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顧:“大學生”入戲太深,變身殺人狂魔,釀成悲劇
俗話說,戲裏的人生是故事,戲外的人生是現實。長時間的活在劇情裏,會讓妳迷失自己,忘記現實。李斯達就是這麽壹個鮮活例子。2015年8月9日,李斯達因為強奸未遂而殺其校友,最終被判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李斯達明明是壹名有文化的高材生,按常理來說,有文化的大學生和殺人犯不太搭邊。那麽李斯達是如何從壹名高材生變成壹名殺人犯的呢?
故事的發生
李斯達在2010年考入了某學校的錄音專業,本來能像壹名普普通通的大學生壹樣,享受美好的大學時光,畢業後找壹份稱心的工作。然而事情往往出人意料,本來能穩穩當當的畢業,也許是李斯達對現實世界感到無聊,非要尋求刺激,放棄了對於大學生非常非常重要的壹個任務——畢業設計論文答辯。
這個答辯對於所有學生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可是李斯達不放在心上,結果導致學校撤銷其學士學位。
故事就發生在畢業壹年之後,2015年8月9日,李斯達將其同校的研究生周某騙到他的出租屋裏,想要對其實施強奸行為,可是強奸未遂,便殺人滅口。
犯罪嫌疑人李斯達為什麽會做出這種禽獸的事情呢?他的犯罪心理是什麽?
我們仔細深刨。
同學眼裏的“戲癡”
經過對李斯達周圍同學的采訪,李斯達可是他們眼裏的藝術“大神”,雖然他平日裏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卻很沈迷於戲劇,平日裏說話都有壹種戲子的感覺,但是,他對於藝術的熱愛已經超出了喜歡的界限,甚至到了忘我,癲狂的境界。
他藝術細胞很多,天賦也很強,對於藝術擁有獨特的創新思路,但是他似乎忘記了自己是壹名大學生,不把學習當主要任務,經常逃課,天天癡迷藝術,神經叨叨,甚至做出裸奔下樓,學狗叫等常人難以理解的行為。
李斯達的暴力傾向
通過對他日常生活的了解,還發現他有嚴重的暴力傾向,變態的心理性格,扭曲的三觀。
在大學期間,他就在宿舍藏有尖刀利器,手握尖刀的自拍照在網上流傳,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對身邊的同學來說,很是擔驚受怕,但是李斯達卻聲稱,自己是為了尋求刺激,這使人難以理解,正常人哪有用刀子來尋求刺激的,除非心裏有疾病,可以說他的心裏已經發生畸變,到達了變態的地步。
在李斯達自己所營造的“藝術世界”裏,他覺得自己表現得很平常,但是在外人看來,這是人難以理解,壹邊是天才,壹邊是瘋子。藝術使他偏向了瘋子壹邊,李斯達入戲太深,人格扭曲,加上他的偏激和估值,最終走上這條違法犯罪的不歸路。對於李斯達來說,這仿佛是他“發泄內心”的途徑,但在外人看來,他是壹名強奸殺人犯。
天才和瘋子
常言道,壹念天堂,壹念地獄,李斯達在藝術上所表達出來的天賦,以及他對藝術獨特的理解,足夠證明他是壹名藝術天才,如果能夠壹直堅持著對藝術的喜愛,日後必定在藝術領域到達登峰造極的地步,擁有自己的壹片天地。
可是天不遂人願,李斯達卻有著扭曲的三觀,犯罪的心理,對自己內心戲劇世界的執念使他變成了壹名瘋子,變成了壹名殺人犯。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不管是戲劇還是人生,都有著客觀不變的遊戲規則,違背了規則,哪怕妳是天才,也不得不出局。
這個慘痛的案子告訴我們,要活在現實世界裏,內心世界只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我們始終在這個現實的世界裏生活。不要入戲太深,忘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