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7日,中國發射的第壹顆氣象衛星是風雲壹號A星。
風雲壹號A星是中國研制的第壹代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是試驗型氣象衛星。
1988年9月7日,北京時間淩晨4時30分19秒,我國第壹顆氣象衛星“風雲壹號”A星發射升空。衛星準確進入901公裏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姿態控制系統僅用了122.6秒,就完成了對地球的初始捕獲。
隨後,國內衛星首次使用的折疊伸展式太陽帆板按預定程序解鎖、伸展,為整星提供能源。按程序掃描輻射計的四個可見光通道順利開通,探測信息經過衛星傳輸信道源源不斷地發往全球氣象衛星地面站。至此,我國第壹顆氣象衛星發射成功。
意義
1989年1月,國防科工委召開了“風雲壹號”氣象衛星首次飛行試驗技術總結會。鄒競蒙意味深長地講道:無論從中國的空間技術的發展,還是從中國的氣象科學技術發展,‘風雲壹號’氣象衛星的首次發射成功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第壹,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第壹次打成了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第二,‘風雲壹號’第壹顆衛星在國內首次采用了不少先進的關鍵技術並首先得到了考核,例如可伸展的大面積折疊式太陽電池陣,反作用飛輪全數字的姿態控制系統,首次使用了磁帶機記錄雲圖信息,首次采用了五通道掃描輻射計,而且實現了輻射致冷技術; 第三,可見光雲圖質量很高,博得國內外的良好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