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當下的力量》讀書心得

《當下的力量》讀書心得

《當下的力量》這本書是由身心靈大師埃克哈特·托利所著。 作者在30歲之前都壹直生活在極度的焦慮中。有壹次知道半夜他也睡不著,他當時壹直在心裏想著,我真的受不了我自己了!到後來,他恍然大悟,如果我受不了我,那麽就應該有兩個我,哪壹個是真正的我?艾埃克哈特從此就開悟了。

思維是開悟的最大障礙。 思維本來只是壹個工具。但是我們大部分人都被思維所控制了,成為了思維的奴隸。無論何時,當妳想從思維中解放出來的時候,妳能做到嗎?我們有時候會想壹些不愉快的事情,當別人勸我們說那妳不要去想啊,但是我們能控制嗎?我們通常都是說我沒辦法控制自己不去想。這就是我們內心不得寧靜的根源。我們很多人甚至每時每刻都在思考。我們認同於所有我們思考的東西,甚至認為那些就是我們自己。大腦只是完成任務的工具,任務結束,大腦就應該休息。

那麽如何才能從思維中解放出來呢?

1.觀察傾聽自己的思維

傾聽自己大腦中的聲音,特別是那些重復的思維模式。在傾聽的時候,不去做任何評判。當妳在傾聽思維時,妳不僅意識到了這種思維,而且還意識到了妳在觀察這種思維。這樣壹個新的意識層面就產生了,妳會感覺到那個在思維背後更深層次的意識。思維就會因為喪失了力量而很快消散。

2.專註當下

我們認同於思維的自我就是“小我”。對於小我來說,當下時刻幾乎不存在,只有過去和未來才是最重要的。小我總是想把過去的事情復活,因為沒有過去,妳將會是誰?小我還會把自己投射到未來,以確保它能繼續存活。即使小我在關切當下時,它關切地也不是眼前的當下,因為小我是以過去的眼光來看當下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練習將註意力集中在當下這壹刻,比如在洗手時,關註與洗手有關的所有感覺,或者觀察自己的呼吸,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在思維中創造空白。當我們的思維空白時,我們就能感受到內心深處深深的寧靜,祥和。

思維創造出了情緒和痛苦。只要妳認同思維,處於無意識狀態,痛苦就不可避免。思維總是否認當下,並試圖逃離當下。因為在沒有時間的情況下,它無法發揮自己的作用並對妳進行控制,所以它視當下時刻為威脅。思維和時間是密不可分的。雖然我們需要大腦和時間來生活,但是當它們控制了我們的生活時,痛苦就產生了。想壹想,如果沒有人類,只有動物和和植物,還會有過去和未來嗎?如果妳去問壹只鴨子現在幾點,它可能就會說:“現在就是現在啊”。而且當我們看見兩個鴨子打架,他們打完以後就會平靜的各自遊開當作剛剛的事情沒有發生壹樣,他們已經專註在當時的當下時刻,沒有在去思考剛剛的打鬥,我們人類呢?我們已經被思維控制,無法專註當下,總是專註在過去的事情上,或者就是在以過去的經驗,評斷現在或者擔憂未來。我們從未真正的拋下所有的思維只是去感受當下時刻。所以,我們的所有痛苦都是來源於思維和時間。

如果妳不想再創造痛苦,不想再增加過去的痛苦,那麽就請妳不要再創造時間。至少不要創造除了做必要事情之外的時間。請務必認識到,當下時刻是妳所擁有的壹切,沒有任何事物任何人可以存在於當下時刻之外不是嗎?如若不關註當下,妳所體會到的所有情緒痛苦都會殘留壹部分,繼續在妳體內存活。它們會與妳過去的痛苦合並,在妳的大腦和身體裏紮根。這些累積起來的痛苦是形成了體內的壹個消極能量場“痛苦之身”。我們每個人身體裏都住著壹個“痛苦之身”。有時候妳會看見壹個溫文爾雅的人突然間暴跳如雷,這就是他的痛苦之身被喚醒了。平常的時候,痛苦之身在休眠,當遇到壹些和妳過去的痛苦產生***鳴的事情時,它就會被激活。痛苦之身以我們的負面情緒為食,壹旦妳被痛苦之身控制,妳會想要更多的痛苦。如果妳認同於自己的痛苦,痛苦之身就會不斷壯大,當妳開始不再認同它,觀察它,它就無法再控制妳的思維了。

剛剛前面講到思維和時間密不可分。從思維中去除時間,思維就會停止—除非妳選擇運用它。當妳認同思維時,妳會不由自主的被時間控制。妳完全陷入了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當中,妳不願接受當下時刻並允許它存在。我們可運用觀察者的方式去觀察自己那個想要逃脫當下的思維慣性。當妳開始觀察的時候,妳就會發現妳總是把未來想的比現在好或者比現在壞。好的話妳就充滿期待,壞的話妳就會焦慮。

在本書中,作者把時間分為了兩種:鐘表時間和心理時間。

鐘表時間是用來管理生活中的實際事務的,事務完成就馬上回到當下。 比如妳安排自己的工作計劃,旅遊計劃, 還有從上次的失敗中吸取經驗,設定下次的目標,這些都是在利用鐘表時間。即使是設立了目標和計劃,也只是專註在自己為了目標所前進的每壹步當下,而不是在將註意力壹直放在目標上面。如果過於註重目標,妳就不是在專註當下了。就像妳出門旅行,妳有壹個目的地,但是在過程中經過很多風景,妳只需要專註於欣賞當下的風景,最後自然而然的到達目的地。如果妳從壹開始就壹直專註在最終的目的地上,那麽妳無法欣賞沿途的風景,妳所感受到的都會是焦慮何時才能到達。

心理時間是指妳在不斷的回憶過去的錯誤,進行自我批評和悔恨,妳把時間變成了妳自我感覺的壹部分,這時就形成了心理時間。 心理時間與錯誤的認同有關。像上面所說的把註意力關註在目標上即關註在未來上面,這時鐘表時間就也變成了心理時間。因為這時生命的旅程不再是壹場奇妙的探險,而變成了壹種為達目標的強迫性需要。關註過去和未來總是會讓我們感受到自責,內疚,焦慮,壓力。

人們總是會把希望寄托於未來,想著如果未來我擁有什麽什麽,或者達成什麽什麽之後,我就會沒有問題了,就會解脫了,就可以幸福了,然而,永遠不會有“到達”的那壹天。因為在時間中沒有救贖,只有在當下,才能獲得自由解脫。問題只能存在於時間中,在當下無法生存。不信妳可以現在專註於當下時刻,然後問問自己“我還有什麽問題?”。當妳把註意力完全集中於當下時刻,妳不可能有任何問題。壹個生活情境發生時,我們要麽接受它,要麽去改變它。為什麽要把它變成問題呢?所有的負面情緒,痛苦都是因為過去心理時間的積累以及抗拒當下。生活中沒有任何問題,只有壹些需要在當下處理的生活情境。目前無法處理的就接受它,讓其自然發展,直到它發生變化了,可以進行改變和處理了再去處理它。

當妳把很多事情當成問題來看待,妳就會產生消極心態。然而消極心態對處理事情沒有任何幫助,所有的妳在消極心態下所作出的任何行為不僅不能處理事情,還會創造出更多的痛苦和不幸。我們的消極心態也會傳染給其他人。不快樂比疾病的傳播速度要快得多。我們有責任管理好自己的內在空間,不讓它去汙染別人。

那麽如何處理自己的消極心態?就是把它扔掉!當然我們應該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可是接納過後,我們要進壹步學會不再創造負面情緒。消極心態的產生是因為抗拒當下。對有些人來說他們的“此時此地”總是不夠好,那麽就要高度覺知的保持“臨在”, 如果妳真的覺得對妳當下的生活情境無法忍受,妳有三個選擇,壹是逃離,二是改變,三是完全接受。妳必須在當下就做出決定。然後接受妳的選擇帶來的結果。 沒有借口,沒有消極心態,沒有精神的汙染。當妳不能做出任何行為來改變的時候,妳所要做的就是完全接受,“臣服”。在臣服中有很大的力量。通過臣服,妳將會擺脫這種狀態!

其實看這本書,講到人類思維的80%到90%都是不需要的。讓我突然想到有壹位老師講過的話,“人類壹思考,上帝就發笑”。如果壹杯水擺在妳面前,讓妳去思考它是什麽味道,妳是思考不出來的,想知道是什麽味道,喝壹口就知道了,這就是“覺”!思維本身就是壹個問題,想靠思維去解決難題或者尋求解脫更是不可能!我們有時候經常說“我怎麽就想不通呢?”確實是這樣的,妳沒有辦法想通。想要通過思維去明白讓自己穿越永遠不可能!想要解脫,就要專註當下,保持高度覺知,提升自己的意識,壹切問題都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