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國新辦就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舉行新聞發布會3月1日。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表示,在加強事中和事後監管方面,企業問題的公開曝光比罰款更具殺傷力。“有的企業被罰了壹兩百萬,企業沒有受到影響。”
張茅介紹,從過去的企業年檢到現在的企業年報,政府並不是對每個企業都進行年檢,而是實行“雙隨機壹公開”的方式。“雙隨機”是指隨機選擇考察對象,隨機選擇考察人員。“壹公開”是公眾檢查的結果。其中,企業的出資和產品質量是非常重要的抽查內容。
“企業登記實繳制改為認繳制後,有壹個認繳期,由股東決定,不需要預交就可以入市。這其實就是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張茅說,但是,要檢查企業的投資和自行申報是否真實,讓社會知道企業的真實情況。
目前,企業信用意識得到加強,企業公示率達到90%。張茅表示,商事制度改革放開,市場準入放寬後,市場監管非常重要。今年“雙隨機壹公示”有三個重點:規範企業公示內容、規範抽查內容、向社會公示結果。經過壹年的實踐,“雙隨機”企業比例今年有望提高到5%,公示率將達到100%。為充分發揮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的作用,有必要將企業的抽查和公示統壹納入信用公示體系。比如企業在環保、安全生產方面的問題也包含在這次公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