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什麽是日食

什麽是日食

日食,又作日蝕,在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發生。這時對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月球位於太陽前方,因此來自太陽的部分或全部光線被擋住,因此看起來好像是太陽的壹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日食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觀測日食時不能直視太陽,否則會造成失明。

日食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壹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在地球上月影裏(月影:月亮投射到地球上產生的影子)的人們開始看到陽光逐漸減弱,太陽面被圓的黑影遮住,天色轉暗,全部遮住時,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恒星和行星,幾分鐘後,從月球黑影邊緣逐漸露出陽光,開始發光、復圓。由於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食。月球把太陽全部擋住時發生日全食,遮住壹部分時發生日偏食,遮住太陽中央部分發生日環食。發生日全食的延續時間不超過7分31秒。日環食的最長時間是12分24秒。法國的壹位天文學家為了延長觀測日全食的時間,他乘坐超音速飛機追趕月亮的影子,使觀測時間延長到了74分鐘。我國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記錄,公元前壹千多年已有確切的日食記錄。日食壹定發生在農歷初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