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中央壹號文件的歷史沿革

中央壹號文件的歷史沿革

1、1982年1月1日,中***中央發出第壹個關於 “三農”問題的 “壹號文件”,對迅速推開的農村改革進行了總結。文件明確指出包產到戶、包幹到戶或大包幹 “都是社會主義生產責任制”,同時還說明它 “不同於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個體經濟,而是社會主義農業經濟的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個中央 “壹號文件” 《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幹問題》正式頒布。從理論上說明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化理論在我國實踐中的新發展”。

3、1984年1月1日,中***中央發出 《關於壹九八四年農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個 “壹號文件”。文件強調要繼續穩定和完善聯產承包責任制,規定土地承包期壹般應在15年以上,生產周期長的和開發性的項目,承包期應當更長壹些。

4、1985年1月,中***中央、國務院發出 《關於進壹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即第四個 “壹號文件”。取消了30年來農副產品統購派購的制度,對糧、棉等少數重要產品采取國家計劃合同收購的新政策。

5、1986年1月1日,中***中央、國務院下發了 《關於壹九八六年農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個 “壹號文件”。文件肯定了農村改革的方針政策是正確的,必須繼續貫徹執行。

6、2004年1月,針對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增長緩慢的情況,中央下發 《中***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幹政策的意見》,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的第六個 “壹號文件”。

7、2005年1月30日, 《中***中央國務院關於進壹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幹政策的意見》,即第七個 “壹號文件”。文件要求,堅持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當前和今後壹個時期,要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為壹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切實抓緊抓好。

8、2006年2月,中***中央、國務院下發 《中***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幹意見》,即第八個 “壹號文件”。這份2006年中央 “壹號文件”顯示,中***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歷史任務將邁出有力的壹步。

9、2007年1月29日, 《中***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幹意見》下發,即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第九個壹號文件。文件要求,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

10、2008年1月30日,《中***中央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壹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幹意見》下發,即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第十個壹號文件。《意見》***分8部分,約15000字。包括:加快構建強化農業基礎的長效機制;切實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突出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強化農業科技和服務體系基本支撐;逐步提高農村基本公***服務水平;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深化農村改革;紮實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11、2009年2月1日,《中***中央國務院關於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幹意見》 做好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進壹步強化惠農政策,增強科技支撐,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改革創新,千方百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繼續提供有力保障。《意見》***分5部分,約11000字。包括: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穩定發展農業生產;強化現代農業物質支撐和服務體系;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壹體化。

12、2010年1月31日文件《中***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壹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幹意見》在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的基礎上,進壹步完善、強化三農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壹系列新的重大原則和措施:

對三農投入首次強調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這壹要求不僅確保三農資金投入的總量,更確定了比例要穩步提高。

擴大了馬鈴薯良種補貼範圍,新增了青稞良種補貼,實施花生良種補貼試點,把林業、牧業和抗旱、節水機械設備首次納入補貼範圍。

首次提出要在3年內消除基礎金融服務空白鄉鎮;拓展了農業發展銀行支農領域,政策性資金將有更大的三農舞臺。

大幅度提高家電下鄉產品的最高限價,允許各地根據實際增選壹個品種納入補貼範圍,補貼對象也擴大到國有農林場區職工。

增加產糧大縣獎勵補助資金,提高產糧大縣人均財力水平,這將有利於提高我國800個產糧大縣的種糧積極性,維護我國糧食安全。

13、2011年1月29日發布的《中***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是新世紀以來中央關註“三農”的第八個“壹號文件”,也是新中國成立62年來中央文件首次對水利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14、2012年2月1日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幹意見》,是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9個中央壹號文件。壹號文件突出強調部署農業科技創新,把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

15、2013年1月31日,2013年中央壹號文件,《中***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壹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幹意見》,壹號文件連續第十年聚焦“三農”。

16、2014年1月1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幹意見》,全文約10000字,***分8個部分33條,包括:完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強化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農村金融制度創新;健全城鄉發展壹體化體制機制;改善鄉村治理機制。

17、2015年2月1日,2015年中央壹號文件《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幹意見》公布。全文約12000字,***分5個部分32條,包括: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圍繞城鄉發展壹體化,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圍繞增添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圍繞做好“三農”工作,加強農村法治建設。

18、2016年1月27日,2016年中央壹號文件《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幹意見》公布,全文約15000字,***分6個部分30條,包括:持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推進農村產業融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