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電負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就是說,電負性越大,越容易得到電子,形成負離子;電負性越小,越容易失去電子,形成正離子。
1、壹般來說,周期表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變大;周期表從上到下,元素的電負性逐漸變小。過渡元素的電負性值無明顯規律。
2、壹般來說,電負性大於1.8的是非金屬元素,小於1.8的是金屬元素,而位於非金屬三角區邊界的“類金屬”(如鍺、銻等)的電負性則在1.8左右,它們既有金屬性又有非金屬性。
3、電負性越大的非金屬元素越活躍,電負性越小的金屬元素越活潑。氟的電負性最大(4.0),是最容易參與反應的非金屬;電負性最小的元素(0.79)銫是最活潑的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