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優良的深水港有:
釜山港、光陽港、高雄港、東京港、橫濱港、神戶港、名古屋港和大阪港等。
壹、釜山港
1、簡介:釜山港位於韓國(全稱:大韓民國REPUBLIC OF KOREA)東南沿海,東南瀕朝鮮(KOREA)海峽,西臨洛東(NAKTONG)江,與日本對馬(TSUSHIMA)島相峙,是韓國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六大集裝箱港。始建於1876年,在20世紀初由於京釜鐵路的通車而迅速發展起來。
2、氣候:釜山港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夏季為29~31℃,冬季為 7~9℃,全年平均降雨量約1500mm,屬正規半日潮港,潮差不大,大汛時不超過1.2m,小汛時僅0.3m。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門吊、可移式吊、集裝箱吊、浮吊、皮帶輸送機、裝船機及滾裝設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達100噸。
二、光陽港
1、簡介:光陽港,距釜山市區100公裏,是韓國在本世紀建造的最大新港。它和釜山舊港區壹道,已經成為亞洲的中心港。光陽港擁有受南海暖流影響的良好氣象條件和水深20米的天然航道,設計總船臺為33座,其中12座已經在運營當中。16~18米的水深,可以接納8000~10000TEU級大型貨船。
2、發展:韓國深以港口集裝箱吞吐能力不足為苦。為此韓國在釜山以西另建壹光陽港,並采取以老帶新辦法,使其迅速成長。2001年該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87.2萬TEU,比上年猛增33%。
三、高雄港
1、簡介:高雄港是壹座位於臺灣南部的海港,毗鄰高雄市市區,也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港口,屬大型綜合性港口,有鐵路、高速公路作為貨物集運與疏運手段。港口內有10萬噸級礦砂碼頭、煤碼頭、石油碼頭、天然氣碼頭和集裝箱碼頭,***有泊位80多個,岸線長18千米多,另有系船浮筒25組。
2、地理位置:高雄港曾長期位居世界貨櫃吞吐量第三大港,僅次於香港與新加坡。貨櫃進出口於2004年達到歷史紀錄940萬TEU。近來由於受到區域內其他港口之競爭挑戰,本港吞吐略有下滑,2005年吞吐貨櫃為947萬TEU,是全球前二十大港中,唯壹吞吐衰退者。
四、東京港
1、簡介:東京港作為首都圈地區與國內、海外各地運輸的節點,其腹地為擁有3000萬人口的東京圈及其周邊的關東北部、甲信越等廣大地區。
2、歷史:東京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飛鳥時代,當時淺草壹帶沿岸的魚夫在隅田川的河口(現臺東區橋場釘)築起了基本的港口設施,是為“石濱湊”。同壹時期,目黑川河口也建起了“品川湊”,而這個碼頭由於位處海上交通要地,在中世紀成為了繁榮的商業地區,區內尤其以伊勢商人特別活躍。
五、橫濱港
1、簡介:橫濱港位於日本本州(HONSHU)東南部神奈川(KANAGAWA)縣東部沿海,瀕臨東京(TOKY0)灣的西側,北與川崎(KAWASAKI)港相鄰,是日本第二大港口,也是世界億噸大港之壹,並且是世界十大集裝箱港口之壹。
2、氣候:該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多西北風。年平均氣溫10~27℃,每年有霧日33天,雷雨日有10天。全年平均降雨量約1000mm。屬半日潮港,大潮升1.9m,小潮升1.4m。
六、神戶港
1、簡介:神戶港位於日本(全稱:日本JAPAN)本州(HONSHU)南部兵庫(HYOGO)縣蘆屋川河口西岸,瀕臨大阪(OSAKA)灣西北側,是日本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也是世界十大集裝箱港口之壹。自古以來神戶就是日本的重要交通樞紐,公路鐵路及航空皆是現代化。它既是主要的國際貿易中心,又是日本最大的工業中心之壹。
2、歷史:在平安時代末(10世紀),根據平清盛在"大輪田泊"(於812年)進行修築人工島"佛經島"建設成為之後日宋貿易的據點。此後,又歷經重源和尚的修復,鐮倉時代成為日本國內第壹的港,被稱呼為"兵庫津"。
七、名古屋港
1、簡介:名古屋港(Port of Nagoya),是橫跨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東海市、知多市、彌富市、海部郡、飛島村的壹個港灣,是日本最大的國際貿易港口之壹。由於著名的豐田汽車公司的總部位於愛知縣內,故該港主要的輸出產品中有壹半以上都與汽車相關。
2、歷史:名古屋是日本愛知縣的首府,是日本主要工業中心和最大港口城市之壹,地理位置在本州中部地區濃尾沿海平原上,城市面積迄今已經發展到 510 平方公裏。 始建於1907 年的名古屋港,建於面向太平洋的伊勢灣北岸。
八、大阪港
1、簡介:大阪港位於日本(全稱:日本國JAPAN)本州(HONSHU)西南沿海的中島川(NAKAZIMA KAWA)與大和川(YAMATO KAWA)河口之間,瀕臨大阪灣的東北側,是日本五大集裝箱港口之壹。
2、歷史:6世紀左右作為 難波津(古代港灣名),住吉津(古代港灣名)成立,作為國際港而繁榮。從平安時代開始到鐮倉時代,在澱川河口的渡邊津(古代港灣名)附近在當時極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