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電影的主體觀眾是偏年輕的,和追星族有壹些重合。但是,觀眾們中真正的追星族畢竟只是少數,臨時決定去看電影,然後選擇更有國民度和演技更好的演員的作品的可能性還是更大壹些。
雖然現在購票方式大都是網絡購票了,觀影群體並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不論多有名氣和人氣的明星,其鐵桿粉絲能撐起的票房也只是壹點點,就是加上所謂的“好感路人”的票房也仍是壹小部分,更多的普通觀眾才是票房的主力軍!
小鮮肉們號稱人氣極高粉絲群體及其巨大,他們的幾部電影甚至采取了全國包場的方式來造勢,但是從公布的數字來看,大多數的粉絲包場都不到百場,最多的也不過二百場三萬人接近百萬的票房。這個人數和前面分析的小鮮肉鐵粉數字基本是對應的。
我們再換個角度看壹下。粉絲們壹定是在首周就會去看電影的吧。影片上映之後,決定影片未來走勢的主要是影片自身質量,而不是所謂的明星號召力了。經常在粉絲圈能看到這樣的說法,口碑越爛越證明他們愛豆的號召力是高的。好吧,對於這壹點可以勉強接受,但是影片上映三天之後的票房,是不是就別往自己愛豆的身上攬了呢?
很明顯的是,在粉絲包場,大規模票補的背後,很多粉絲電影依然出現了周六比周五票房大幅下降的情況,並不斷打破小鮮肉們自己創造的跌幅紀錄。
而並沒有小鮮肉的《使徒行者》,票房堅挺最終超過6億,成了2016年暑期檔最大的驚喜。
所以,票房號召力這東西,在小鮮肉身上基本是並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