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鮑之交
春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和他的朋友鮑鮑叔牙被稱為管鮑之交。在年輕時,管仲和鮑叔牙壹起做生意,鮑叔牙知道管仲家裏窮,每次做生意他都出三分之二的本錢而收益卻只有三分之壹,這也許他的家人對此感到不滿。
但鮑叔牙每次都解釋說,管仲家裏窮,該多給他分壹點,於是每次都會多分給他壹部分,總是為朋友著想。有時候管仲做事沒做好,鮑叔牙也不認為他很愚蠢,當時管仲當了大官,帶著士兵外出打仗,但自己卻總不敢身先士卒,常常被人譏笑他的膽小懦弱。
但鮑叔牙卻解釋說,他家有老母親要養,並不是他自己膽小懦弱,而是認為受條件所約束。管仲曾經做官,也經常被人逐出,但鮑叔牙也深信他的朋友並不是沒有能力,只是沒有時機和運氣。後來管仲感嘆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鮑叔也。
後來鮑叔牙把管仲推舉做了齊國的丞相。幫助齊國建立春秋霸業,現在人們經常以管鮑之交形容深厚的友誼。
2、伯牙絕弦
是講述知音難求的壹個故事,俞伯牙與鐘子期是壹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俞伯牙善於演奏,鐘子期善於欣賞。這就是“知音”壹詞的由來。後鐘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萬分,認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鐘子期壹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絕弦”,終生不再彈琴了。
3、羊角哀和左伯桃
羊角哀、左伯桃是春秋時的讀書人,因為誌同道合、相見恨晚,就結為了異性兄弟。後來,楚平王招賢納士,這二位就想壹塊到楚國去,幹壹番大事業。
但因為兩人都比較清貧,走到半路上,就缺吃少穿了。左伯桃自知羊角哀的本事比自己大,於是就把自己的衣服和食物全都讓給了羊角哀,自己卻活活凍死了。
羊角哀到楚國後,獲得成功,走上了人生巔峰。在羊角哀的請求下,楚王以公卿的禮儀安葬了左伯桃。壹天,羊角哀夢到左伯桃,左伯桃說自己在陰間受到別人欺負。
羊角哀夢醒後,熱淚漣漣。為了到陰間去幫助左伯桃,羊角哀竟然自殺了。
擴展資料
真正的友情因為不企求什麽不依靠什麽,總是既純凈又脆弱。世間的壹切孤獨者也都遭遇過友情,只是不知鑒別和維護,壹壹破碎了。為了防範破碎,前輩們想過很多辦法。壹個比較硬的辦法是捆紮友情,那就是結幫。
不管儀式多麽隆重,力量多麽雄厚,結幫說到底仍然是出於對友情穩固性的不信任,因此要以血誓重罰來杜絕背離。結幫把友情異化為壹種組織暴力,正好與友情自由自主的本義南轅北轍。我想,友情壹旦被捆紮就已開始變質,由於身在其間的人誰也分不清夥伴們的忠實有多少出自內心,有多少出自幫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