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為什麽古代要午門砍頭

為什麽古代要午門砍頭

其實明清皇宮門前極為森嚴,犯人斬首決非此地,而是必須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等地刑場處決的。

為什麽會有傳言在午門砍頭呢,主要是因為明代時,皇帝處罰大臣的“廷杖”有時會在午門舉行。

明嘉靖皇帝朱厚熜繼承皇位後,欲追封他的生父興獻王為帝,遭到大臣們的聯合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諫於左順門,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懲罰,當場斃命17人,於是民間便有了推出“午門斬首”之言流傳。

實際在歷史上,午門主要是頒發皇帝詔書的地方。農歷十月壹,頒發次年歷書。

每年臘月初壹,要在午門舉行頒布次年歷書的“頒朔”典禮。遇重大戰爭,大軍凱旋要在午門舉行向皇帝敬獻戰俘的“獻俘禮”。

每逢有重大的典禮或節日,都會在這裏陳設體現皇帝威嚴的儀仗。

擴展資料:

明清的砍頭法場:

在電視連續劇裏,經常會聽到“推出午門斬了!”等話語,午門成了傳言中處決死刑犯的場所。午門建於明代,由永樂皇帝朱棣所建。明代,只是“廷杖”時在午門處決,但有時也會打死,所以間接成了殺人的地方。明清殺人的法場,實際在菜市口。

數宣武門外的菜市口那曾是殺人的地方,是刑場,有不少名人都是被斬首在菜市口。

戲文中唱道“推出午門斬首”,其實是拉到菜市口“出紅差”,砍頭!犯人被殺後,屍體被人運走,血跡即被黃土墊蓋上,爾後便有人在此賣菜,菜市生意興隆,故菜市口由此而得名。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午門

百度百科-菜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