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中國六大稀土集團有沒有中色股份

中國六大稀土集團有沒有中色股份

我國的新壹輪稀土整合始於2009年,信號是大幅縮緊稀土出口配額。2010年,我國全年稀土出口配額總量僅為30258噸,比2009年減少了近40%,而在此前5年,每年稀土出口配額年遞減額均未超出10%。

政府的考慮是,通過出口管控,達到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此後兩年,稀土整合思路逐漸系統化,稀土大集團戰略也被搬上臺面。2011年5月10日,國務院專門發布《關於促進稀土行業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此後,中國圍繞稀土資源開發、冶煉分離和流通市場秩序等展開壹系列整治,並由工信部提出組建大型稀土產業集團的方案。

稀土資源分為輕稀土和中重稀土兩類,前者以包頭白雲鄂博、四川冕寧、山東微山的氟碳鈰礦為主,後者以南方離子型礦為主,富集於江西、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地區。

當時,包鋼已有壹統北方稀土市場的架勢,但在南方中重稀土中,壹直活躍著五礦集團、中色股份(000758.SZ)、中鋁公司三家央企,以及贛州稀土、江銅、廣晟有色(600259.SH)、廈門鎢業(600549.SH)等地方實力企業。

作為國家的壹種戰略資源,誰有稀土誰就能“壹夜暴富”,在稀土價格暴漲之時已經得到驗證。同樣,整合本身意味著利益再分配,在稀土新版圖的劃定過程中,沒有哪個企業真正想缺位。

事實也證明,這些企業無壹例外都參與到了南方稀土業的整合大潮中。

“稀土大集團戰略幾經調整,從剛開始北方、南方各成立壹家,到後來提出的兩到三家,再到現在的“5+1”方案,稀土整合的雛形已經基本形成。”百川資訊稀土分析師杜帥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國務院近期通過的全國大型稀土集團組建“1+5”工作方案,明確北方包鋼(集團)公司、中國五礦、中鋁公司、贛州稀土、廣東稀土和廈門鎢業分別牽頭進壹步推進兼並重組,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這6家企業將拼接成中國稀土的新版圖。

這其中,五礦集團是最早涉足稀土業的央企,實力最為強勁。

按照五礦有色總經理焦健的說法,對稀土尤其是中重稀土,五礦的策略是在國內通過有效整合實現資源相對集中,從而掌握話語權。

2008年11月,五礦集團旗下五礦有色聯合江西贛縣紅金稀土有限公司、定南大華新材料有限公司組建五礦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江西落腳。其後,五礦集團又不斷在湖南、廣東和廣西等區域“跑馬圈地”,最終形成了今天較為完備的稀土產業鏈。目前,僅以五礦拿下的6家稀土礦分離企業算,其稀土分離產能就占到南方稀土產能的壹半。

相比五礦集團,中鋁公司是稀土產業的“新兵”,但作為國內有色企業的龍頭,同樣被列為稀土整合的牽頭人。“我們的稀土產業從無到有,現在已經取得了大型稀土集團的資格,可以在廣西、江蘇、四川等地開發。”中鋁公司董事長熊維平曾向本報記者如是介紹。

2011年6月7日,中鋁公司與江蘇省5家稀土分離企業及1家貿易公司,***同成立中鋁稀土(江蘇)有限公司,從而獲得稀土分離能力3.47萬噸/年。為保障稀土資源供應,中鋁公司又先後與廣西、江西、廣東、福建等資源地簽署了壹批戰略合作協議。

中鋁新聞發言人袁力說,中鋁現已逐步形成了以“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公司”為基礎的技術研發基地,以廣西、廣東等省為基礎的資源保障基地,以江蘇四家分離企業為基礎的分離冶煉基地的產業布局。

如今,中鋁公司的產業觸角又延伸至四川省。3月26日,中鋁領銜的中鋁四川稀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未來將通過這壹平臺,逐步整合四川省相關稀土產業。

按照早前的思路,南方離子型稀土將形成前三名稀土企業產業集中度達80%的目標。但為了防止被對手吃掉,各個地方實力企業則通過拉攏地方政府等方式,逐步建立起各自的稀土王國。

兩年前的壹次行業會上,廈門鎢業副總裁鐘可祥對《第壹財經日報》表示,南方稀土整合的現狀,已經跟國家原來的期望思路有些不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廣東、福建先後以廣晟有色和廈門鎢業為主建立了各自的地方稀土產業集團,即便進度較慢的贛州稀土,也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國務院召開的相關會議已經原則上同意由贛州稀土集團牽頭組建中國南方最大的稀土集團。”贛州市市長冷新生近期公開表示,贛州目前已經拿到了國家級稀土集團的“路條”。

早在去年3月,贛州市就籌備成立集開采、冶煉分離、加工、貿易、研發於壹體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贛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成南方稀土龍頭企業和第壹大資源平臺,是目前贛州稀土唯壹采礦權人。

與上述南方稀土的諸侯割據不同,以輕稀土為主的北方將組成壹個大集團。按照此前方案,北方大集團戰略,將由包鋼集團牽頭,聯合甘肅稀土集團公司,吸收四川、山東等地骨幹企業***同發起設立。

值得關註的是,四川省雖以輕稀土為主,但其兩個主力礦冕寧牦牛坪稀土礦、德昌大陸槽稀土礦的儲量均居國內前列,這壹獨特優勢,自然成為大企業眼裏的“香餑餑”。在大批外來“淘金者”中,江銅集團在冕寧運作多年,並有望在這壹區域整合中分得壹杯羹。

此外,同樣具備實力但未寫進大集團名單的還有中色股份,這家企業旗下的中色南方稀土(新豐)有限公司已與當地政府合建了稀土礦業公司,正在運作的7000噸/年分離項目不容忽視。

利益博弈

“整合仍將是未來中國稀土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之壹,重點將是冶煉分離環節的整合以及上下遊全產業鏈的整合。”安泰科稀土市場研究分析師陳歡說。

但在整合過程中,不僅充斥著央企與地方政府的博弈,大集團內部鏈條如何理順、如何解決生產指標不夠等難題,也逐壹暴露。

鐘可祥透露,國內壹些央企,也曾前往福建省與廈門鎢業洽談合作,“只要有想法的都去談”,但福建省選擇了扶持本省骨幹企業,拒絕了央企的好意。

中國科學院院士嚴純華曾向本報記者表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稀土行業整合這個問題上利益是壹致的,戰略是統壹的,但因為“考慮的方式和所處的位置不同,導致了戰術層面上有些不同”。

如今,在四川省的稀土整合中,類似矛盾已經隱現。在中鋁公司宣布進軍四川稀土業的同時,江銅旗下四川江銅稀土公司就聯合其他5家企業***同發起設立了“四川金攀西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這同樣是壹家集開采、冶煉分離、加工、研發於壹體和具備完整產業鏈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在今年“兩會”期間,四川經信委主任王海林甚至表示,鑒於四川本地沒有比較強的稀土大企業,未來將由江銅壹家主導四川稀土的重組。但不在六大集團之列的江銅,未來采取什麽方式與中鋁“對抗”,有待觀察。

即便相對明晰的北方輕稀土整合,到目前為止,包鋼雖然早與內蒙古自治區內的相關企業簽了重組協議,但實質性重組工作遲遲沒有展開,何時能完成對甘肅、山東等其他省份企業的兼並重組,更無明確下文。

“整合後還是"各自為政",並沒有在稀土市場上起到集中性。”壹位行業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像中鋁在江蘇的幾個分離廠,基本還是維持原來的老客戶,中鋁只管定價和開票等,下壹步它在四川怎麽弄還不清楚。

更深的問題還在於,這些大集團成立後,如何解決內部各個企業的“吃飯”問題。

杜帥兵表示,整合後期的大問題是產能過剩怎麽解決的問題。“像包鋼,整合完了,整個產業鏈條是不是已經理順,國家給它5萬噸指標,怎麽分配,都是問題。”他說。

據了解,目前國家給各企業下達的生產指標總計為9.38萬噸,但根據市場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稀土產能已超出40萬噸,“指標不夠、私礦來湊”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整個稀土產業,現在除了正規的產量,還有很大壹部分來自私礦,私礦打擊不完,就算集團整合,產能那麽大,企業生存怎麽辦?”前述包頭企業高層說。

杜帥兵的擔憂是,稀土整合完成,如果私礦打擊不了,其他中小型企業還可以用,考慮到成本等因素,等到出口放開後,整合完的大集團可能還不如壹些中小企業有優勢。“有些企業做稀土很多年了,也很老牌,總不能壹句話就把它關停了。”他說。

對於這壹局面,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會長幹勇在“兩會”期間向媒體坦承,國內稀土行業整合只是剛剛開始,任重道遠,“還需要真正的、規範的稀有金屬、戰略資源的保護制度,需要從立法層面來保護稀土等戰略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