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來,我部逐年開展了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調整認定工作,有力地推動了中等職業學校的建設和布局結構調整工作,促進了中等職業教育整體培養能力的提高,促進了招生規模的擴大,對中等職業教育快速健康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7年12月,我部組織專家組對各地當年申報的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備選學校進行了評審,北京市商務管理學校等115所學校達到了重點學校標準,現予認定(名單見附件)。
希望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主管部門進壹步重視骨幹中等職業學校建設工作,加強對有關學校的建設和管理,進壹步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辦學水平。被認定的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要再接再厲,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將學校建設成為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辦學條件好,教育質量與辦學效益高,社會聲譽好,能夠在辦學和改革各個方面起骨幹和示範作用的高水平的中等職業學校。
教育部2007年認定的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名單
北京市(3所)
北京市商務管理學校
北京市自動化工程學校
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
河北省(9所)
廊坊市衛生學校
邢臺市市工業學校
張家口機械工業學校
定興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灤南縣職業教育中心
衡水工程技術學校
井陘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霸州市職業技術中學
衡水兆華科技學校
山西省(4所)
長治市體育運動學校
清徐縣職業教育中心
運城市農業機電工程學校
山西省運城市衛生學校
內蒙古自治區(3所)
內蒙古阿榮旗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巴彥淖爾職業技術學校
呼和浩特市商貿旅遊職業學校
遼寧省(8所)
大連市金州區職業教育中心
鳳城市職業教育中心
沈陽市蘇家屯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普蘭店市職業教育中心
北鎮市職業教育中心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西豐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義縣職業教育中心
吉林省(1所)
敦化市職業教育中心
黑龍江(3所)
綏芬河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學校
大慶體育運動學校
上海市(2所)
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
上海市第二輕工業學校
江蘇省(2所)
灌雲縣職業教育中心
寶應縣職業高級中學
浙江省(18所)
寧波外事學校
杭州市西湖職業高級中學
寧波市經貿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寧波市北侖職業高級中學
上虞市職業教育中心
龍泉市中等職業學校
紹興市中等專業學校
江山職教中心
麗水市職業高級中學
寧波東錢湖旅遊學校
寧波市甬江職業高級中學
慈溪市錦堂高級職業中學
紹興縣財經學校
溫州華僑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杭州市蕭山區第四中等職業學校
仙居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余姚市職業技術學校
安吉縣上墅私立職業高級中學
安徽省(3所)
來安縣高級職業中學
貴池職業教育中心
中國科學院合肥科學技術學校
福建省(6所)
福清衛生學校
長樂職業中專學校
仙遊職業中專學校
莆田華僑職業中專學校
福建二輕工業學校
莆田職業技術學校
江西省(4所)
江西機電學校
上高縣職業技術學校
上饒市職業教育中心
修水縣職業中專
山東省(7所)
膠南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
山東省商貿學校
青島第二衛生學校
濱州市濱城區職業教育中心
東平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濟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惠民縣職業教育中心
河南省(10所)
新鄉市第壹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平頂山市理工學校
欒川縣中等職業學校
浚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信陽商業學校
鄭州市金融學校
汝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夏邑縣職業教育中心
洛陽市美術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焦作護理學校
湖北省(6所)
十堰市技術工程學校
湖北省工業設計學校
武漢市供銷商業學校
荊州市創業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湖北省孝感生物工程學校
湖北省丹江口職業技術學校
廣西壯族自治區(3所)
柳州市衛生學校
南寧市衛生學校
南寧機電工程學校
重慶市(5所)
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
重慶市輕工業學校
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
重慶市永川職業教育中心
重慶市工交職業教育中心
四川省(6所)
四川石油學校
中江縣職業中專學校
仁壽縣第二高級職業中學
廣元市利州中等專業學校
遂寧市民進中等專業學校
攀枝花市建築工程學校
貴州省(1所)
盤縣職業技術學校
雲南省(2所)
雲南中醫藥中等專業學校
德宏州潞西市職業教育中心
陜西省(4所)
陜西省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旬陽縣職業教育中心
陜西醫科學校
南鄭縣職業教育中心
甘肅省(4所)
甘肅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
金塔汽車維修中等專業學校
蘭州市商業學校
天水市衛生學校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