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80後”海歸,在同壹個國家留學,於同壹年回到中國,並且開始了他們的創業之路。壹個是留俄5年,主修俄羅斯文學的佛山小夥;壹個是在聖彼得堡國立音樂學院學習了8年的專業音樂人。素未謀面的兩個年輕海歸,在不同的地方,都選擇創辦創意主題餐廳,用不壹樣的方法延續自己的夢想。
音樂主題餐廳:延續音樂夢想
劉尚澤,專業音樂人。2008年,他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音樂學院獲得指揮碩士學位後回國。壹直以來,他夢想組建自己的樂團,然而這需要強大的經濟後盾。為此,他選擇先創業搞經營,進行資金的準備。經過壹番精心籌備,2009年底,他的“樂道音樂主題餐廳”在北京開業了。
“我想通過餐廳這種簡單和通俗的形式來對古典音樂進行力所能及的宣揚和傳播,同時建立壹個平臺,讓喜歡音樂的人們可以在這裏得到欣賞和享受的空間。”劉尚澤說出自己開辦餐廳的想法。
音樂主題餐廳的最主要特色是擁有壹間頂級試聽室和壹間私人影院,發燒級的音響設備,音樂及影視資料4000多部。劉尚澤還邀請了專業的聲學公司對環境進行了專業的處理,使餐廳具備極好的視聽效果,優越的環境使餐廳“聲味兼俱”。這些特色吸引了很多音樂發燒友,還有喜歡情調的年輕人、尤其是情侶。
為了適應這些年輕消費群體的要求,劉尚澤擴建了廚房,聘請原建國飯店的大廚,經營起正宗的法餐,包括咖啡、甜點和酒等,於是吸引了更多的時尚年輕人。
最讓劉尚澤滿足的是,在音樂主題餐廳裏他結識了壹批古典音樂和影視愛好者。他們已經形成壹個圈子,會定期組織活動,類似於音樂沙龍。他表示,餐廳的開業是他夢想的起點,他還將繼續前進:“堅持夢想,努力實踐!”
便所主題餐廳:讓創意與美食同行
留俄歸國的關奇峰是壹個烹飪愛好者,對餐飲本身就很感興趣。2009年,在壹次偶然的機會中,他在深圳了解到便所主題餐廳。而那時,只有臺灣和香港有分店。“為什麽就臺灣、香港有,我們就沒有呢?於是我下定決心要把這種特別的用餐文化帶到中國內地。”就這樣,關奇峰在佛山南海開創了內地的先例。
在便所主題餐廳裏,關奇峰在陶瓷馬桶的基礎上進行改裝,之後加上坐墊,按照浴缸和洗臉盆的樣式做成桌子,設置桑拿房、淋浴房和SPA房等各種特色的包廂。而餐廳裏選用的餐具是迷妳版的陶瓷形狀浴缸、馬桶、洗臉盤等。那些便便狀、巧克力顏色的雪糕更是吸引眼球。
剛開業的那天,這些極具創意的裝修風格吸引了壹批批充滿好奇心的客人。接下來,便所主題餐廳以獨特的品味,招來了越來越多的客人,生意愈漸紅火起來。
在開辦餐廳時,關奇峰回憶由於當時缺乏餐飲經驗和社會經歷,曾遇到過各種問題。面對困難,關奇峰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輕易放棄,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妳肯努力!”值得欣慰的是,關奇峰的妻子壹直在身邊支持和鼓勵他。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努力有了回報。現在,隨著便所餐廳規模擴大,關奇峰還在禪城開了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