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地圖”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建設的綜合性地理信息服務網站。是“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公開版。
“天空地圖”旨在促進地理信息資源的享受和高效利用,提高測繪地理信息服務能力和水平,完善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服務模式,更好地滿足國家信息化建設需求,為公眾工作生活提供便利。
2012年2月,資源三號測繪衛星為天圖提供了國內首張影像數據。2013年6月8日,2013版天空地圖正式上線,整體服務性能較上壹版本提升4到5倍。新版天空地圖還開通了英文頻道、綜合信息服務頻道和立體城市服務頻道,並更新了手機地圖。
擴展數據:
天空圖的數據源
“天空地圖”加載了覆蓋全球的地理信息數據,以矢量、影像、三維三種模式呈現。中國“天圖”的數據特別詳細。數據源包括矢量數據和衛星圖像數據。
其中,矢量數據是“天空地圖”的主要數據來源,來自國家測繪局和中國導航數據公司,包括全國各省、市、鎮、村的交通、水系和居民區。衛星圖像數據主要來自國外商業衛星資源。
天空地圖的自主知識產權主要體現在在線服務軟件產品上。“在數據方面,矢量數據屬於中國自主知識產權。衛星影像數據通過商業合作使用不同商業衛星的影像數據,未來將逐漸被我們自己的衛星影像數據所取代。”
該負責人說:“這些商業衛星公司獲取各種用戶的數據。事實上,谷歌地圖的壹些圖像也是從這些商業衛星上購買的。現在有人說我們用的是谷歌地圖的衛星圖片,這是壹種誤解。”
獨立產權
作為地理信息在線服務的支撐軟件,必須采用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自主研發地圖服務軟件,初期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從長遠來看,可以從根本上擺脫受制於人的困境。
“雖然市場上有壹些國外成熟的商業軟件,但從發展民族產業的角度出發,我們應該支持中國自己的軟件,進壹步推動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采用中國自主研發的軟件,可以大大降低軟件成本,節省資金投入。中國自主地圖服務軟件的研發符合國家倡導的“創新戰略”。
天空地圖采用的在線服務軟件系統是中國最早發布的具有網絡3D虛擬地球特征的軟件產品之壹。與國外同類軟件相比,它不僅是三維虛擬地球的瀏覽系統,還是地理信息共享和集成服務的平臺軟件。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天空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