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華語喜劇電影,周星馳是壹座不可不提的大山。關於他的作品風格,崇拜與爭議並存。
壹方面,其無厘頭喜劇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較高,類似於《大話西遊》這樣的經典文本不僅被觀眾多次解讀、解構,其經典段落還多次成為喜劇從業者的模仿範本。
可另壹方面,爭議也壹直存在。壹些從業者認為無厘頭喜劇是登不上臺面的亞文化,不應該作為主流文化去普及。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的確激發起了壹些內地喜劇創作者的激情。這裏就不得不提到星爺的壹位迷弟——盧正雨。
他曾先後擔任了《西遊降魔篇》《美人魚》的聯合編劇、執行導演,對於無厘頭風格有了自己的認知。身為粉絲,對周星馳式的表演方式更是熟稔於心。
由他自編自導自演的網劇《大俠盧小魚之夕陽紅戰隊》在bilibili平臺播出。雖然目前僅更新了6集,但也能看出盧正雨對於無厘頭的那份執念與用心。
拼貼與反差,風格化的無厘頭
跟山賊至尊寶、理想男陳玄奘壹樣,盧小魚(盧正雨 飾)是壹個人見人嘲的膽小鬼。但他內心卻渴望成為武林至尊風清白那樣的大俠,好對抗嗜血成性的大魔王。可這在父母看來,不過是癡人說夢。
誰知父母被魔教殺害,官府不敢與邪惡勢力正面剛,只好拿盧小魚當替罪羊。壹夜之間,盧小魚成了殺害父母的罪人。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找到真兇,盧小魚在空洞派掌門白眉大師的幫助下,和少女畫眉(蔡文靜 飾)、雕寶壹起踏上漫漫打怪升級路。
《大俠盧小魚之夕陽紅戰隊》與周星馳的《功夫》壹樣,講述的都是壯誌未酬的小人物,莫名其妙卷入江湖紛爭,從而在壹連串磨礪後完成自我成長的故事。
除了故事模式上聚焦於小人物的傳奇性,盧正雨在內容的編排上也遵循了無厘頭的創作風格。
無厘頭最大的特點就是拼貼。在內容上,《大俠盧小魚之夕陽紅戰隊》將其他經典武俠電影與文學作品中的角色融合在壹起,加以新編和解構。
壹男壹女壹雕的搭配,怎麽看怎麽像《神雕俠侶》。畫眉與阿太化妝後的形象,也借鑒了金庸小說中梅超風、滅絕師太的造型。而魔教三聖之壹的西域蝠王則出自《倚天屠龍記》,之後登場的無邪孤老顯然有些天山童姥的味道。
這壹次在B站上播出,主創也在劇集中加入了壹些二次元動漫元素,試圖拉近與特定受眾的距離。
在視覺呈現上,角色的造型與招式都能找到日漫的影子。風魔太郎動用吸星大法時的千手造型,讓“海米”(《航海王》粉絲昵稱)們想到路飛的橡膠機關槍。雕寶的形象很像《銀魂》裏的神奇生物伊麗莎白,玩偶皮套下有壹雙人腳,大招也都是機關槍攻擊。
而在呈現角色某壹時刻的情緒時,鏡頭也會立馬快推到人臉的特寫,以反映人物的極端情緒。這與二次元日漫的處理方式相類似。
同時,《大俠盧小魚之夕陽紅戰隊》還利用人物前後的反差感,來營造喜劇效果。
除了膽小怕事的盧小魚必將成為絕世高手之外,說話輕聲細語的古風美女,名字居然叫“建鋼”;白眉大師的孫女是個女漢子,卻自稱是三千年難得壹遇的美少女。給觀眾“壹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的荒誕感。
而且角色往往很認真地強調壹個觀念,但在之後的行動中打破這種堅持。盧小魚上壹秒還嫌棄畫眉,下壹秒就在對方的威逼下服軟;白眉大師上壹秒還在強調戒色的重要性,下壹秒便與美女快樂相擁,成為大型真香現場。
?
此外,無厘頭對於現實的諷刺,也在《大俠盧小魚之夕陽紅戰隊》有所體現。比如父母打著為妳好的旗號各種安排,實際上對孩子的理想完全置之不理。
打開魔教大門的關卡,也是對當下現實問題的反映。血旺鎮上的百姓如同僵屍壹樣沒有生氣,對應當下的喪文化;而無邪鎮說的也是每個人都變成了孩子,反映巨嬰社會的現實。
總之,盧正雨這次依舊把無厘頭的喜劇風格貫徹到極致。
在近十年蜚聲影壇的華語喜劇創作團隊中,每個創作者都在用自己不同的理解,詮釋著心中的作品。
拿萬合天宜來說,走的是沙雕風格,對經典故事進行解構。臺詞中喜歡摻入大量的自白,形成反差效果。這也形成了他們獨特的喜劇風格。
之後無論是萬合天宜出品的大電影《萬萬沒想到》,還是叫獸易小星拍攝的《沐浴之王》,故事的落腳點都放在了溫情上。前者是小人物的真善美,後者則是超越血緣的兄弟情,盡量讓人在笑過之後得到情感上的升華。
為了與之前的網劇區別開來,叫獸易小星還加入了壹些充滿儀式感的剪輯。《沐浴之王》最後彭昱暢和張本煜的大比拼,就以西方交響與東方古韻作為背景樂,融入沐浴之戰。
華語喜劇電影的另壹片江山要數開心麻花。雖說是舞臺劇轉電影,但開心麻花的笑點總能切合當下觀眾的想法。
《夏洛特煩惱》是對當下底層男性白日夢的壹種回應,《西虹市首富》則是為“窮病患者”創造的壹個烏托邦。
到了盧正雨這裏,主要還是對周星馳風格的模仿。在他第壹部大銀幕導演處女作《絕世高手》中,就不難發現對偶像的致敬。
類似於豬籠城寨那樣的貧民窟,小人物在財閥壓迫下的勵誌故事,暴力少女與小混混之間反差的愛情,再加上誇張的表演,明星客串的彩蛋......觀眾能感受到,盧正雨在保證周星馳原有風格的同時,又加入了自己對於故事的理解。
盡管如此,還是會有觀眾質疑,這些作品不像電影。
《絕世高手》像是《功夫》和《食神》的雜糅體。而此次的《大俠盧小魚之夕陽紅戰隊》也是壹鍋燉,壹些橋段沒法戳中觀眾的笑點,反而顯得尷尬。壹些包袱對故事主線的發展沒有推進作用,使情節過於冗長。
喜劇如何玩出新意?不管對於盧小魚,還是華語喜劇,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