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報 2003-8-27 14:59:45
中國、朝鮮、美國、韓國、俄羅斯和日本六方,將於8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會談,就解決朝鮮核問題進行磋商。輿論普遍認為,這次會談標誌著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又向前邁出了重要的壹步。
根據朝美兩國1994年10月簽署的《日內瓦核框架協議》,朝方同意凍結核計劃,以美國為主導的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負責為朝鮮建造兩座輕水反應堆,以解決朝鮮的電力短缺
問題。在反應堆建成之前,該組織負責每年向朝鮮提供50萬噸重油,以緩解朝鮮的燃料緊張狀況。但由於種種原因,朝鮮輕水反應堆工程直到2002年8月才動工。
自2002年初美國總統布什將朝鮮列為“邪惡軸心國”後,美國政府開始重新審視對朝政策。當年10月,美國總統特使、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凱利訪朝後,美突然宣布朝鮮承認其“擁有核計劃”。隨後,美宣布停止向朝提供重油。朝鮮外務省則於12月12日宣布,由於美方中斷供油,朝鮮決定解除對核計劃的凍結,重新啟動用於電力生產的核設施。12月22日,朝鮮中央通訊社宣布,朝鮮已開始啟封被凍結的核設施,並拆除相關的監測攝像機,以啟動電力生產所需的核設施。朝鮮隨後又驅逐了國際原子能機構駐朝的兩名監察人員。
朝鮮今年初宣布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從2月起不斷威脅將退出朝鮮停戰協定。自此,朝鮮核問題呈擴大化趨勢,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註。2002年曾因朝韓重開部長級會談、朝日實現首腦會談等積極的事態發展而壹度趨向緩和的朝鮮半島局勢,又驟然變得緊張起來。
為和平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中國和國際社會有關各方進行了大量努力。今年4月23日至25日,中、朝、美三方在北京舉行會談。美國政府在朝鮮核問題上的態度總體上壹直比較強硬,多次強調美國不會允許朝鮮擁有核武器。而朝鮮則壹再表示,美國改變對朝敵視政策是解決核問題的先決條件。
5月,美國負責武器控制和國際安全事務的副國務卿博爾頓表示,美贊成就朝核問題舉行有俄羅斯參加的多邊會談。6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法國出席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議期間會見了美國總統布什。兩國元首表示,雙方將致力於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支持半島無核化,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問題並就此保持溝通與合作。6月中旬,美、日、韓三國發表聯合聲明說,三國將加強合作,謀求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美方強調,日本與韓國應***同參加未來有關朝鮮核問題的多方會談。
在朝韓7月舉行的第十壹次部長級會談中,韓方提出了舉行“擴大的多邊會談”的建議,得到有關各方的響應。8月1日,朝鮮外務省發言人說,朝鮮已向美國提出就解決核問題直接舉行由中、朝、美、韓、日、俄參加的六方會談,並在此框架內舉行朝美雙邊會談的方案。美國方面對此表示歡迎。8月14日,韓國外交通商部宣布,六方會談將於8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
至此,朝鮮核問題已凸顯10個月之久。可以預見,即將舉行的六方會談將是壹場艱巨、曲折的談判。中國作為東道主,將與其他各方合作,推動對話進程向前發展,***同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吳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