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什麽是「西學東漸」?

什麽是「西學東漸」?

關於“西學起源於中國”的理論,前段時間社科雜誌刊登了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艾爾曼教授的專訪,其中簡單提到了“西學起源於中國”的理論:明朝耶穌會士來中國的時候,中國人發現他們帶來了很多中國早就有的東西。另壹方面,當時中國人需要改革,但又無法通過直接否定自己來學習西方。相反,他們承認西方是進步的,但其源頭來自中國。只有用這種迂回的方式才能減少改革的阻力。所以這種說法從明末到乾隆時期壹直很流行。到19年底,這種說法壹天天放大,最後壹切源於中國。民主出自《禮記·禮記》,賽先生和微積分也出自中國。甲午戰爭後,人們開始認為“西學東漸”說不合理。從此,革命家和維新派開始全盤否定中國文化,從而放棄了“西學源於中國”的理論。那麽,第壹個提出“西學東漸”理論的人是誰呢?有學者考證,最早提出“西學東漸”思想的是黃宗羲,另外兩位開創者是方以智和王希禪。最近有學者指出,更早的徐光啟曾提出,中國古代就有算術西學,現在引進西學只是為了恢復中國固有的傳統;李贄還認為利瑪竇所倡導的西方理論在中國自古就有。值得註意的是,康熙皇帝還提倡“西學源於中國”的理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三角形論》中,他提出:“古歷傳西,異鄉人習精。”關於數學的說法更引人註意:“就是西方算法也不錯,本來就是中國算法。”有學者認為,康熙很可能是在對西方天文學、數學有壹定了解後,獨立提出“西學源於中國”的理論,因為黃宗羲、方以智、王希禪都心系故國,深居簡出,所以康熙研究他們的著作的可能性不大。當時壹些學者為了迎合聖旨,極力鼓吹這壹學說,並加以解釋和附會。其中壹個重要的“成果”就是解釋了中學是如何引進西方文化,影響西學的。這壹點非常重要。此前王希禪斷言法國西部是從中法“竊缺的”,當然是出於想象和推斷,難以令人信服。康熙年間,天文學家梅文鼎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認為西方人受到了中國先賢的“指導”,從而“有了打開感知的方法”。而且他還給出時間、地點、方式,使得“西學東漸”的理論似乎有了很大的提高。“西學東漸”說由聖祖仁皇帝倡導,中國第壹位歷算大師梅文鼎著書立說,文章寫詩,壹時間在全世界廣為流傳。乾嘉學派興盛時,其重要人物阮元、戴震等極力鼓吹“西學源於中國”之說。阮元1799編撰的《域傳》中多次談到“西學之源”。經過這樣的倡導,“西學東漸”理論產生了持久而深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