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互聯網之父是誰?

互聯網之父是誰?

國外這個”因特網之父”也有不止壹種說法,比如美國的文頓·瑟夫博士,他是互聯網基礎協議TCP/IP協議和互聯網架構的聯合設計者之壹,被人譽為”互聯網之父”。而另壹位英國科學家蒂姆·伯納斯·李也被稱為”因特網之父”,目前他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因特網研究,還擔任壹個非營利組織W3C的主席。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在歐洲核能研究中心工作的李教授,就開發出構築英特網的三大基本技術:HTTP、HTML和URL,1991年李教授將這套***享系統放到網絡上,WWW(world wide web萬維網)就此誕生。更確切地說,李教授是”萬維網之父”,但稱其為”因特網之父”也沒什麽錯,畢竟WWW也成為當今英特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壹。

作為壹個科學家,李教授可能預見到WWW會形成壹種改變全世界並讓全球財富重新洗牌的局面,但他並沒有謀求其在商業方面的發展,亦沒有為WWW申請專利或限制它的使用,那幾項技術也是他利用業余時間開發的。

前面提到的瑟夫博士與他稍有不同,瑟夫博士是互聯網名字和號碼分配機構(ICANN)主席,ICANN是國際互聯網域名和地址管理的權威機構,是壹家非營利組織,不過他還兼任美國MCI公司技術戰略高級副總裁。

李教授則是壹個很低調的人,多年來壹直淡泊名利,默默無聞從事自己的因特網技術研究。直到2003年12月30日,李教授因為其對因特網發展的無私貢獻被英國女王冊封為爵士。到了今年4月15日,芬蘭技術獎勵基金會新創立的”千年技術獎”首度頒發,李爵士因發明萬維網而獲得了100萬歐元的獎金。

100萬歐元對於那些依靠英特網暴富的人們來說不算什麽,比如楊致遠,甚至丁磊。人們在看待這件事時會想到兩點:瑞典人搞”諾貝爾獎”,芬蘭人搞”千年技術獎”,北歐人真是有錢有閑,喜歡搞各種評選;這個獎項和這筆獎金應該給李爵士,至於李爵士對待金錢的態度與他獲獎沒有關系。淡泊名利是壹種追求,但名來利來也不用扭捏作態,坦然受之,這李爵士真達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