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旅遊安全事故的處理方法

旅遊安全事故的處理方法

 國家旅遊局在《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中規定:凡涉及旅遊者人身、財產安全的事故均為旅遊安全事故。下面就讓我告訴妳旅遊安全事故的處理方法,壹起來看看吧!

旅遊安全事故的處理

 1.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在旅遊活動中時有發生,不是導遊人員所能預料、控制的。遇有交通事故發生,只要導遊人員沒負重傷,神智還清楚就應立即采取措施,冷靜、果斷地處理,並做好善後工作。由於交通事故類型不同,處理方法也很難統壹,但壹般情況下,導遊人員應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組織搶救

 發生交通事故出現傷亡時,導遊人員應立即組織現場人員迅速搶救受傷的遊客,特別是搶救重傷員。如不能就地搶救,應立即將傷員送往距出事地點最近的醫院搶救。

 (2)保護現場,立即報案

 事故發生後,不要在忙亂中破壞現場,應指定專人保護現場,並盡快通知交通、公安部門(交通事故報警臺電話是122),請求派人來現場調查處理。

 (3)迅速向旅行社匯報

 將受傷者送往醫院後,導遊人員應迅速向接待社領導報告交通事故的發生及旅遊者傷亡的情況,聽取領導對下壹步工作的指示。

 (4)做好全團旅遊者的安撫工作

 交通事故發生後,導遊人員應做好團內其他旅遊者的安撫工作,繼續組織安排好參觀遊覽活動。事故原因查清後,要向全團旅遊者說明情況。

 (5)寫出書面報告

 交通事故處理結束後。導遊人員要寫出事故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的原因和經過;搶救經過、治療情況;事故責任及對責任者的處理;旅遊者的情緒及對處理的反映等。報告力求詳細、準確、清楚(最好和領隊聯署報告)。

 導遊人員在接待工作中應該具有安全意識,協助司機做好安全行車工作。

 接待旅遊者前,提醒司機檢查車輛,發現事故隱患及時提出更換車輛的建議。

 導遊人員在安排活動日程的時間上要留有余地,不催促司機為搶時間趕日程而違章、超速行駛。遇有天氣不好(如下雨、下雪、下霧)、交通擁擠、路況不好等情況,要主動提醒司機註意安全,謹慎駕駛。導遊人員應阻止非本車司機開車,還要提醒司機不要飲酒。如遇司機酒後開車,導遊人員要立即阻止,並向旅行社領導匯報,請求改派其他車輛或調換司機。

 2.治安事故

 在旅遊活動過程中,遇到壞人行兇、詐騙、偷竊、搶劫,導致旅遊者身心及財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統稱治安事故。

 導遊人員在陪同旅遊團(者)參觀遊覽過程中遇到此類治安事故,必須挺身而出保護旅遊者,決不能置身事外,更不得臨陣脫逃。

 發生治安事故,導遊人員應做好如下工作:

 (1)保護旅遊者的人身、財產安全

 若歹徒向旅遊者行兇、搶劫財物,在場的導遊人員應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勇敢地保護旅遊者。立即將旅遊者轉移到安全地點,力爭與在場群眾、當地公安人員緝拿罪犯,追回錢物;如有旅遊者受傷,應立即組織搶救。

 (2)立即報警

 治安事故發生,導遊人員應立即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並積極協助破案。報案時要實事求是地介紹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案情和經過,提供作案者的特征,受害者的姓名、性別、國籍、傷勢及損失物品的名稱、數量、型號、特征等。

 (3)及時向領導報告

 導遊人員要及時向旅行社領導報告治安事故發生的情況並請求指示,情況嚴重時請領導前來指揮、處理。

 (4)安定旅遊者的情緒

 治安事故發生後,導遊人員應采取必要措施安定旅遊者的情緒,努力使旅遊活動順利地進行下去。

 (5)寫出書面報告

 導遊人員應寫出詳細、準確的書面報告,報告除上述內容外,還應寫明案件的性質、采取的應急措施、偵破情況、受害者和旅遊團其他成員的情緒及有何反映、要求等。

 (6)協助領導做好善後工作

 導遊人員應在領導指揮下,準備好必要的證明、資料,處理好項善後事宜。

 導遊人員在接待工作中要時刻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治安事故的發生。

 a.提醒旅遊者不要將房號隨便告訴陌生人;不要讓陌生人或自稱飯店的維修人員隨便進入房問;出入房間鎖好門,尤其是夜間不可貿然開門,以防止意外;不要與私人兌換外幣等。

 b.進住飯店後,導遊人員應建議旅遊者將貴重財物存入飯店保險櫃,不要隨身攜帶或放在房間內。.

 c.離開遊覽車時,導遊人員要提醒旅遊者不要將證件或貴重物品遺留在車內。旅遊者下車後,導遊人員要提醒司機鎖好車門、關好車窗。

 d.在旅遊活動中,導遊人員要始終和旅遊者在壹起,註意觀察周圍的環境,經常清點人數。

 e.汽車行駛途中,不得停車讓無關人員上車;若有不明身份者攔車,導遊人員提醒司機不要停車。

 3.火災事故

 在旅遊活動中,為了防止火災事故的發生,導遊人員應提醒旅遊者不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不亂扔煙頭和火種。向旅遊者講明交通運輸部門的有關規定,不得將不準作為行李運輸的物品夾帶在行李中。

 為了保證旅遊者在火災發生時能夠盡快疏散,導遊人員應:

 (1)熟悉飯店樓層的太平門、安全出口、安全樓梯的位置及安全轉移的路線,並向旅遊者介紹。

 (2)另外,導遊人員應牢記火警電話(119),掌握領隊和旅遊者所住房間的號碼。

 萬壹發生了火災,導遊人員應:

 a.立即報警

 b.迅速通知領隊及全團旅遊者;

 c.配合工作人員,聽從統壹指揮,迅速通過安全出口疏散旅遊者;

 e.引導大家自救。

 如果情況緊急,千萬不要搭乘電梯或隨意跳樓,導遊人員要鎮定地判斷火情,引導大家自救:

 a.若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

 b.必須穿過濃煙時,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捂著口鼻,貼近地面順墻爬行;

 c.大火封門無法逃出時,可用浸濕的衣物、被褥堵塞門縫或潑水降溫,等待救援;

 e.搖動色彩鮮艷的衣物呼喚救援人員;

 f.協助處理善後事宜。旅遊者得救後,導遊人員應立即組織搶救受傷者;若有重傷者應迅速送醫院,有人死亡,按有關規定處理;采取各種措施安定旅遊者的情緒,解決因火災造成的生活方面的困難,設法使旅遊活動繼續進行;協助領導處理好善後事宜;寫出詳實的書面報告。

 4.食物中毒

 旅遊者因食用變質或不幹凈的食物常會發生食物中毒。其特點是:潛伏期短,發病快,且常常集體發病,若搶救不及時會有生命危險。

 發現旅遊者食物中毒,導遊人員應:設法催吐,讓食物中毒多喝水以加速排泄,緩解毒性;立即將患者送醫院搶救,請醫生開具診斷證明;迅速報告旅行社並追究供餐單位的責任。

 為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導遊人員應:

 (1)嚴格執行在旅遊定點餐廳就餐的規定;

 (2)提醒旅遊者不要在小攤上購買食物;

 (3)用餐時,若發現食物、飲料不衛生,或有異味變質的情況,導遊人員應立即要求更換,並要求餐廳負責人出面道歉,必要時向旅行社領導匯報。

野外旅遊事故的處理

 中暑

 迅速將病人轉移到樹蔭下等涼快的地方。讓病人躺下,解開衣服,或用冷水毛巾擦身,或邊用酒精擦身邊用口吹,促使酒精快速揮發散熱。患者想喝水時可以給涼開水或鹽水。重癥中暑出現抽搐者,應馬上叫救護車送醫院。

 曬痛

 皮膚被曬發紅並出現疼痛時可用冷水毛巾敷在患部,直至痛感消失為止。也可以塗上防曬油脂。出現水泡時,不要去挑破,用冷水毛巾敷著去醫院處理。

 遊泳中小腿抽筋

 遊泳者發生抽筋應馬上上岸,把腳伸直坐下,反復用手捏住大足趾向後拉,並按摩小腿肌肉。如不能上岸的話,應吸著氣,讓背浮起在水中做上述動作。

 凍傷

 用37℃左右的溫水慢慢地使患部溫暖,若出現紅腫,用紗布包後去醫院處理。註意:凍傷後不能用火烘,或用熱水洗,也不可以按摩患部。

 誤飲了毒水

 要以手指挖喉,引起反射性嘔吐,迅速讓病人吐出毒水。如果是毒性強的毒水,應馬上送醫院灌洗胃腸。

 接觸性皮炎斑疹

 當接觸某些物質而致皮膚出現奇癢、紅腫時,要趕快離開引起過敏的物質,並用水清洗患部,馬上更換衣服。紅腫厲害時,可以塗腎上腺皮質激素軟膏。容易引起斑疹的物質有:化妝品、染發水、塗料、野漆樹、銀杏樹、洗滌劑等。

 暈車

 調換到晃動輕微的位置,打開窗戶呼吸新鮮空氣,解開衣服,想吐時以吐出為好。可吐入塑料袋中。暈車有相當壹部分是心理因素引起的,所有要盡量分散暈車者的註意力,必要時也可以服用藥物來防止。

 便秘

 生活環境改變,很容易引起便秘,應盡量保持每天定時排便,並盡快適應野外廁所的使用。

 被狗或貓咬傷

 被咬後應迅速用凈水塗肥皂沖洗幹凈,包上紗布再去醫院檢查。被狗咬傷的傷口,容易化膿,所以必須進行徹底的傷口處理,及時註射疫苗。鸚鵡的排泄物會引起感染,出現持續的淋巴腫、發燒等,應去醫院治療。

 蛇咬傷

 被咬的肢體應放低,在傷口靠近心臟的壹端用領帶等輕輕地紮起來。口內無舌、齦潰破或唇裂傷口者,可以口對傷口猛吸10來次,每吸壹口血馬上吐掉,最後還需漱口。傷口部位應保持不動,如是腳傷,應擡著去醫院。被毒蛇咬傷是危險的,被無毒蛇咬也必須去醫院處理。

 蜂刺

 被蜂刺後,首先把毒刺拔出,用手擠出毒液,然後塗上氨水和抗組織胺軟膏。如果被刺後出現惡心,抽搐等癥狀是危險預兆,要趕緊上醫院。若被刺後20分鐘以內無異常反應,壹般說問題不大。

 被毛蟲刺傷

 被帶有毒腺的毛蟲刺傷後,傷部即變紅腫,並有痛感。可用手擠出毒汁,並用肥皂、自來水擦洗幹凈。

 蜈蚣咬傷

 蜈蚣是毒蟲,被咬後局部馬上會出現紅腫,並伴有劇烈疼痛,應馬上擠出毒液,在傷口的近心端部位用領帶等紮起來。並用自來水沖洗,進行冷敷,塗上抗組織胺軟膏後馬上去醫院。

兒童旅遊意外事故的急救處理

 搶救生命

 首先查看受傷兒童的呼吸、心跳是否正常。通常呼吸、心跳完全停止4分鐘以上,生命就會岌岌可危。當病人呼吸、心跳發生嚴重障礙時,如不立即急救,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心肺復蘇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做人工呼吸時,用手捏住患者鼻子,口對口用力對患者吹氣,同時觀察患者胸部是否上升,看到患者胸部上升,停止吹氣,讓患者被動呼出氣體,然後再給患者深吹氣,成人每分鐘14?16次,兒童每分鐘20次。最初六七次可快些,以後轉為正常速度。

 建議家長攜兒童出遊前,可提前了解學習有關急救知識,做到有備無患。

 骨折

 當該情況發生時,千萬不要隨意移動或搬動孩子,這可能會引起受傷處進壹步的錯位,以及血管因壓迫而破裂出血。

 首先問他受傷部位是否能夠移動,如果可以,只是感覺稍微有點疼,通常說明受傷並不嚴重。可先讓孩子選擇自己舒服的姿勢休息,然後在受傷處蓋上壹層布,受傷後24 - 48個小時內每隔2 - 3小時,對受傷部位用冰袋進行冷敷,這樣可以減輕受傷部位疼痛、出血以及腫脹。

 冷敷時間以20 - 30分鐘為宜,忌長時間或直接將冰袋放在皮膚上,避免皮膚損傷。

 另還可用幾個枕頭將受傷部位擡高,最好要高於心臟位置,減少血液聚集到傷處和腫脹程度。

 情況嚴重的應即刻叫急救車。急救車到來之前,可對受傷部位作壹些簡單的包紮固定,有利於醫生進壹步治療。但包紮時切忌搬動孩子身體或受傷部位。

 中毒

 當發覺孩子有中毒現象發生時,應在第壹時間聯系急救中心。

 如孩子是誤食毒物中毒,應立即用軟布、壹次性毛巾或面巾紙包住手指,取出剩在孩子口中的毒物。同時讓孩子保持左側臥位,延緩胃內容物的排空,保持氣道通暢,有利於嘔吐物的排出。

 對於接觸毒物而中毒的孩子,須立即用肥皂及自來水沖洗局接觸部位,清除肌膚表面汁液。

 對於吸入毒物而中毒的孩子,應立即把孩子帶離中毒現場,假如孩子已失去意識,須立即按照意外窒息的應急措施進行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