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俱懷逸興壯思飛”的“興”讀音是什麽?

“俱懷逸興壯思飛”的“興”讀音是什麽?

讀作:[xìng]

出自《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原文: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翻譯:

棄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

亂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煩憂多多。

萬裏長風,送走行行秋雁。面對美景,正可酣飲高樓。

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風骨,又不時流露出小謝詩風的清秀。

妳我滿懷超宜興致,想上青天攬住明月。

抽刀切斷水流,水波奔流更暢;舉杯想要銷愁,愁思更加濃烈。

人生在世,無法稱心如意,不如披頭散發,登上長江壹葉扁舟。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作品賞析:

這是壹首餞別抒懷詩。在詩中,詩人感懷萬端,既滿懷豪情逸興,又時時掩抑不住郁悶與不平,感情回復跌宕,壹波三折,表達了自己遺世高蹈的豪邁情懷。此詩發端既不寫樓,更不敘別,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結。“昨日之日”與“今日之日”,是指許許多多個棄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說,每壹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時光難駐,心煩意亂,憂憤郁悒。這裏既蘊含了“功業莫從就,歲光屢奔迫”的精神苦悶,也融鑄著詩人對汙濁的政治現實的感受。他的“煩憂”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煩憂”者也非止壹端。不妨說,這是對他長期以來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壹個藝術概括。憂憤之深廣、強烈,正反映出天寶以來朝政的愈趨腐敗和李白個人遭遇的愈趨困窘。理想與現實的尖銳矛盾所引起的強烈精神苦悶,在這裏找到了適合的表現形式。破空而來的發端,重疊復沓的語言(既說“棄我去”,又說“不可留”;既言“亂我心”,又稱“多煩憂”),以及壹氣鼓蕩、長達十壹字的句式,都極生動形象地顯示出詩人郁結之深、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以及壹觸即發、發則不可抑止的感情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