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中國艦載機

中國艦載機

我國曾設計7款艦載機,殲15並非首選

遼寧艦是中國海軍第壹艘航母,這艘航母於2012年正式服役,而登上它的艦載機正是大名鼎鼎的殲-15。

殲-15是中國現役的第壹款艦載機,很多技術還有待完善,但有人認為中國過去沒有研制艦載機的經驗,從而得出了壹些貶低自己的結論,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早在遼寧艦服役之前,中國先後設計了7款艦載機,它們都是誰呢?

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就有了發展航母的想法,啟動了壹項代號707的工程,不過當時中國對航母的認識有些局限,目標僅僅是壹艘護航航母,用來保護海上運輸線的安全。

中國為707工程設計了壹套艦載機方案,計劃在當時的空軍主力機型殲-6、殲-7和強-5基礎上研制出對應的艦載機型號,但受到工業基礎的各方面限制,這些艦載機和航母並沒有投入建造。

到了80年代,中國已經初步具備建造中型航母的實力,於是啟動了代號891的工程,不過殲-7和殲-8成為了當時僅有的兩種選擇,這兩款戰機對起降速度和距離的要求很高,想要在長度有限的甲板上起降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全部推倒重新設計。

經過成飛重新設計的殲-7艦載機,外觀已經改得面目全非,機頭進氣改為兩肋進氣,擋風玻璃改為整體式,並且機翼也改為折疊。至於沈飛的殲-8改進工作,並沒有公之於眾。

新世紀後,中國又提出了“048工程”航母發展計劃,配套的艦載叫“九五艦載機”計劃,不再采用二代機,而是三代機。此時的首選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殲-10戰機,並且計劃采用米格-29的RD-33雙發動機,同樣將進氣口移至兩肋。與之競爭的沈飛則計劃以殲-11為基礎設計壹款重型艦載機。其實在相當長壹段時間裏,中國都將這兩個設計作為首選,並非後來的殲-15。

後來沈飛還設計出了殲-13戰機,不過這款戰機在空軍的競標中失敗了,所以沈飛決定將它改造成壹款艦載機,全新的外形類似於臺軍的IDF戰機,從此時的設計來看沈飛的折疊機翼和著艦尾鉤設計已經發展成熟。

同壹時間中國航母計劃迎來轉機,從烏克蘭購進的前蘇聯海軍瓦良格號航母抵達大連港,有了現成的航母外殼,艦載機研制計劃也明顯加速。

和航母同時從烏克蘭引進的,還要蘇-33艦載機的原型機T-10K-3,沈飛在這款原型機和殲-11B的基礎上設計出了殲-15,最終我們的遼寧艦並沒有采納原先的殲-10和殲-11改為艦載機的方案,偏偏選擇了殲-15,畢竟前蘇聯的艦載機技術比當時的我國更加成熟。

中國已經開始研制第四代艦載機,未來上艦的可能是大家期待的殲-20、殲-31,也有可能是壹種全新的四代艦載戰機,壹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