙能蘭溪電廠:該項目由浙江省能源集團公司投資100多億元興建,電廠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將在全省首次采用60萬千瓦超臨界火力發電機組,計劃於2007年實現第壹臺機組並網發電,2010年全部建成後將成為浙西地區規模最大的火力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