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壹般是指整個項目的負責人,負責項目的經費、設計、寫作,版權自然屬於通訊員。第壹作者對整篇文章的寫作起著很大的作用。壹般來說,通訊作者和第壹作者其實是壹個人,所以論文的大部分內容和費用都是由通訊作者承擔的,所以自然版權屬於通訊作者。
SCI論文發表的七步流程分析
首先,完成妳要發表的文章。
其實SCI文章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難寫,只要熟悉自己的專業,選擇與自己專業相匹配的主題內容;寫作過程中避免與其他文章高度重復;使用自己熟悉的語言;願意投入足夠的耐心、精力和時間;文章寫完後壹定要請專業人士幫妳審核。
第二,貢獻。
有很多關於妳的文章放在哪個雜誌的知識。如果妳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先投資比妳的目標雜誌高的雜誌。投資比妳的目標雜誌高的雜誌,即使被拒絕,妳也不會損失,妳可能會從他們那裏收到非常有用的意見。
第三,選擇合適的審稿人。
妳推薦的審稿人壹定要有見識,專業,但是妳推薦的審稿人不要太忙,也不要太厲害,因為他們壹般不會關註普通雜誌發來的邀請。
第四,關於撤稿。
妳不需要擔心雜誌編輯會不高興。撤稿原因壹般有三個:材料不靠譜、結果重復、設計問題。
第五,如何回答審稿人。
做研究寫文章真的很辛苦,發表文章更是難上加難。但是,審稿人再努力也不容易。他們仔細閱讀了妳的文章,並給出了很好的建議。如果妳不接受他的建議,沒有人會高興。這時候妳要保持冷靜,靜下心來分析他的建議,找到問題的關鍵點。
第六,文章被接受後應該註意什麽。
妳的文章被接受後,會由印刷編輯以校樣的形式寄回給妳,校樣不能有大的改動。校對主要是檢查作者名字有沒有錯,圖表上的數據有沒有錯。核對後,要盡快把校樣還給印刷編輯。
第七,文章發表後的註意事項。
文章發表後,壹般不撤稿。把壹篇稿子同時放在幾個不同的雜誌上,會導致完整性的問題,所以發表前要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