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11.12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學

11.12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學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譯文

孔子說:“我並不是生下來就懂得很多,而是愛好古代文化,勤奮敏捷地去探求而得到的

孔子這段話像是在回答這樣的問題:

? “夫子,您是怎樣獲得這麽高的成就的?”

? 孔子自述他不是生而知之的

學道之人可以分為三種根器。

孔子曾說: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學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最上等的人是生而知之,就是天生下來就通達聖賢之道。

中等資質的人,學而知之,靠主動學習而通達。下等資質的人,困而知之,遇到困頓而不得不學。

孔子說他不是生而知之者。也就是說,他並不是最上等的根器。當然也不是最下等的,應該屬於學而知之者。

孔子本身就是壹個好學的典範。“好古”和“敏以求之”。

孔子指出兩個要點:

“好古”和“敏以求之”。

孔子的好古做到了極致,學古之賢者,學周禮,學古之經典。又敏而求之,學而時習之。因而成就了孔子。

孔子說他不是生而知之者,大有深意。

如果他是生而知之者,那我們就會覺得我自己要成為聖賢,希望太渺茫啦。

如果孔子的成就是學出來的,那我們就會覺得我也有希望,因為我們都有學習能力,沿著孔子走過的路,我們都能走上去。

如果說聖賢的境界太高,我達不到。

? 那就想壹想,我們的心,跟聖賢的心,在本質上是壹樣的,經過學習,完全可以被煆煉成聖賢的心,所以不能說達不到。

人往高處走,既然有這個能力和機會,像雄鷹壹樣去遨遊蒼穹,就不要甘做那井底之蛙度過壹生,所以千萬不要辜負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