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壹二·二九運動簡介

壹二·二九運動簡介

壹二九運動,又稱壹二九抗日救國運動,1935年12月9日,北平數千名學生舉行抗日救國遊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維護中國領土完整,掀起了全國抗日救國的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學生舉行第五次示威,高呼‘抗戰援綏遠’、‘團結各方’等口號。這是壹場由中國***產黨領導的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12月16日,計劃成立的“冀察行政委員會”,北平壹萬多名學生和各界人士舉行示威遊行,迫使冀察行政委員會的成立延期。之後,天津學生組成宣傳團向南擴張,深入民間宣傳抗日救國。杭州、廣州、武漢、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繼舉行示威遊行。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贏得了學生的響應和全國人民的支持,形成了人民抗日民主運動的新高潮,促進了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建立。壹二九運動公開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吞並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的妥協投降政策,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促進了國內和平和抗日戰爭。它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壹二九運動“是壹個動員抗日,準備思想和幹部,動員全民族的運動”,它“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九壹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他們在東北推行殖民統治的同時,利用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壹步步將侵略的魔爪伸向華北,民族危機日益嚴重。在華北,沒有安靜的書桌的空間。1935年五六月間,侵華日軍密謀在津冀制造事端,並以武力相威脅,迫使南京國民政府接受《河美協定》和《秦土協定》,將包括平金在內的河北、察哈爾兩省的大部分主權割讓給日本。之後,日本帝國主義在華北五省積極策動所謂“反***自治運動”,策劃建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權,對華北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全面侵略。“華北太大,靜不下壹張書桌”,引起了北平各界人士的極大憤慨。當日本帝國主義的魔爪伸向華北大地時,中國***產黨人向勞動人民發出了抵抗侵略、保衛華北的號召。1935年,中***河北省委多次發出通知和宣言,要求華北各級黨組織在群眾中廣泛宣傳,開展抗日救國鬥爭,改組北平領導機關,從政治上和組織上加強了對抗日救國運動的領導。11月,在、周、顧京生、姚依林等人的領導下,北平初高中學生成立了“北平學生聯合會”,女中學生郭任主席,姚依林任秘書長。中***北京市工委在學聯成立了黨組,彭濤任書記。1935年12月6日,北平學生聯合會召開代表會議,通過並公布了《北平市學生聯合會成立宣言》。隨即,平金15所大中學校聯名發電反對“反***自治”,要求政府討伐漢奸尹汝耕,動員全國人民抗日。這壹天,在侵華日軍的壓力下將於12月9日成立“吉茶行政委員會”的消息傳來,廣大學生和各界進步人士極為震驚。論德

近千名來自清華大學和燕京大學的愛國學生遠離城市。當他們到達西直門時,城門已經被軍警關閉,上訪隊伍無法進城。該校兩名學生在西直門地區舉行群眾大會,向附近居民和守城警察宣傳抗日運動。上午10時30分,中國大學、北平師範大學、東北大學等十余所學校千余人的請願隊伍聚集在新華門前。新華門緊閉,門前排列著警車和荷槍實彈的摩托車,荷槍實彈的軍警殺氣騰騰。請願者高舉旗幟,高舉標語,高呼抗日救國的口號。選舉董玉華、於剛等12名代表會見何,提出反對成立華北反***自治委員會、停止內戰、立即釋放被捕學生等6項要求。上午11時,何的秘書侯成出來接見學生,對學生的要求敷衍搪塞,千方百計為國民黨對日妥協對內反***政策正名。學生們對他們的答復極為憤慨,高呼“打倒叛徒”和“如果請願失敗,我們將示威遊行”。宋麗當選為閱兵總指揮。當遊行隊伍到達位於西單牌樓的平金警備司令部附近時,遭到軍警的封鎖和攻擊。學生們不畏暴力,高呼抗日救國的口號,繼續前進,隊伍越來越壯大。當時在燕京大學任教的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大學教授吳和夫婦也參加了示威。國內外多家報紙的記者陪同采訪。當遊行隊伍經過西四、護國寺、地安門和海灘到達王府井大街時,已經擴大到四五千人。王府井大街南口布滿軍警,揮舞著皮鞭棍棒,暴打手無寸鐵的愛國學生。學生與軍警發生沖突,數十人當場被捕。在國民黨當局的血腥鎮壓下,示威被驅散。洶湧澎湃的救亡浪潮和“壹二九”的抗日怒吼,震撼了古都北平,很快傳遍了全世界。中***北京臨時工作委員會和北京學聯及時總結,並對下壹步行動作出部署。12月11日,全市各大學校學生罷課。國民黨當局對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極為驚恐,下令嚴禁學生的愛國行動,並派軍警封鎖了壹些重點學校。但是愛國學生的抗日之火是撲滅不了的。中***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得知,盡管遭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反對,國民黨當局仍決定於12月16日成立“吉查行政委員會”,並決定在這壹天舉行更大規模的示威遊行。12月16日上午,北平壹萬多名愛國學生陸續走上街頭,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國遊行。示威隊伍分為四組,分別由東北大學、中國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領銜,向不同方向行進。途中,他們沖破軍警封鎖,終於在天橋相遇。上午11時,北平的愛國學生和三萬多名工人、農民、市民在天橋舉行鎮民大會。會場上旗幟飄揚,“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漢奸賣國賊!”“反對成立吉茶管委會!”口號此起彼伏,響徹雲霄。公眾集會後,壹萬多名愛國學生在大門前遊行。學生們手拉著手,不停地喊著抗日救國的口號,向街道兩旁的市民和行人散發傳單。市民們熱情支持學生們的愛國行動,有的送來開水和食物,有的自願加入遊行隊伍。當隊伍到達時

後來幾經交涉,軍警答應打開城門讓其他學校的學生進城,條件是先撤出清華和燕京大學的隊伍。此時已是晚上9點多。兩個學校的隊伍走的時候,城外的路燈全部熄滅。大批軍警持刀棍棒從四面八方沖向學生,許多人遭到毒打。從前門進城的學生,想在宣武門與他們會合。到了西單毛線胡同西口,被大批軍警毆打,幾十名學生被砍傷。街道上血跡斑斑,慘不忍睹。在“壹二壹六”示威中,該市22名學生被捕,300多人受傷,再次暴露了反動當局的殘暴面目。支援北平愛國學生北平學生的愛國鬥爭,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揭露了國民黨當局的賣國行為,贏得了各界愛國人士的支持和響應,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12月18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6所大學的校長聯名要求釋放被捕學生。同壹天,中華全國總工會緊急呼籲全國工人幫助學生救國,全國工人罷工支持學生鬥爭。20日,***青團中央發表宣言,號召青年學生深入工農,擴大抗日救亡運動。各社團組織紛紛發出力量訊息和宣言,支持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宋慶齡、魯迅、馬、沈鈞儒、王造時、鄒韜奮、陶行知、張乃器、石良等愛國知名人士紛紛表示支持。宋慶齡從上海寄了壹百多元給北平學生聯合會,作為抗日救國工作的費用。12月18日至19日夜,魯迅寫了壹篇歌頌愛國學生英勇鬥爭精神的文章,以“石頭在,火不滅”的殷切希望。12月26日,陜甘蘇區各界群眾在北平等地舉行支持學生抗日救國運動的集會。受北平學生愛國運動的影響,全國各地學生紛紛響應。壹時間,黃河兩岸,大江南北,抗日救亡的號角聲響徹四方。經過兩次示威,北平學生會在黨的領導下,成立了宣傳小組,向南擴展,深入工廠和農村,發動各地工農兵群眾開展抗日反蔣鬥爭,也使愛國學生得到了鍛煉和教育。1936年,南擴宣傳組在北平召開會員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了黨領導下成立的先進青年組織——民族解放先鋒隊。它的誕生和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壹二九運動的深入發展。在中國***產黨的領導和號召下,由北平愛國學生發起的“壹二九”運動迅速席卷全國,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