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斯橙色親子課:養育壹個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這本書主要是幫助父母在養育壹個要求多多、富於挑戰性的孩子的過程中收獲最好的壹面。這本書同時也告訴我們:高需求孩子雖然讓人惱火,但也能帶給我們很多驚喜:壹個非常善於生氣、喜歡爭論的孩子,也非常善於愛;壹個情感充沛、內心敏感的孩子,更容易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系,也會給自己更多的自信和安全感。
?這本書是西爾斯夫婦根據自己養育第四個孩子海登的經歷寫成的。海登是典型的高需求寶寶,她易哭鬧、愛挑剔,需要父母壹刻不離地照顧,所以也需要高度親密地撫育,西爾斯夫婦的核心育兒觀—“親密育兒法”也是從海登這樣的孩子身上學來的—在某種程度上,所有的孩子都是高需求的,都需要我們更加親密的撫養。
?坦白說,我在讀這本書第壹篇的頭4章的時候,閱讀速度十分緩慢,有硬著頭皮往下讀的感覺(估計對前4章不是很感興趣)。我是在讀到第5章《做壹個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媽媽》時,才逐漸被它的內容吸引,然後壹氣呵成地把剩余的章節讀完的。
?通過這本書,我讀懂了,《西爾斯橙色親子課:養育壹個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問世以來,深受歡迎,究其原因,是因為書中所倡導的“親密育兒法”是最肯定生命、最貼近人心的方法。在《西爾斯橙色親子課:養育壹個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中,我進入到了壹個又壹個擁有高需求寶寶的家庭,看到了這些高需求寶寶如何把他們的媽媽折騰得筋疲力盡,以及他們的媽媽采用“親密育兒法”收獲了怎樣的驚喜。而我很慶幸自己壹直以來對思思的態度,都是耐心的、包容的、盡量滿足她的需求的。盡管周圍不斷有人跟我說些諸如:“讓她哭”、“她想控制妳”、“妳太慣飾孩子了”“對孩子的愛要放在心裏”之類的話,但我十分慶幸自己聽從了自己內心的聲音並跟著這個聲音在走:只要思思有需求,我都盡量順著她,實在滿足不了,就耐心跟她講道理,或采取其他辦法轉移她的註意力。我喜歡沖著思思笑,喜歡告訴她我愛她,我甚至當著思思面對老公說:“小嬰兒怎麽寵愛都不過分。”就在昨天,當三姨和媽媽分別對我說思思太黏我了時,我十分開心地並大聲地回應了她們:“思思黏著我我很開心,這說明我們的關系非常親密!”而思思,也給了我最美好的回報,那就是她現在會安撫我了,譬如當我跟她說媽媽的腿被蚊子叮了個包,好癢好癢時,她會拿來花露水跟我擦並安撫我說:“等會就會好的。”
?當然了,對思思,我也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就是我太過順從她了,不知道該如何約束她的壹些諸如喜歡動手打人、亂扔東西或沖人大聲尖叫、吐口水的討厭行為。所以我很慶幸自己讀了這本書,這本書教給了我方法—“不管孩子的性格和需求如何,他們都要學會適應家庭環境,觀察家裏的規矩。適應能力是生活的必備能力,孩子長大後也不得不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因此學習適應,就要從家裏開始。沒錯,父母必須讓自己接受高需求孩子的行為,但對傷害他人、毀壞財物或惡作劇式的討厭行為,父母也必須加以約束。我們發現,將孩子不討人喜歡的行為分類很有用,我們可以不在那些小問題上浪費精力,而把註意力放在糾正嚴重的行為上”。
?《西爾斯橙色親子課:養育壹個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讓我銘記:在孩子身上,不同意味著更多。他們會更熱情,更讓人喜歡,更有活力,能更好地與他人相處。同時,記住妳要照顧好自己,做妳喜歡做的事。如果孩子看到妳開心而滿足,他也會變得開心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