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通領域,連鎖經營將財務管理分散的零售網點組織起來,形成具有足夠規模的企業。科學的制度安排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使連鎖企業與上遊企業和下遊客戶形成長期的信任合作關系,有利於連鎖企業的良好發展。不同類型的連鎖經營有不同的制度安排,體現了各自不同的制度優勢。
1.直營連鎖店的制度優勢。包括:
(1)規模優勢。在直營連鎖的運營模式下,總部對屬於某壹資本的多個門店實行高度統壹的管理,總部對每個門店擁有完全的所有權和管理權,包括對人、財、貨、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統壹管理。這種制度安排有利於集中力量,統壹資金配置、人員管理、經營策略、采購、策劃、廣告等業務,統壹整體事業的開發應用,以應對資金規模較大的財務部門和生產部門;還可以充分發揮連鎖經營在培養和使用人才、利用新技術開發和推廣產品、實現信息和管理現代化等方面的規模優勢。
(2)經濟優勢。功能的集中體現了直營連鎖店的經濟優勢。如果用總部大量進貨,很容易發展穩定的貨源渠道,獲得折扣,從而降低管理成本,降低運營成本,以更低的價格銷售商品,這是獨立零售店不具備的優勢。
(3)技術優勢。雖然在各零售連鎖店工作的員工人數不多,也不壹定很專業,但是在總部的直接指導和幫助下,連鎖店還是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2.特許連鎖的制度優勢。特許經營的核心是特許經營權轉讓。通過與加盟商逐壹簽訂加盟合同,總部不僅會向加盟商傳授所有必要的信息、知識和技術,還會授予加盟商在壹定區域內使用店名、商號、商標、服務標誌的壟斷權,並允許其在開店後繼續經營。因此,特許經營的制度優勢主要表現在它對連鎖體系中的經營者(加盟商)、特許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利益。
(1)特許連鎖經營對領導者的好處:
壹是店主不僅省錢,還有機會拓展市場,可以提高知名度,加速連鎖經營的發展;
第二,當領導者開始壹項新的業務時,有合夥人來分擔業務風險可以大大降低業務風險;
第三,加盟店是冠軍穩定的商品流通渠道,有利於鞏固和擴大商品銷售網絡;
第四,領導者可以根據自身經營狀況、總部體系、環境條件的變化,調整加盟店的數量和布局策略,掌握連鎖經營的主動權;
第五,統壹店面設計、店員服裝、商品陳列等。加盟店可以形成壹個強大而有吸引力的統壹形象,有利於企業品牌的塑造。
(2)特許經營對被特許人的好處:
第壹,沒有經驗的創業者可以經營店鋪,可以降低失敗的風險;
第二,可以借用連鎖總部的推廣策略;
第三,可以用較少的資本進行創業活動;
第四,能夠高效運作,在總公司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不斷擴大和發展業務;
第五,能夠穩定地銷售物美價廉的商品,能夠專心從事銷售活動;
第六,能適應市場變化。
(3)特許經營給消費者帶來的好處:
第壹,標準化管理使消費者在任何加盟店都能享受到標準化的優質商品和服務;
第二,加盟商通過擴大規模,簡化環節,降低銷售費用,讓消費者享受到廉價的商品和服務。
3.自由鏈的制度優勢。自由鏈是在保留單個資本所有權的基礎上的聯合經營。各分公司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力更生。總部對各分公司的管理職能較弱,側重於指導和服務職能。自由鏈的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靈活性。在自由連鎖的運營模式下,各分店具有更大的獨立性,因此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可以充分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快速跟隨市場行情,做出及時有效的調整。
(2)學習。自由連鎖店有橫向聯系,有利於相互學習,共同發展。
(3)流動性。自由鏈結合了兩個以上流通環節的功能,可以實現流通的“縱向組合”,發揮更高的效率。比如自由連鎖,可以把批發和零售的功能結合起來,引入設計和加工的功能,從而增加商品的附加值。
(4)盈利能力。自由連鎖總部由加盟商組成,加盟商可以從總部利潤中獲得可持續的利潤回報,作為戰略投資。
連鎖經營的效益優勢
連鎖經營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將現代工業大生產的原理運用於零售業,實現了商業活動的標準化、專業化和統壹化。這也構成了連鎖經營產生規模經濟的重要基礎。壹方面,先進的營銷技術可以在很多門店大規模推廣,從而獲得技術的收益;另壹方面,投資的成本和風險可以在許多商店中平均分擔,從而降低商品的成本。
連鎖經營的好處優勢如下:
1.業務技術發展的專業化有利於商店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連鎖體系內,有兩個層次:總部和店鋪。總部的重要職責之壹就是研究企業的經營技能,包括貨架的擺放、商品的陳列、店面容量和外觀的設計、經營品種的調整等。,直接用來指導門店的運營,使得門店擺脫了傳統零售業的體驗式運營模式,轉向科學求效益。連鎖總部開發的統壹管理技能可以廣泛應用於各個門店,壹般可以提高各個門店的管理水平,從而獲得技術的收益(相對於其他企業的壹種超額利潤),並分擔技術開發的成本。這不是單個企業能做到的。
2.規範化管理有利於提高服務,擴大銷售。
在商業連鎖經營模式中,開發、設計和標準化設備、展示、產品、操作程序、技術管理、廣告設計等。所有的商店都集中在總部。總部負責連鎖店的選址和開業前培訓,提供壹整套商業服務方案,並不斷對各連鎖店進行監督、指導、溝通和培訓,從而保證各連鎖店的產品、服務、店名、店容的統壹,滿足消費者對標準化產品和服務質量的要求,達到吸引顧客、擴大銷售的目的。規範化管理對樹立店鋪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3.物流中心承擔壹部分批發功能,使批發環節的壹部分利潤從社會轉移到企業。
零售環節的利潤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商品經過的流通環節的數量。壹般來說,流通環節越少,商業流通成本越低,零售環節能獲得的銷售利潤就越多。
連鎖企業壹般都有物流中心,專門為門店配送商品。這些商品有的直接從工廠進貨,減少了流通環節;同時,有些商品從供應商處獲得時是原材料或半成品,需要物流中心進行加工、包裝、分類等組裝作業,增加了商品的附加值,轉移了部分利潤。
4.集中運營管理有利於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連鎖經營的跨行業性質,使得各個門店的壹些同性活動,如采購、儲運、廣告、會計等,都由總部集中經營。這樣很多店* * *享受壹套經營設施,壹套管理機構,每個店不需要設置繁雜的管理機構,也不需要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這有兩個好處:壹是降低了企業整體的管理成本;其次,集中運營帶來的運營成本降低也很明顯。如果是進貨,因為店鋪多,就創造了很多銷售條件,所以總部可以通過大規模采購從廠家獲得更低的價格,也就是批發價。再比如,由於總部發貨,每個門店需要的庫存面積和庫存都很小,可以擴大銷售面積,減少資金占用。
5.連鎖經營有利於降低商業投資的風險。
連鎖企業經營多家門店,即使個別門店經營失敗,也不會影響整體經濟效益,因為某個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可以由多家門店分擔,大大降低了商業投資的風險。對於購買特許經營權的加盟商來說,加盟特許連鎖店可以利用壹種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的商業交易模式,得到加盟商的指導和幫助。相比單獨開店,成功的概率大大提高,行業新人面臨的風險大大降低。難怪有人說特許經營是進入商業世界的“安全通道”。
6.連鎖經營有利於提高零售商業的地位,指導生產,組織適銷對路的商品。
連鎖店自產生和發展以來,在生產領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推動作用。第壹,連鎖店聯手大量購買,這樣可以保證生產過程,廠家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二是連鎖店壹端與消費者相連,另壹端與廠家相連,可以更及時地將消費者的信息反饋給廠家,指導廠家生產適銷對路的商品。同時,連鎖店還為制造商提供零售實驗室,在廣闊的區域內快速經濟地測試新產品。第三,連鎖店的形成增加了社會產品總量。因為零售費用的減少相對擴大了消費者的購買力,購買力的增加反過來刺激了生產的發展,增加了店鋪的銷售額。
此外,連鎖經營網點多,輻射範圍廣,市場占有率高,可以快速大規模集中資金,實現投資的靈活轉移,獲取市場機會利益。這些都是連鎖經營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重要原因。
連鎖經營的競爭優勢
連鎖經營解決了大眾銷售與消費者分散需求的矛盾,是零好評組織的重大變革,被稱為零售業的第三次革命。連鎖經營通過標準化、簡單化、專業化的原則提高經營效率,實現規模經濟,具有其他零售組織不可比擬的競爭優勢。具體表現在:
1.很容易快速聚集資本,有利於抓住稍縱即逝的市場機會。
連鎖經營模式,尤其是特許連鎖模式,可以迅速匯集眾多個體資本,形成壹股整體力量。在同等競爭條件下,能及時抓住市場機遇,投資、進貨和開發新產品,給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發展機會。
2.組織化程度高,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連鎖經營是流通領域中集生產、加工、零售、批發於壹體的高度組織化的組織形式。它組織環節少,調整靈敏,反應迅速;它通過連鎖式的銷售網絡和銷售渠道連接消費者,能夠快速準確地了解和掌握市場信息,快速將廠商的產品推向市場,擴大市場份額,增強市場競爭力。
3.運營成本低。
連鎖經營的總部統壹采購,采購量巨大,可以最大限度的獲得陷阱的價格折扣等優惠。連鎖店壹般直接從供應商(廠家)進貨,不經過批發商,降低了進貨成本和運輸成本;由於總部統壹的庫存管理和物流配送中心的組織形式,相比單店可以節省大量的倉儲成本;廣告方面,連鎖總部負責整體策劃,既體現整體宣傳效果,又節省廣告費用。此外,連鎖經營的標準化、模塊化運作和店鋪形式,提高了連鎖經營管理的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4.產品銷售能力強。
由於連鎖店的商品或服務比其他商業模式的商品或服務更具價格優勢,集中采購保證了商品質量,因此對顧客極具吸引力。連鎖店位置分散,交通方便,送貨快捷;而且多家分散的連鎖店形成有序的服務網絡,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快速優質的售前、售中、售後服務,具有服務優勢。這些都使得連鎖店有很強的銷售能力。
5.實現規模經濟。
連鎖經營的出現解決了大規模銷售與單個中小零售商保持經營獨立性的要求之間的矛盾,使連鎖總部和連鎖店都能享受到規模經濟帶來的經濟效益,同時又不對連鎖店的獨立經營構成威脅。(註:連鎖經營:理論、實踐與案例,王繼芳主編)
正是由於以上優勢,連鎖經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和很大的發展前景,使得連鎖經營在世界上經久不衰。
連鎖經營的三大風險
連鎖經營雖然有很大的優勢,但也有壹定的風險。連鎖經營不是壹蹴而就的,它只是壹種商業組織方式,只有與經營者的能力、資金、市場環境相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連鎖經營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有:
1.連鎖系統的整體風險
妳還記得曹操把很多船“拴”在壹起的歷史故事嗎?“連鎖”後艦船的優勢、
同時也隱藏著弊端——當孫權和劉備用“火”攻擊曹操的時候,曹操就把多船“鏈”的弊端表現得淋漓盡致。
和連鎖企業壹樣,它的劣勢也隱藏在它的優勢中,這就是連鎖系統的整體風險。即使是世界超級連鎖品牌也很難避免和防範這種整體風險。自2003年亞洲爆發大規模禽流感以來,肯德基以雞為主的亞洲連鎖體系遭受打擊,據報道其年營業額下降高達20%。2005年,肯德基再次遭遇“蘇丹紅1”危機,但壹個小小的調料隱患卻讓壹個龐大的快餐連鎖王國遭受了短期的沈重打擊。
2.總部對連鎖系統的風險管理和控制
整個連鎖體系是對原有門店的復制和放大,是對總部管理能力的放大和輸出。如果原來的商店和總經理
部門做不好,整個連鎖體系大部分門店都做不好;如果原店做得好,不是整個連鎖體系的每壹家店都能做好,但是如果原店做得好,總部管理得好,整個連鎖體系的大部分店都很容易做好。
3.市場需求變化帶來的風險。
市場變幻莫測,消費者的需求是多層次、多樣化的。連鎖經營者面臨著不確定因素的增加和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連鎖企業銷售產品或服務。當市場不需要某壹種產品或服務時,連鎖企業能否盡快感知市場需求的變化,以變化應對變化,從而保證連鎖網絡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