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五四運動中廢除二十壹條是哪些內容

五四運動中廢除二十壹條是哪些內容

二十壹條的大致內容為:

1、日本獨占山東。

2、日本獨占滿洲和內蒙東部。

3、日本占有中國華中地區和江浙地區的鐵路網。

4、日本人全面滲透並掌控中國軍/警/政/財主權。

5、中國獨占福建。

五四運動歷史背景:

1914年,7月28日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1914年8月23日,日本對德國宣戰,經70多日激戰,於1914年11月7日占領全部的德國租借地膠州灣。1915年1月,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壹條”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向德國宣戰,成為第壹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國”,即加入了協約國。

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貸款,並協助組建和裝備壹支中國參戰軍,同年9月,北洋政府與日本交換了關於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為借款的交換條件之壹,又交換了關於山東問題的換文,其主要內容為:

1、 膠濟鐵路沿線之日本國軍隊,除濟南留壹部隊外,全部均調集於青島。

2.、關於膠濟鐵路沿線的警備:日軍撤走,由日本人指揮的巡警隊代替。

3、膠濟鐵路將由中日兩國合辦經營。

1918年第壹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戰敗。在第壹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對德宣戰,與日本同為戰勝國,但德國在山東的權益不僅沒有收回,反而成為巴黎和會上日本強占山東的借口。

1919年1月18日,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北洋政府和廣州軍政府聯合組成中國代表團,以戰勝國身份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日本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二十壹條”等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去的山東各項權利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