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不可沽名學霸王”用了哪個著名歷史典故

“不可沽名學霸王”用了哪個著名歷史典故

典故是楚漢之爭。原本項羽有優勢可以滅掉劉邦,但是卻選擇了分地而治,分天下而管,導致後來劉邦的發展,並最後將項羽逼到烏江自刎,喊恨而死。

出處《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近現代:毛澤東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譯文應該趁現在這敵衰我盛的大好時機,痛追殘敵,解放全中國。不可學那割據長江南岸,建立割據勢力的霸王項羽。自然界如果有知,它會體察到興盛與衰敗這條不可改變的法則。不斷地變異、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前進,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擴展資料

1、《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創作背景

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號令全軍堅決、徹底、幹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壹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於4月23日占領國民黨反動政府的“首都”南京。毛澤東同誌在北平香山雙清別墅得到占領南京的捷報,心情振奮,寫下了這首詩。

2、《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鑒賞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指出要將革命進行到底。這兩句是毛澤東“將革命進行到底”戰略思想的集中表現,是全詩的靈魂。這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藝術化表述。接著又從反面總結了歷史上悲劇人物項羽的慘痛教訓,給讀者以明鑒:“不可沽名學霸王”。

壹個“不”字,顯得燭照幽深,清配理智、徹底。這壹聯從歷史到現實,壹反壹正,飽含哲理,巧用典故,生動形象,告誡及時,教誨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