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biscuit怎麽讀

biscuit怎麽讀

biscuit讀法是美[?b?sk?t]、英['b?sk?t],意思是餅幹。

餅幹介紹:

餅幹,是以谷類粉為主要原料,添加糖、油脂及其他原料,經調粉(或調漿)、成型、烘烤或煎烤等工藝制成的食品,以及熟制前或熟制後在產品之間(或表面、或內部)添加奶油、蛋白、可可、巧克力等的食品。

餅幹,英語是Biscuit,但是市場上從廣東來的餅幹,卻稱“克力架”,有人以為這是廣東人做生意的“噱頭”,很不以為然,其實是錯怪了。

因為在美國英語裏,餅幹就叫Cracker,詞根crack,就像咬餅幹的聲音,即“脆裂”之意。廣東人按粵語音譯為“克立架”。而Biscuit在美國英語中是指“熱食的軟餅”。

所以,英國的Biscuit和美國的Cracker都是指餅幹,其實質相同,只是“口感”上有壹點差別。如果吃過“蘇打餅幹”的人,都會感到它“厚而酥”的是英國式,“薄而脆”的是美國式。

而近期流行的“披薩餅幹”,也是采用西方披薩外形,增加水果元素,給傳統餅幹帶來創新,餅幹Biscuit最簡單的產品形態是單純用面粉和水混合的形態,在BC4000年左右古代埃及的古墳中被發現。

韌性餅幹的特點是印模造型多為凹花,表面有針眼。制品表面平整光滑,斷面結構有層次,口嚼時有松脆感,耐嚼,松脆為其特有的特色。韌性餅幹的糖和油脂的配比較酥性餅低。

壹般用糖量的30%以下,用油量為20%以下。酥性餅幹的特點是印模造型多為凸花,花紋明顯,結構細密,為面粉量的14%~30%。有些甜味疏松的特殊制品,油脂用量可高達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