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丹尼爾笛福簡介(丹尼爾笛福簡介50字)

丹尼爾笛福簡介(丹尼爾笛福簡介50字)

丹尼爾笛福簡介

丹尼爾·笛福,英國小說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歐洲小說之父”。出生於英國首都倫敦,父親營屠宰業,因此轉而選擇了經商。他廣泛遊歷,早年經營內衣、煙酒、羊毛織品、制磚業,曾到各國大陸經商。

1684年,笛福與壹個酒商的女兒結了婚,得到了女方家價值3700英鎊的嫁妝。他招妻弟和妹夫作合夥人做起了小百貨買賣。此外,還在歐洲範圍內做生意,常做酒貿易來增加收入。不過,他在“喝醉人”的生意中遵循的是清教徒原則,反對買賣當時簡直要淹沒倫敦的杜松子酒和壹般的烈性飲料。

1685年笛福參加蒙茅斯公爵領導反對天主教國王的叛亂。

1688年荷蘭信奉新教的威廉率軍登陸英國,繼承英國王位,笛福參加了他的軍隊。

1692年他經商破產,負債達17000鎊,以後又屢屢失敗,因而不得不用各種方法謀生。他曾充當政府的秘密情報員,設計過各種開發事業,同時從事寫作。

1698年他發表《論開發》,提倡築公路,辦銀行,立破產法,設瘋人院,辦水火保險,征所得稅,辦女子學校等。

1701年他發表壹首諷刺詩《真正英國人》,認為沒有純種的英國人,反對貴族天主教勢力,為外籍的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辯護。此詩連印9版。

1702年發表政論《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用反諷手法,反對國教壓迫不同教派人士,文筆巧妙,開始竟未被人識破是反對國教,後被發覺,受到罰款和坐牢的懲罰,入獄6個月,枷示3次,卻被倫敦市民奉為英雄。在獄中他仿希臘詩人品達羅斯的頌歌體寫了壹首《立枷頌》,諷刺法律不公。

1704年,丹尼爾·笛福為輝格黨魁哈利辦《評論》雜誌,主要為哈利的英格蘭——蘇格蘭聯合政策爭取支持。此後11年間他壹直往來於英格蘭、蘇格蘭之間,充當哈利及其繼任者托利派戈多爾芬的秘密情報員,搜集輿論。在此期間,他又因寫文章而短期入獄,但從未終止為輝格黨當政。者搜集情報,辦報,寫文章。

擴展資料:

笛福接受了洛克的政治思想,反對專制,主張民權。當時英國的議會是上層社會的政客明爭暗鬥的場所,賄賂和種種骯臟手段公行。工人、農民和中小資產階級根本沒有代表。笛福主張人的基本權利是,任何人,包括國王、內閣與國會,都是不能夠侵犯的,“英國人既不是國王的,也不會是國會的奴隸”。

笛福主張宗教信仰自由,當時英國雖然沒有像法國、西班牙那樣在宗教信仰問題上極端專制,但是對國教以外的新教教派和天主教信徒也是有種種限制的。他是非國教的新教教徒,這種人多是中小資產階級,他們要求合乎“革命原則”的政治體制,要求信仰自由。笛福是這派的代言人。他主張人民應受到較開明的教育,主張給婦女受教育的機會。

總的看起來,笛福的思想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但是他的思想的局限性也是很大。資產階級在當時還是進步的階級,還在進行反對封建勢力的鬥爭。保守的貴族、地主不事生產,坐享巨額地租收入,資產階級組織著規模日大的工商業推動了社會發展。

百度百科-丹尼爾·笛福

丹尼爾笛福簡介50字

丹尼爾·笛福,英國作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小說之父”。其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聞名於世,魯濱遜也成為與困難抗爭的典型模範,因此他被視作英國小說的開創者之壹。

中文名:丹尼爾·笛福

外文名:Daniel·Defoe

國籍:英國

出生地:英國倫敦

出生日期1660

笛福的三部代表作

笛福的代表作品有:

《魯濱孫漂流記》

《辛格爾頓船長》

《聾啞蔔人坎貝爾傳》

《傑克上校》

《摩爾?弗蘭德斯》

《大疫年日記》

《彼得大帝紀》

《羅克查娜》

《新環球遊記》

《不列顛全島紀遊》

《羅伯茨船長四次旅行記》

《經商全書》

《英國商業方略》

《使倫敦成為世界最繁榮都市之道》

《壹個騎士的回憶錄》

笛福的名言有:

1、醉漢是地獄的寵兒。

2、美德藐視人間的壹切譏嘲,清白愈受到誹謗身份愈高。

3、壹個要教育別人的人,最有效的辦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

4、開始做壹件事的時候,若不是預先計算壹下需要多少代價,若不是預先對自己的力量做壹個正確的估計,那真是太愚蠢了。

5、可見,我們壹般人,非要親眼看見更惡劣的環境,就無法理解原有環境的好處;非要落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就不懂得珍視自己原來享受到的東西。

6、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7、只要有可能,人人都會成為暴君,這是大自然賦予人的本性。

8、在不同的環境中,人類的情感怎樣變幻無常啊!我們今天所愛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恨的;我們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逃避的;我們今天所願望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害怕的,甚至是膽戰心驚的。

9、我完全不顧父願,甚至違抗父命,也全然不聽母親的懇求和朋友們的勸阻。我的這種天性,似乎註定了我未來不幸的命運。

10、我們今天所愛的,常常是明天所恨的;今天所追求的,常常是明天所逃避的;我們今天所希冀的,常常是我們所害怕的,甚至會嚇的膽戰心驚。

11、需要時好人也會變成惡棍。

12、在不同的環境下,人的感情又怎樣變幻無常啊!我們今天所愛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恨的;我們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逃避的;我們今天所希冀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害怕的,甚至會嚇得膽戰心驚。

13、壹個人只是呆呆地坐著,空想著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

14、假如妳要尊重真理,就要預期在腹背受難。

15、只要我還能劃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還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

魯濱遜星期五真人圖片

是魯濱遜的仆人,壹個土著人。因為魯濱遜發現那個土著人的那壹天是在星期五。在魯濱遜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壹個忠實的奴仆。

原來的星期五有吃人的習慣,魯濱遜給他吃羊肉、面包,後來星期五不再有吃人的想法了;

原來的星期五只會說土著語,魯濱遜教他英語,後來星期五英語練得很熟練。

擴展資料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壹部長篇小說。該書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

該作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出生於壹個中產階級家庭,壹生誌在遨遊四海。壹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只身漂流到壹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段與世隔絕的生活。

他憑著強韌的意誌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後得以返回故鄉。

作者不僅對魯濱遜的冒險經歷與磨難作了扣人心弦的描述,更重要的,還在於作者作為壹個具有典型新興資產階級意識的作家。

在作品中把人的勤勞、勇敢、智慧和創造才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肯定了人的價值。他堅信,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有能力戰勝困境、征服自然,並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