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的拼音是“dié”
“叠”主要由以下幾種含義:
①交換,輪流:交叠。更叠。叠為賓主。叠相為用。?
②屢次,連著:叠連。叠忙。高潮叠起。?
③及:忙不叠。?
“叠”的詞組:
1、叠矩重規(dié jǔ chóng guī): 規與規相重,矩矩與相叠,度數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後形容模仿、重復。出處: 《三國誌·蜀書·郤正傳》:“君臣協美於朝,黎庶欣戴於野,動若重規,靜若叠矩。”
2、稠叠連綿(chóu dié lián mián): 稠叠:稠密而重叠。形容山嶺稠密重叠相連。出處: 南朝·宋·謝靈運《過始寧墅》:“巖峭嶺稠叠,洲縈諸連綿。”
3、層巒叠嶂(céng luán dié zhàng): 巒:山峰;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層、叠:重復,壹層加上壹層。形容山峰起伏,連綿重叠。出處: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第四卷:“此則層巒叠嶂,與江勢爭雄峭。”
4、三叠陽關(sān dié yáng guān): 三叠:反復歌唱某壹句;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原指古代送別的曲調。後也比喻離別。出處: 唐·王維《渭城曲》詩:“渭城朝雨浥清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5、措手不叠(cuò shǒu bù dié): 形容做事快速、敏捷。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十壹卷:“薛明看見軍伍散亂,心中著忙,措手不叠,被鐘明斬於馬下,拍馬來夾攻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