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我身邊的歷史》

《我身邊的歷史》

克拉瑪油田依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

在獨山子油礦北約130千米處,有壹座“瀝青丘”,這裏像山泉壹樣流出的不是水,而是黑色的油。

當地人把這裏叫做“黑油山”, *** 爾語即“克拉瑪依”。

195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克拉瑪依市,為新疆 *** 爾自治區直轄市。

經過30多年的艱苦創業,昔日的戈壁荒灘,已建成為壹個具有勘探、鉆井、采油、輸油、煉油、建築、運輸、機修制 克拉瑪油田

造等門類比較齊全的石油工業生產基地和科研、文教衛生、商業貿易、公***事業基本配套的石油工業新城。

克拉瑪依市地處準葛爾盆地西北 緣,位於東經84°42′,北緯45°36′,全市面積9500平方公裏。

克拉瑪依市下轄4區2鄉1鎮。

1990年全市人口26萬余人,其中漢族占76.24%, *** 爾、哈薩克、回、蒙古、滿、錫伯、俄羅斯等30多個少數民族占23.7%。

克拉瑪依有歸僑、僑眷、港澳臺胞眷屬3000余人,他們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有著廣泛的聯系。

克拉瑪依交通十分方便,三條公路幹線穿越境內,市內公路四通八達,有定期班車通往烏魯木齊及北疆各主要城市。

編輯本段發展歷程

早期

上早已記載過當地的“黑油山”。

1951年中蘇石油公司開始普查勘探。

1955年獲工業油氣流。

1956年投入試采,年產原油1.6萬噸。

至1960年達163.6萬噸,占當年全國天然石油產量的39%。

是大慶油田投入開發之前全國最大的油田。

以後經全面開發,1985年原油產量達494.5萬噸。

1998年,以它為核心的新疆石油管理局產原油871萬噸,天然氣4.71億立方米,成為我國重要的石油工業基地。

克拉瑪油田

克拉瑪依油田 克拉瑪依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之前石油工業十分落後,最大的玉門油田年產量不過10余萬噸。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之後,雖然經過三年恢復期,但到1953年全國原油年產量也只有43.5萬噸,這個產量僅僅能滿足社會生產需要量的三分之壹。

克拉瑪依市黑油山

1954年,以蘇聯專家烏瓦洛夫為隊長,地質師張愷、實習生宋漢良、朱瑞明等十人組成地質調查隊,對新疆黑油山——馬爾禾地區完成1:10萬的地質普查後,明確提出該地區有很好的含油前景,建議進行地球物理詳查和探井鉆探。

1955年1月,全國石油勘探會議舉行,把新疆確定為重點勘探地區之壹。

經過半年的準備,技師陸銘寶任隊長的1219青年鉆井隊由獨山子開赴黑油山。

1955年7月6日,南側1號井開鉆; 10月29日完鉆,次日噴油。

從此,“克拉瑪依”這個象征著吉祥富饒的名字傳遍了五湖四海。

到1960年,油田初步探明含油面積290平方千米;克拉瑪依——馬爾禾油田先後發現克拉瑪依、白堿灘、百口泉、烏爾禾、紅山嘴等多個油田,整個輪廓呈現在世人面前。

如今的克拉瑪依己經建設成為壹個依托石油立體發展的工業城市。

之後

改革開放年代,克拉瑪依追蹤世界石油勘探開發的先進設備和高新技術,通過引進、消化和創新,提高技術和裝備水平,使探明儲量和原油產量連續25年穩步增長。

20世紀80至90年代 克拉瑪油田

陸續探明百口泉、紅山嘴、烏爾禾、夏子街、火燒山、北三臺、彩南、石西和瑪湖等壹批油氣田,進入新世紀又相繼找到陸梁、石南、莫索灣和安集海等油氣田,油氣勘探連年獲得重大突破。

現代

迄今為止,克拉瑪依累計發現油氣田25座,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8.29億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766.6億立方米;2004年生產原油 1111萬噸,生產天然氣25.5億立方米,分別比1958年增加30倍和751倍。

今天的克拉瑪依油田,已不再是原來十幾平方公裏的黑油山,而是以黑油山為基點,向南、北、東三方輻射的千裏油區。

隨著油氣資源的加快開發,克拉瑪依石油煉制及化學工業蓬勃發展。

在半個世紀以前只有7萬噸煉油能力的基礎上,油田建成擁有50多套先進生產裝置、原油壹次加工能力為1000多萬噸的石化企業,石油化工產品已達220多種,其中壹批主導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現在,克拉瑪依-獨山子石油化工基地,已經成為新疆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克拉瑪依油田的主要工作對象準噶爾盆地,發育著巨厚生油巖層,蘊藏著86億噸石油資源和2.1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目前探明率分別只有20%和3.4%左右,勘探開發潛力巨大。

編輯本段大事記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瑪依黑油山1號井完鉆出油,標誌著新中國第壹個大油田——克拉瑪依油田被發現。

◎1957年9月,克拉瑪依油田在二中區開辟生產試驗區,74口油井相繼投產。

12月底,克拉瑪依油田生產原油70271噸 ◎1958年1月15日,烏爾禾132井出油,發現烏爾禾油田。

6月4日,獨山子煉油廠 克拉瑪油田

第壹批運往內地的成品油啟運。

◎1959年1月10日,我國第壹條長距離輸油管線克拉瑪依——獨山子輸油管線正式投產,全長147.2公裏,年輸油能力53萬噸。

◎1966年,克拉瑪依油田高產區七中區投入開發 。

◎1967年,生產原油112.67萬噸,克拉瑪依油田二東區、七東區正式投入開發,獨山子煉油廠延遲焦化裝置建成投產,年加工能力20萬噸。

◎1968年,石油勘探在克拉瑪依油田的二、五、八區和黑油山地區及烏爾禾取得突破,石油地質儲量登上3億噸臺階,全年生產原油114.9萬噸,加工原油61.325萬噸。

◎1977年5月17日,位於葉城縣境內的柯參壹井噴出高產油氣流,標誌著柯克亞油氣田的發現。

◎1984年11月初,克拉瑪依煉油廠試煉克拉瑪依油田九區稠油 (重油)成功,產出7個品種,其中10號瀝青填補了高速公路專用瀝青生產在我國的空白。

◎1985年3月,新疆石油管理局第壹個稠油(重油)熱采試驗區——克拉瑪依油田九區開始建設。

◎1986年6月21日,準噶爾盆地東部臺3井出油,發現北三臺油田。

◎1987年8月1日,準噶爾盆地東部的臺10井日噴天然氣9.4萬立方米,發現馬莊氣田。

◎1991年11月9日,北疆地區第壹個氣田——馬莊氣田投入開發,開始向三臺電廠和北三臺油田輸送天然氣。

◎1992年9月3日,彩南油田開發建設指揮部正式成立,我國第壹個整裝沙漠油田正式投入開發。

◎1995年3月,石西油田投入試驗開發。

該油田是繼彩南油田之後在準噶爾盆地腹部發現的第二個沙漠油田。

◎1996年8月6日,位於準噶爾盆地南緣呼圖壁背斜頂部的呼2井發生強烈井噴。

該井的出油,是盆地南緣40年勘探中最重大的突破。

◎1997年1月19日,石西油田第三口水平井——SHW01井獲得高產油氣流,8毫米油 克拉瑪油田

嘴日產原油360噸、天然氣12萬立方米。

◎1997年1月24日,克拉瑪依石化廠生產出首批合格工業白油,填補了新疆的壹項空白。

◎1998年2月13日,獨山子乙烯改擴建工程項目建議書通過國家審批。

改擴建工程總投資11.28億元,將乙烯裝置年生產能力由14萬噸擴大到20萬噸,聚乙烯裝置由12萬噸擴大到17萬噸,聚丙烯裝置由7萬噸擴大到10萬噸,順丁橡膠由2萬噸擴大到3萬噸,丁二烯裝置由2.7萬噸擴大到3萬噸。

◎1999年3月2日,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北緣的克84井在二疊系試出工業油氣流,發現新油氣藏。

◎2000年3月22日,百口泉油田百重7井區正式投入開發,這是新疆油田公司開發的第二個稠油油田。

◎2001年5月23日,全國第三次資源評價得出結論:準噶爾盆地油氣資源量達到102.59億噸,比上壹次資源評價得出的資源量增加29.5%。

◎2002年12月24日,新疆油田公司召開原油突破1000萬噸祝捷大會,我國西部第壹個千萬噸大油田宣告誕生。

◎2003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811萬噸,探明石油可開采儲量1533.7萬噸,新增控制天然氣地質儲量470.77億立方米,可開采儲量399.71立方米。

◎2004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6385.7萬噸,天然氣儲量99.6億立方米;新增探明石油可開采儲量1405萬噸,天然氣可開采儲量30.46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