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3月豬價“深坑”將至!豬企產能暴漲,更危險的行情即將到來!

3月豬價“深坑”將至!豬企產能暴漲,更危險的行情即將到來!

近年來,大量養豬場戶在起起伏伏的豬價中虧損,唯有牧原不僅實現數千萬出欄,還能創下千億營收!但其實我們要看到,牧原也有著超千億的負債,並且還有很多豬企在瘋狂擴張中留下弊病,導致現在豬周期紊亂、散養戶舉步維艱......更需要警惕的是,盡管當前豬價強勢反彈,但要當心3月豬價深坑將至!

豬企如何“撬動地球”?給“豬茅”壹個支點,他能撬動整個市場。

近期,牧原在機構調研中透露,公司今年資本開支預計在100億元-150億元左右,包括養殖場、屠宰廠建設及相關維修改造費用等,實際資本開支可能會根據市場環境與經營情況的變化而發生增減。

眾所周知,2022年牧原總出欄量就已超6120.1萬頭、營收高達1200多億!現如今,牧原已建成生豬產能超7500萬頭,可見其2023年營收超1200億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那麽問題來了,牧原真的只需要用100億就能撬動千億市場嗎?超10倍的投入產出比,未免過於誇張。

首先,從牧原的綜合情況來看,其生豬產能已基本建設完畢,目前已經有了超7500萬頭的產能,2023年就只需要將這部分產能落地即可,不再需要大量新建產能。

對於豬企來說,最花錢的地方就在於新建豬場項目!

當牧原所需的固定資產投入大幅減少,其所需資金投入自然也大量減少。

其次,就牧原的經營方式來看,這100億還真只能算壹個“支點”。

盡管牧原2022年創下千億營收,但真正盈利也只有120~140億元。

也就是說,1200億收入中還有1000多億的生產成本。

100億的資金投入,更像是“項目推動資金”,真正的成本大頭還得來源於賣豬所得的流動資金。

更重要的是,對牧原這樣的上市豬企來說,他們還有著更多資金來源渠——譬如發債募資,還有國家發放的生豬補貼。

據中新經緯梳理,牧原2022年前三季度就收到了2.9億元的補貼,2021年全年收到的補貼更是高達22.63億元!

不得不承認,前幾年非瘟發生後,國家為了保障老百姓的豬肉自由,大力補貼支持豬企,確實取得卓越成效。

但現如今,生豬產能已經溢出,優秀的豬企能年賺上百億,還有的豬企負債數百億、近千億,他們真的還需要補貼嗎?

生豬市場的“不公平競爭”對於廣大生豬散養戶來說,要與大豬企競爭本就難上加難,資源的不公平傾斜也帶來了不少的隱藏弊病。

首先就是豬企在膨脹式發展下負債累累,放在其他行業,企業的負債率超過60%就要引起重視,超過70%就已火燒眉毛!但當下豬企高達70%的壹大堆,更有超過100%的正邦堪稱“奇跡”......

哪怕是牧原,其最新透露的信息也是說“2022年第三季度末資產負債率約為61%,2022年末有所改善”。

這意味著,到2022年三季度末牧原還負債1137億,哪怕四季度有所改善,其總體負債規模也依舊在千億左右!

所以說,與其繼續大力支持豬企擴張,不如讓市場回歸公平競爭。

在當前生豬產能飽和的情況下,應當讓市場來自然篩選與淘汰劣勢產能,這樣不僅能給與散養農戶生存發展的空間,還能解決部分集團豬企“大而不強”的弊病,這樣的豬企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生產效益差強人意,唯有靠著“浪費扶持資源”才能強撐。

豬企與周期紊亂實際上,整個生豬市場的價格規律已經被嚴重擾亂,其中壹個重要原因,就是很多豬企哪怕在虧損中也不肯淘汰產能!

盡管很多時候,對於豬價的異常漲跌,業內會說是散養戶和小豬場“壓欄與二次育肥”導致。

但客觀看待,規模豬場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60%,而豬企的市場占有率更是超18%!僅就市場影響力來看,毫無疑問大型豬場與規模豬企更勝於散養戶。

大豬場與豬企對於周期的影響,就在於他們有足夠的資源、資金,以至於在低豬價到來時,他們可以選擇“硬抗低豬價,絕不去產能”!

例如2022上半年豬價下行周期長達4個月,本輪豬價下行周期也長達5個月,且未來還有可能持續兩到三個月!在這個過程中,豬企是沒有去產能的,甚至於還在“逆勢擴張”,目的就是等待其他養殖同行先遭不住、先去產能。

那麽笑到最後,就成了贏家。

我時常講,在現在的豬周期當中,我們要跑贏的不再是豬價,而是同行!規模豬企可以選擇在資金上碾壓散戶,那麽在成本控制上就可以有所放松,反觀散養戶除了做到更低成本以外,就沒有任何辦法與豬企競爭。

在這種情況下,面對低迷豬價,怎麽能怪散養戶也想抗價惜售?畢竟有些企業的錢“像是大風刮來的”,而豬農的錢才是累死累活拼來的!

我們要警惕,當生豬市場越來越像股市,恐怕並不是太好的消息。

尤其是近兩日豬價強勢反彈之下,市場上又有不少養殖戶開始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心中甚是擔憂!

擺明了現在大家養豬都是虧,有人卻大肆炒作,也真有人相信豬價馬上就會反彈......

這難道不像股市嗎?違背市場規律的事情在重復上演,如果說大家去年10月壓欄二育還是看好年末行情,而如今壓欄二育就只是壹種莫名的情緒——虧了這麽久了,該漲價了。

但多少養豬人都沒想到,全國能繁母豬從去年5月以來便不斷攀升,剛好對應著3月後的市場供應呀!從產能來看,3月後的豬價是非常危險的,至於說消費提振,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大的上升空間!如果說我們此時繼續大力二次育肥,可能會導致原本該下半年回暖的豬價延後......

只希望是我杞人憂天,而不會再次出現因壓欄導致的豬價寒冬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