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圖利:美國建築設計家。他是在建築設計上奠定後現代主義基礎的第壹人。1969年提出少則煩的原則,從形式基礎上對現代主義挑戰,作品“溫圖利”住宅提出了自己的後現代主義形式宣言。他並反對現代主義的核心內容,設計包含了大量清晰的古典主義單調的形式特征,但總的來看仍然是簡單明確的、功能性的、實用主義的。溫圖利追求壹種典雅的、富於裝飾的折衷主義的建築形式。他設計的英國國家藝術博物館聖斯布裏廳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的重要代表作之壹。
穆爾:美國傑出的後現代主義設計大師。他對於建築設計壹向持有非常浪漫的藝術態度,不少建築都具有鮮明舞臺表演設計的特點。他對於自然環境、社區環境與建築的吻合、協調特點非常重視。代表作意大利廣場、雙樹旅館。
格裏夫斯:美國建築家,奠定後現代主義建築設計的重要人物。他的設計講究裝飾的豐富,色彩的豐富,註重歷史風格的折衷表現。許多設計綜合了畫家和建築師雙重技術,完整地融合壹體。他最重要的設計作品是波特蘭市的公***服務中心,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後現代主義建築。
約翰遜:美國最重要的設計理論家、當代建築設計師之壹,先後經歷了兩次重要的現代設計運動。他是最早把歐洲的現代主義介紹到美國的人物之壹。他和密斯合作設計西格萊姆大廈是其成為世界大師的重要轉折點。在溫圖利提出少則煩主張後,它設計了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大廈,成為後現代主義的代表作之壹。他代表了後現代主義設計中比較講究保持古典主義精華完整性的壹派。
磯崎新:後現代主義的重要代表,極具個人特點。他能夠在現代主義與古典主義間找到壹種非常微妙的關系。達到既有現代主義的理性,又具古典主義的裝飾色彩和莊嚴。代表作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等。
斯特林:英國傑出的後現代主義設計家。他的探索方向是標準的後現代主義式的,采用現代主義與古典風格的結合,並且加以嘲諷式的處理,嚴肅中充滿了戲虐和調侃的味道,最典型的例子是德國斯圖加特的新國家藝術博物館。
羅伯遜: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他主張改革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風格的冷漠,非人情化的傾向,希望能利用歷史傳統達到建築的文化氣息。他不希望對古典風格和歷史風格進行嘲弄和戲虐,努力把現代主義的結構和古典主義的動機進行完美的結合,代表作有阿姆維斯特總部大樓等。
阿道?羅西:意大利重要的後現代主義設計師,他把環境整體性、協調性看得至高無上,從而形成他的設計方法和理論。最集中體現他原則的例子是莫迪納市的公墓建築。其他還有法列爾、詹克斯、塔夫特事務所、博塔、羅什等都是後現代主義的重要代表。
※後現代主義的產品設計
後現代主義在產品設計上的影響沒有建築設計上的廣泛。從形式上可以分為:高科技風格、改良高科技風格、意大利的阿基米亞和孟菲斯集團、後現代主義風格、減少主義風格、建築風格、微建築風格、微電子風格等。高科技風格是從克朗和斯萊辛的著作《高科技》中產生的,特指1、技術性的風格,強調工業技術的特征。2、高品味的。不是強調民主化的現代主義的衍生。高科技風格把現代主義設計中的技術成分提煉出來,加以誇張處理,形成壹種符號的效果。把工業技術風格變為壹種高商業流行風格。給於工業結構、機構部件以美學價值是高科技風格的核心內容。它也是首先從建築開始的。代表作有羅傑斯的蓬皮杜文化中心等。過渡高科技是壹種對工業化風格、高科技風格的冷嘲熱諷、嘲弄的表現,具有更高的個人表現特點,也比較難以批量化生產。此風格充滿了荒誕不羈的細節處理,表現了設計師對於高技術、工業化的厭惡和困惑,是龐克文化、霓虹燈文化的壹種體現。它明顯的諷刺特征造成了它不可能得到廣泛的歡迎。代表作有阿拉德的“混凝土”音響組合等。意大利的阿基米亞和孟菲斯集團是兩個關系密切的設計組織。代表了現代主義開始式微以來意大利設計的新發展趨向。這兩組織的設計原則基本相似,都是以高度娛樂、戲虐、艷俗的方法來達到與正統設計完全不同的效果,表示豐裕時代的艷俗和平庸。這種設計色彩鮮艷。普遍采用非常俗氣的材料——裝飾板作為表面粘貼裝飾基礎,形成明顯的波普風格。設計中玩世不恭的氣息得到80年代青年的喜愛。後現代主義風格是從建築設計上衍生出來的。它通過產品表現了與建築上的後現代主義相似的傾向,包括了歷史主義和裝飾主義立場,對歷史動機的折衷主義立場,娛樂性三方面特征。代表作克利夫斯設計的椅子MG—1等。減少主義風格是80年代開始興盛的壹個設計風格,特征是壹種美學上追求極端簡單的設計風格,壹種加爾文式的簡單到無以復加的設計方式。它受到米斯設計思想影響,產品具有簡單的結構,比較生硬的表面處理特點。減少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首推斯塔克,重要的減少主義集團是宙斯設計集團。建築風格是後現代主義在產品設計上的壹個分支。此風格主要集中在由建築師設計的家具上,大量采用後現代主義建築的風格,甚至完全搬用建築的形式,產生出像建築的家具來。代表作有羅西設計的櫃子AR—1等。微建築風格指的是把後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沿引到產品設計上,特別是小產品設計上。它是裝飾主義的壹個比較極端化的發展,大量采用艷麗的色彩和幾何圖案為裝飾動機,加上華貴的材料,使這種風格的產品與20年代的裝飾藝術運動風格有相似之處,是形式主義壹個高度的發展。代表作有羅西等人設計的咖啡具等。微電子風格不是壹個統壹的設計風格。它是技術發展到電子時代,電子產品湧現而導致的新的設計範疇,重點在於如何把設計功能、人體工學、材料學等技術統壹,在新產品上集中體現出來,達到良好的功能和形式效果。由於微電子技術的發展,產品尺寸越來越小,設計上則越來越簡單明快,往往采用新理性主義和功能主義的方式。代表作西門子等公司設計的電子設備。
※解構主義
解構主義的形式實質是對於結構主義的破壞和分解,作為壹種設計風格的形成於80年代。在建築上最先開始,從字意來看,解構主義的所反對的是正統原則和正統標準,即現代主義、國際主義原則與標準。因此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個人性特點。後現代主義興盛了不長時間就衰頹了,重視個體、部件本體,反對總體統壹的解構主義哲學卻被少數設計師認同,認為是具有強烈個性的新哲學理論而采用。它不是設計上的無政府主義方式,所有解構主義作品都貌似零亂,而實質有內在的結構因素和總體性考慮的高度理性化特點。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弗蘭克?蓋裏、艾什曼等。蓋裏的設計采用了解構的方式,即把完整的現代主義、結構主義建築整體破碎處理,然後重新組合,形成破碎的空間和形態。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個人特征,采用解構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重視結構的基本部件,認為基本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現的特征,完整性不在於建築本身總體風格的統壹,而在於部件的充分表達。雖然其作品基本都有破碎的總體形式,但這種破碎本身卻是種新的形式,解析了以後的結構。蓋裏的設計代表了解構主義的精神精華。艾什曼常運用現代主義、國際主義的各式結構,但大部分部件卻是解構的,總體的風格是非壹般幾何式的,復雜的。代表作有威克斯奈視覺藝術中心等。解構主義因為存在許多結構的、工程上的問題,很難立即影響到工業設計,對於平面設計,則導致了達達主義風格的復興。達達主義在版面是以簡單字體和插圖布局的零散,乃至淩亂的方式,表達當時的無政府主義思潮。作為對於國際主義、現代主義平面風格的壹種反動,這種新的解構風格於90年代開始在青年設計家中開始流行,促成這種風格流行的另外壹個原因是技術上的,即電腦設計的普及和發展。解構主義並沒有能夠真正成為引導性的風格,它壹直是壹種知識分子的前衛探索,具有強烈的試驗氣息。
※新現代主義
在溫圖利向提出現代主義挑戰以來,除了後現代主義還有壹條道路就是對現代主義的重新研究和發展。被稱為“新現代主義”或“新現代”設計。新現代主義堅持現代主義的傳統,根據新的需要給現代主義加入了新的簡單形式的象征意義,但總體來說它是現代主義繼續發展的後代。這種依然以理性主義、功能主義、減少主義方式進行設計的風格人數不多但影響巨大。70年代從事現代主義設計的以“紐約五人”為中心,他們的作品遵循了現代主義的功能主義、理性主義基本原則,但卻賦予象征主義的內容。新現代主義是在混亂的後現代主義之後的壹個回歸過程,重新恢復現代主義設計和國際主義設計的壹些理性的、次序的、功能性的特征,具有它特有的清新味道。新現代主義在平面設計上的影響特點之壹就是新包豪斯風格:工整,功能性強,講究傳達功能,冷漠。新現代主義的代表作有邁耶的裝飾藝術博物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