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工商局對微型企業(簡稱“微企”)後續扶持政策又增加了8個項目,並延長了補貼時間,降低了申請門檻。單戶微型企業最高可享受50萬元補貼。至此,微型企業可申請15後續扶持項目。
市工商局副局長陳蘇介紹,自2014年起,市工商局、市財政局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對企業經營場所租金、代理記賬費、水電費、購買生產經營設備、參展展位費、商業貸款利息等費用進行補貼。截至今年2月底,已有2.6萬家微型企業享受到近2億元後續扶持資金。
為進壹步推進這項政策,今年市工商局、市財政局調整了部分政策:壹是在原有的營業場所租金、代理記賬服務、水電運行費等補貼項目基礎上,新增環境管理、產品檢驗檢測、軟件開發、產品R&D設計等8項補貼;
其次,延長了補貼時間,從6個月延長到12個月,從1年延長到2年。
三是降低申請條件,將生產經營設備購置補貼申請條件由單臺設備5萬元以上調整為單臺(套)設備2萬元以上,讓更多微型企業享受補貼;
第四,增加申報次數,將每年申報次數從只有兩次增加到三次。經測算,每個微型企業最高可申請50萬元後續扶持資金。
擴展數據
企業特征
與中小企業相比,微型企業有許多不同的特點。
①組織管理:微型企業沒有正式的組織模式,缺乏管理內容。中小企業有明確的組織結構和正規的管理工作。
②資金支持:微型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是親戚朋友熟人,正規融資渠道很少。中小企業由合夥人* * *共同出資,與正規融資渠道有融資聯系。
③固定資本:微型企業固定資本少,經營所需工具設備粗糙簡單,多為家庭必需品。中小企業有機器、設備和專用場地。
④銷售方式:微型企業采用直銷,主要服務於當地市場。中小企業與產品相關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相關。
⑤薪酬制度:微型企業沒有正式的薪酬制度。中小企業有正式的薪酬體系,實行的是崗位工資制。
⑥生產經營:微型企業經營模式非常相似,大多以“前村後店”的模式組織生產經營;缺乏質量管理;采用勞動密集型技術和手工藝;操作方式靈活多變。中小企業有壹定的采購、生產、庫存和質量管理體系;有壹定的競爭戰略選擇。
⑦人力資源:微型企業的員工以家屬為主,大部分是無法通過正規就業渠道找到工作的人。中小企業有壹定的招聘制度,大部分進入企業的員工都接受過專門的專業培訓。
(8)財務會計:微型企業不需要建立正規的會計科目,少量不規範的會計活動只是為了應付繳納的稅費。有壹個中小企業的會計制度。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微型企業
參考資料:
鳳凰。com-重慶微企扶持政策新增,單戶最高可享受50萬元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