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說,大廈的建成,不能只靠壹棵樹的木材;大海的潤澤,也不是僅憑壹條河流匯聚而成。
這句話出自明代白話短篇小說作家馮夢龍的《東周列國誌》,是《東周列國誌》中,齊相管仲建議齊桓公廣納人才以成霸業打的比喻。
與“大廈”之語相類,西漢王褒在《四子講德論》中說:“大廈之材,非壹丘之木。”將“壹木之材”擴大為“壹丘之木” 。
原典:
桓公與管夷吾連語三日三夜,字字投機,全不知倦。桓公大悅。乃復齋戒三日,告於太廟,欲拜管夷吾為相。夷吾辭而不受。桓公曰:“吾納子之伯策。欲成吾誌,故拜子為相。何為不受?”對曰:“臣聞大廈之成,非壹木之材也;大海之潤,非壹流之歸也。君必欲成其大誌,則用五傑。”
釋義:
“大廈之成,非壹木之材也;大海之潤,非壹流之歸也”,是《東周列國誌》中,齊相管仲建議齊桓公廣納人才時所說的話。
擴展資料: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引用了“大廈之成,非壹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壹流之歸也。”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和完善中國***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完善工作機制,搭建更多平臺,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更好發揮作用創造條件。?
2014年9月21日,習近平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大會上做重要講話也曾引用此句本義來說明協商民主之於中國的重要性。
習近平還曾說過:“對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應該秉持兼容並蓄的態度,虛心學習他人的好東西。”
可見,為學、謀事、執政、交友,理同壹也,只有求賢若渴,集思廣益才能成就大業。
百度百科——大海之闊,非壹流之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