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根路易斯結構式(電子式)圖:
路易斯結構是分子中原子和原子鍵結構標示孤對電子存在的圖像,以美國物理化學家吉爾伯特·路易斯的名字命名。
19世紀的化學家們創造了用元素符號加畫短棍“—”的形式來表明原子之間按“化學價”相互結合的結構式,原子間用“—”相連表示用了“1”價,如水的結構式為H-O-H。
用“=”相連表示互用了“2價”,如二氧化碳的結構式為O=C=O,用“≡”相連則表示互用了“3價”,如氰化氫H-C≡N中的C≡N。
擴展資料:
若某物質的路易斯結構式能寫出多種,應比較各自的穩定性,排除不穩定的結構,而形式電荷是分子路易斯結構式穩定性比較的依據。
(1)某原子的形式電荷=該原子的價電子數減去結構中該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成鍵電子平均分給兩成鍵原子)。
(2)若物質路易斯結構式中各元素原子的形式電荷為零,這種結構是最穩定的;若相鄰兩原子的形式電荷是同號,這種結構不穩定,可不予考慮。
(3)若某分子比較穩定的結構有幾種,這幾種結構就互為***振關系。
(4)註意以下幾點:
a、形式電荷只表示原子積累電荷的相對多少,並不是說明該化合物就是離子化合物,也不是由電負性決定的,與元素性質無關,僅僅是表觀電荷。
b、當然,正負電荷(形式電荷)分別分布在電負性較小和較大的原子上的結構優先確定;
c、形式電荷數值較低的結構優先確定。
註:當中心原子是S、P、Cl等“富”電子原子時,該原子周圍可以多於四對電子。有壹種說法是將其原子周圍視作四對電子時的結構中部分孤電子對變成鍵合電子,以降低中心原子的形式電荷,成為穩定結構。
百度百科-路易斯結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