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至5月18,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達到11538萬人,同比增加439萬人,增長4.0%。動車組列車廣受社會歡迎,全程座位利用率達到126%。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26298萬噸,同比增長6.9%;日均裝車量139108輛,同比增長6.3%。五壹黃金周7天,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3482.4萬人次,同比增長8.7%。5月65日438+0,單日發送旅客548萬人,創歷史新高。根據十余家科研機構完成的《鐵路第六次提速經濟分析與評價》研究報告,鐵路運輸周轉量每增加1%,將帶來GDP 0.02588%的增長。第六次大提速後,鐵路換算周轉量的增加將帶來每年200多億元的GDP增量。同時,報告顯示,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有望在壹定程度上降低全社會經濟運行成本。
這壹系列喜人的數據,顯示了鐵路內涵拓展再生產的魅力,顯示了第六次大提速緩解國民經濟“瓶頸”約束的能力。
盡管如此,鐵路發展現狀仍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目前鐵路貨運只能滿足35%左右的社會需求。第六次提速使旅客總數達到276萬人,比原運行圖增加34萬人。但是,目前鐵路日均運送旅客300多萬人次,供需缺口仍然很大,特別是春運、暑運、黃金周等客流相對集中的時期,供需缺口更大,“壹票難求”、“壹車難求”的現象依然存在。
徹底打破國民經濟的“瓶頸”,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鐵路必須加快發展,建設發達完善的路網,實現鐵路技術裝備的現代化,這是形勢的需要和歷史的必然。
發展是和諧之路,鐵路的和諧必須建立在運輸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加快鐵路發展,使鐵路運輸能力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逐步達到適度超前,是鐵路和諧的首要條件和根本標誌。因此,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和諧鐵路建設,最重要的是加快鐵路發展,打破“瓶頸”制約,使鐵路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這是鐵路和諧的基礎,也是鐵路追求的最大和諧。這也是作為第六次大提速重要標誌的動車組列車和大功率機車被命名為“和諧號”的根本原因。風壹樣快的和諧號,讓中國人民再壹次領略了鐵路的發展。
藍天般幹凈的“和諧號”,讓中華大地再次領略到鐵路人追求綠色的信念。
“和諧號”動車組列車是壹種節能、環保、高科技的移動設備。它解釋了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概念。
高速自然需要高能量。然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面臨著巨大的資源和環境壓力。特別是中國人均能源較少,人均主要能源探明儲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壹半。而且煤多油少,石油極度匱乏。“和諧號”動車組列車和諧號大功率機車采用電能作為動力。電能可以由熱能、風能、水能和太陽能轉換而來。煤的燃燒可以產生熱能,可以彌補我國煤多油少的現狀。另外,動車組列車的車廂編組采取動車和非動車混合編組的形式,這是經過科學實驗後,能夠保證速度和節約能源的最佳編組。
正是因為鐵路人始終堅持節能的理念,鐵路占總交通能耗的18%,完成的轉換周轉量達到50%以上。這就確定了鐵路是各種運輸方式中能耗最低的。按單位運量計算,鐵路運輸的能源消耗是公路運輸的1/8,民航運輸的1/11。
正是因為鐵路人始終堅持綠色環保的理念,鐵路才成為對生態環境影響最小的交通方式。今天,北京的機動車數量已經超過300萬輛,交通行業的環境汙染已經成為壹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鐵路,最節能的綠色交通工具,備受人們推崇。因為鐵路有低汙染低噪音的優勢。按人公裏計算,公路有害氣體排放量是鐵路的10倍到20倍,飛機是鐵路的100倍。鐵路噪音對城市的影響小於汽車和飛機。第六次提速首次運行的動車組列車,也是高科技移動設備,對環境影響不大。
正是因為鐵路人認識到自然是人類生存的必要前提和條件,認識到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確保世世代代可持續發展,或者說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保證,才始終堅持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因此,鐵路部門頒布了《鐵路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十壹五”規劃》和《鐵路環境保護“十壹五”規劃》,使生態友好型鐵路建設的藍圖逐步變為現實,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了貢獻。
體現自主創新的時代精神
第六次大提速猶如“推進器”,迅速將中國鐵路推上自主創新的現代化道路。“和諧號”動車組列車的誕生,標誌著中國鐵路移動裝備現代化邁上新臺階,也是中國鐵路具備高速鐵路技術基礎的標誌。“和諧”是自主創新的結晶,體現了我們的時代精神。
2004年以來,鐵路部門遵循“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打造中國品牌”的方針,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吸收和借鑒世界先進技術文明成果,成功實現了動車組列車技術的轉移和引進,掌握了高速動車組列車9項關鍵技術和10項主要配套技術。
“和諧號”動車組列車走引進、消化、吸收、創新之路,符合時代要求和我國實際。實踐證明,這是壹種非常成功的自主創新模式。
在引進戰略上,鐵路部門從壹開始就瞄準了世界鐵路裝備技術的制高點,把引進目標鎖定在當今世界最先進、最成熟、最可靠的技術上,吸收人類文明的壹切先進成果為我所用。在引進過程中,鐵路部門始終堅持以我為主,以掌握核心技術為目標,充分利用我國鐵路巨大的市場優勢和國內企業的聯合優勢,在聯合國內科研、設計、制造企業中形成拳頭,集中力量辦大事,謀求國家利益最大化,實現先進技術的低成本引進和轉讓。在創新方式上,鐵路部門調動國內外壹切可用資源,在現有技術積累的基礎上,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努力提高國內企業創新能力,支持民族產業發展,實現國產化,構建產學研壹體化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體系。短短幾年,中國鐵路不僅掌握了9項動車組列車核心技術,還取得了26項自主創新成果。如今,萬裏鐵路線奔馳“和諧號”動車組列車國產化率已達70%以上。“和諧號”動車組列車無疑是中國鐵路自主創新的結晶。中國鐵路人用了4年左右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二三十年的路程,同步實現了鐵路機車車輛裝備和機車車輛制造的現代化。這是壹項了不起的成就。
鐵路第六次提速兩個月來,“和諧號”動車組列車和諧號大功率機車順利通過實戰檢驗,狀態良好,性能穩定。時速300公裏至350公裏動車組列車和大功率六軸交流傳動機車的自主研發也取得了關鍵突破...
“和諧號”開辟了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成功路徑,是鐵路弘揚自主創新的時代精神的具體體現。這種精神必將成為推動鐵路又好又快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強大動力。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運輸局局長張曙光這樣解釋和諧號的由來:在生產國產高速動車組列車時,技術人員註意到,世界各國都把它的高速列車視為自己的技術寵兒,總要給它起壹個能寄托理想和希望的名字。比如德國人用ICE,法國人有TGV,歐洲有Eurostar,日本有Light,小松,Hope等等。鐵道部將第六次提速的動車組列車命名為“和諧號”。這是我們鐵路人的美好寄托。希望動車組列車投入使用後,能為我國人民和旅客建設和諧社會、和諧鐵路提供壹個非常漂亮的交通工具。
的確,“和諧”既是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成果,也是科學發展與和諧的結晶。“和諧號”承載了中國鐵路200多萬職工未來5年至10年建設1萬公裏客運專線的遠大抱負,體現了鐵路人追求和諧的理想,即爭取更好的發展環境和更多的支持,更好更快地發展自己,以自己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使鐵路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運輸服務滿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和需要。這種和諧發展狀態是構建和諧鐵路的目標。
實現鐵路和諧不僅是鐵路科學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方略,也是鐵路科學發展的戰略任務和目標。它既是鐵路科學發展的重要目標和內容,也是鐵路科學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動力;既是鐵路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也是鐵路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現實...
鐵路人的和諧追求促進了人與社會的和諧。鐵路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原則,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鐵路運輸服務的要求。中國鐵路10提速之路,是鐵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突破“瓶頸”,追求和諧發展之路。鐵路人的和諧追求,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揮鐵路節能環保優勢,有利於促進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可持續發展,緩解資源能源短缺壓力和經濟社會發展對生態的壓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鐵路人的和諧追求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和”的誕生本身就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產物。動車組列車生產約12000個部件,145個子系統,涉及12個省份約120家企業,是和諧合作的結晶。和諧號運營期間,良好的乘車環境也對鐵路服務質量和旅客文明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必然會促進整個社會文明的提升,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可能才是第六次提速更深層的社會意義。
“和諧”象征著發展、創新、穩定、文明的和諧理想。有理想的地方就有追求,“和”也就是不懈的追求。
追求和諧是壹種能力。它考驗我們正視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智慧和勇氣。只有不斷提高我們的執政能力,激發整個行業的創造活力,不斷提高我們的管理能力、服務能力和協調利益關系的能力,才能走上和諧之路。
追求和諧是壹種力量。它賦予我們使命,讓我們始終保持勇往直前的勇氣,不斷挑戰極限,勇創壹流。
追求和諧是壹種境界,不計名利勇往直前,不計得失努力拼搏。和諧之路任重道遠。中鐵,這個鋼鐵巨人,正張開雙臂,滿懷著對國家富強、民族昌盛、人民幸福的深情,踏上和諧之路,擁抱和諧美好的明天。中國鐵路第六次提速投入運營的動車組名字叫“和諧號”。CRH原名CRH系列,是中國鐵路高速的簡稱。目前有CRH1 ~ CRH5幾個型號。這些車型引進了日本、德國、法國等國的先進技術,經過消化吸收和國產化,成為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動車組系列產品。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運輸局局長張曙光表示,在想名字的時候主要考慮了幾個因素:壹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動車組是壹種節能環保、對環境影響小的高科技機車。再壹個,它本身就是壹個技術協調。現在這個產業鏈有12個省的120多家企業直接參與,所以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產品,和諧結晶,技術結晶。最後,也是我們鐵路人壹個美好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