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求倉儲物流公司新成立時的可行性報告,謝謝!

求倉儲物流公司新成立時的可行性報告,謝謝!

壹、企業(集團)的基本情況

無錫平安物流有限公司是壹家成立於2002年的民營物流企業,截至2008年底註冊資本2200萬元,總投資5000萬元。

1、企業管理的基本情況

無錫泰運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運物流”)堅持“以質量求生產,以技術求效益,以信譽求市場,以人才求發展”始終“視顧客為上帝,視口碑為生命。”穩健務實,步步為營,現已形成以停車倉儲、物流裝載運輸、物流外包信息服務、物流企業集約化管理為壹體的復合型物流企業。隨著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的不斷實施,特別是物流服務外包模式的創建和信息管理應用系統的引入,企業在降低成本、開辟經濟增長點、提高運營效率等方面取得了壹定的成效,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企業集團現有總資產億元,凈資產億元,負債率為%。2009年,總營業額為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達億元,均首次突破3億元大關,上繳稅金逾億元。

2.企業在全省物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無錫是蘇南中心地區物流的重要節點,對蘇南經濟圈物流產業起著重大支撐作用,對蘇北、長三角經濟圈,乃至全國具有較強的輻射能力。為了不斷提升物流服務能力,企業努力創新物流服務模式,同時也十分註重企業產業核心技術的升級。公共信息平臺技術項目和集約化經營模式的推廣應用,將有效促進無錫物流“散戶”和“遊客”的集聚,形成合力,提高信息化運營水平,有效降低成本,增強運輸能力,增加營業收入,增強企業活力;同時也能給制造業和商業企業的物流外包帶來非常便捷的服務。

3.企業在物流領域技術創新中的作用和競爭力。

“智能物流物聯網公共信息平臺”技術的應用將改變中國物流行業傳統的信息管理模式。我們的信息平臺充分利用RFID標簽、多功能傳感器、GPS定位、3G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現代信息技術,為中國物流業做出新的產業升級示範試點;將率先推動江蘇物流業從傳統的貨運、倉儲、停車場業態向物流信息中心、貨運代理、物流辦公經濟轉型。通過互聯網連接功能,對江蘇省內各種物流業態和大型物流企業進行有效資源整合後構建“江蘇虛擬物流園區”,從根本上解決制約蘇南現代物流企業發展的土地制約問題,改善蘇南傳統物流行業停車場、倉儲場地占用大量土地資源的狀況。通過互聯網和3G移動技術,讓蘇南蘇北物流業壹體化發展:蘇南重點發展物流信息服務、物流代理、物流配載調度、交易結算、物流總部經濟等現代辦公經濟;蘇北及周邊省市主要以貨物倉儲和停車場管理為主。隨著公共信息平臺用戶的不斷擴大和運營模式的不斷成熟,該企業也將具備更強的行業競爭力,為引領無錫物流行業從傳統走向現代化、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企業技術中心的基本情況

1.企業技術中心的發展規劃,中短期目標和技術創新戰略的制定和實施。

企業技術中心的發展規劃是:每五年實現產業核心技術上壹個新臺階,實現壹次產業結構調整;十年內完成《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編寫,基本實現規範的制度管理。力爭將本企業建設成為無錫物流行業技術領先、管理規範、效益規模化、服務社會化的龍頭物流企業,具有較強的引領示範作用。

近期和中期目標是:到“十二五”末,利用“基地”設施和“公共信息平臺”高端信息服務技術,聚集各類大中小物流企業(含物流運輸企業);第三方物流外包服務企業;以及物流技術研究、物流行業標準制定、物流服務人員培訓、物流會展等企業)250家,使“基地”內所有企業60%以上的物流交易額實現全程網絡化信息化運作;實現節能增效30%。“基地”企業經營總額將達到30-5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2000個以上,稅收利潤超過5000萬元。

技術創新戰略的制定與實施:為實現這壹目標,企業制定了相應的技術戰略規劃和實施措施。首先,企業從上到下都深刻認識到,只有不斷實現技術進步和創新,企業才能與時俱進,向前發展,不被市場淘汰。因此,2003年初,企業提出了“技術創新能力是企業生命力的標誌”的口號,制定了“行業核心技術每五年提升壹次,產業結構調整壹次”的技術創新戰略規劃。

這家企業成立於2002年9月。2003年初至2007年底,開始實施第壹個五年技術戰略計劃,主要引進現代企業管理系統“質量標準化管理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2005年,企業“局域網”建成,“信息管理系統”投入運行,顯著提高了管理效率,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2006年,企業全體員工在技術骨幹的帶領下,積極配合專業機構的輔導,齊心協力。同年6月,他們順利通過了GB 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質量意識深入人心,服務質量得到保證。在經營模式上,企業逐步從傳統的單壹貨物運輸和停車場經營向貨運、倉儲、配載、物流外包信息服務、集約化經營等綜合物流服務的現代物流企業轉型,順利實現了第壹個五年科技創新戰略規劃。從2008年初到2012年底,企業開始實施第二個五年戰略規劃。2008年初,公司總經理包宜林先生帶領企業壹堆技術骨幹和12名高級管理人員,奔波於蘇州、上海、杭州、廣州,馬不停蹄,了解行業新技術,調研市場新動態,掌握新趨勢。技術創新團隊通過近三個月的調查、研究和認證,提出了企業發展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商業模式,從物流業務發展到服務流程進行了系統研究,撰寫了具體報告,使企業增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2008年6月,技術研發團隊正式提出了第二個五年科技戰略規劃的亮點:即全力打造“無錫物流外包基地”和“智能物流物聯網公共信息平臺(又稱江蘇虛擬物流園)”,提升企業產業核心技術,提升物流服務能力和水平,拓展物流服務領域,挖掘建築節能降耗潛力,發展綠色低碳。2009年6月,我公司申請的“無錫物流外包基地”項目獲得無錫市發改委批準,並於2010年6月28日奠基。截至2010年6月底,基地建築已完成總建築工程的55%。基地建設的“智能物流物聯網公共信息平臺”由技術合作方無錫大來互動網絡有限公司於2009年2月31日完成。2010年2月完成整體網絡平臺架構和數據庫開發,2010年3月。

物流服務外包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服務運營模式。2008年上半年,企業技術研發課題組借鑒同行業先進運營經驗,結合自身運營特點,突破了原有所有運輸業務完全由自己完成運輸任務的模式,首次明確提出“服務第三方物流”的角色轉變,並於2009年3月正式敲定運營,開拓新的收入經濟增長點。具體操作方式為:所承擔的物流業務與企業運營線路不重合,車輛往返利用率未達到80%的,全部外包給同行業合作夥伴(優先選擇線路合適、價格合理、安全可靠、操作規範的物流運營商)進行運輸。該企業主要監控貨物的及時、準確和安全交付,並負責物流交易的結算。為了發揮“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作用,這家企業堅持交易誠信原則,即“必須實現多方共贏”,否則寧願犧牲自己的利益,也不願讓物流客戶和合作夥伴吃虧。因此,在這種“先利他人,後利自己”的原則前提下,企業贏得了客戶和合作夥伴的信任,使得企業的物流外包服務業務在試運行期間快速增長。

“智能物流物聯網公共信息平臺”。是企業提升行業核心技術的高科技合作項目。R&D於2008年6月開工,2009年6月通過認證,2009年6月投入建設。這是國內首個商業化的“智能物流物聯網公共信息平臺”,預計2011三月底上線試運行。該技術項目的建設得到了省經信委、省發改委、省交通廳、無錫經信委、市發改委、市運管局、無錫市北塘區政府的多次具體指導和大力支持。

在該技術合作項目中,企業主要負責運營商業模式的設計、利用客戶資源的營銷拓展方案的研究及其載體的硬件設施建設;合作方無錫大來互動數碼有限公司主要負責應用平臺系統軟件模塊的研發;中科院微電子所主要負責提供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的應用方案。

詳情如下:

1.業務運營模式正在研究中,預計2010年底提交詳細方案;客戶資源主要針對物流產業鏈上的企業,包括各類專業運輸企業、制造企業、商業企業,以及各類大型、專業的工業原輔材料聚集、倉儲、交易市場。

2.應用平臺軟件系統的技術指標和功能設計方案於2010年2月完成,其整個應用系統分為四個主要部分,即

(1)RFID電子標簽:本項目采用低頻(125KHz至134KHz)射頻識別技術,主要用於標註貨物相關信息,包括貨物類型、貨物數量、貨物體積、貨主信息、啟運時間、啟運地點、到達地點、積載和倉儲過程中相關人員和場地信息、貨運目標等。

RFID電子標簽由標簽、閱讀器和數據傳輸處理系統組成。RFID標簽具有耐久性強、信息接收和傳播穿透力強、存儲容量大、信息類型多樣等特點。RFID標簽支持讀寫功能,目標物體的信息可以隨時更新。解釋器分為手持式和固定式,由發射器、接收器、控制模塊和收發器組成。收發器與控制計算機或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連接以實現其通信功能。閱讀器也有壹個接收和發送信息的天線。數據傳輸和處理系統:閱讀器通過接收標簽發出的無線電波來接收讀取的數據,控制計算器可以處理這些數據進行管理控制。

(2)無線車載終端:通過內置RFID標簽讀取、雙向網絡語音通話、GPS定位模塊、COMS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角速度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等應用系統,實現物流信息雙向傳輸、車輛跟蹤定位、貨物監控、貨物收發確認等壹系列功能。

主要包括

a)貨運車輛基本信息:車輛登記信息、車主、車型、車牌、駕乘人員信息、聯系方式、信用度等。

b)貨運車輛的定位信息:貨運任務的始發地、目的地和當前位置;

c)貨運車輛動態信息:車速、車廂內溫濕度、實時路況信息等。

d)物流車輛的貨物信息:車輛所載貨物的種類、數量和裝載余量;

e)信息平臺功能:通過3G無線網絡連接公共信息平臺,實現平臺相應物流信息的實時接收;

F) RFID識別和讀取功能:內置RFID閱讀器,可在搬運任務中隨時根據實際空載進行有效配載;

g)雙向語音通信功能:隨時使用內置語音通信軟件進行多方通信;

h)安全預警提示功能:除了對特殊物品、藥品、易碎品、危險品的運輸全過程進行監控外,還具有緊急救助功能,如遇到自然災害、交通事故時自動呼叫中心求助,車輛超速、疲勞時車載終端會自動向駕乘人員發送安全預警提示信息。

(3)裝車調度平臺:信息中心通過該系統可以及時動態了解貨運物流信息和車輛信息,並結合三維導航GIS系統及時獲取相關城市公路信息。壹方面可以實現貨場貨運車輛和貨物的及時有效配載調度,為貨代提供最佳的配載場地、存儲空間、貨運方式等聯絡和服務,為貨運車輛提供最快捷、更順暢的優化路線服務。

(4)網上支付平臺:為貨運交易提供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通過第三方擔保和多種支付方式,為貨運雙方提供安全有效的支付結算方式。用戶可以基於相關物流企業或個人,通過開通在線信息發布平臺和授權查詢功能,在平臺上快速便捷地發布相關商品、物流路線、所需車輛、倉儲空間、配載位置等具體信息。同時引入運費保險制度,建立物流貨運交易誠信評價系統數據庫,完善誠信評價機制。

3.構建通用物流信息協同處理平臺。結合江蘇物流業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特點,圍繞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用兩年左右的時間,以成熟的傳感器網絡技術、3G移動、GPS定位系統和互聯網平臺為基礎,建設壹個集國內外先進現代通信技術於壹體,以各種功能的信息平臺協同工作的形式,為物流貨運各方提供技術支持,並突出其“智能化”特征的大型商用傳感器(IOT)網絡信息平臺。

運用供應鏈理論創新物流運作新模式匯總表

論物流運作模式的創新時代

東西

流動

在外面

衣服

凡公司承擔的物流業務與公司運營線路不“兼容”,車輛往返利用率低於80%的,將外包給同行業合作夥伴(優先選擇線路合適、配載合適、價格合理、安全可靠、操作規範的物流運營商)。該企業主要監控貨物的及時、準確和安全交付,並負責物流交易的結算。同時必須堅持交易誠信原則——即“必須實現多方共贏”,否則寧願犧牲自身利益,也不願讓物流客戶和合作夥伴吃虧,以此樹立信譽,不斷提高市場份額。2009.03

完成了從單壹貨運到“第三方物流服務”的轉型。

商業用途

“智能物流物聯網

通過“公共信息平臺”的智能化功能,依托互聯網、移動3G或車載終端等信息工具,實現物流動態信息共享、物流產業鏈企業供需信息發布、物流交易全程在線操作、物流貨物隨時隨地動態監控,實現便捷、高效、安全、低碳低耗、環保。其應用非常廣泛,涵蓋所有物流供需企業、商戶、市場和個人,將為我省、我市現代服務業增添新亮點。

2008.06

提議,2009.10

正式實施,計劃2011.09。

完成所有研發任務。計劃於2011年3月試運行,使企業核心技術再次轉型升級,邁上新的發展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