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誌亮自幼喜交朋友,為人慷慨,重義氣。1846年4月葡萄牙海軍上校亞馬勒,就任第79任澳門總督。亞馬勒曾參加鎮壓巴西人民起義的活動,右臂被起義軍的炮彈炸斷,號稱“獨臂將軍”。他向中國居民征收土地稅、人頭稅、不動產稅;強行將中國船只登記納稅,激起中國居民的反抗。曾有40艘民船,約1500人向葡市政府進攻,被亞馬勒武力鎮壓,20多艘民船起火沈沒。1849年,亞馬勒頒布命令,限令中國海關8天內撤出澳門,並要求撤出氹仔和拱北(此兩處臨近澳門,皆為香山縣管轄)。他壹邊發布告,壹邊出動軍警驅逐中國海關人員,推倒海關大門懸掛著中國旗幟的旗桿,搗毀設置在望廈村的香山縣丞衙署,甚至摧毀了樹立在市政廳門口100年之久的《澳夷善後事宜條議》的石牌。亞馬勒的惡行激起了中國居民的極大義憤,最終導致了中國居民的暴力反抗鬥爭。因葡萄牙人在龍田村外開辟馬路將許多村民的祖墳破壞,誌亮與壹批熱血青年郭安、李保、張光、郭洪、周有、陳發***七人聚義***謀,決心除掉亞馬勒。他們偵察亞馬勒的日常生活習慣,商討好計謀,伺機行動。亞馬勒習慣於傍晚騎馬到澳門半島連接內地處的關閘壹帶遛馬。1849年8月22日傍晚6時許,亞馬勒由副官隨侍,遛馬抵關閘後返回,誌亮等人埋伏在距關閘百米處。當亞馬勒到此地時,他們假裝告狀,高喊伸冤。亞馬勒伸手來接狀紙,他們壹擁而上揮刀猛砍,立時砍下了亞馬勒的首級和壹只手臂。這就是震驚澳門壹時,流傳至今的“義士沈誌亮智殺亞馬勒事件”。事後為了保護他人,誌亮毅然赴官府自首,清政府在葡萄牙人壓力下,殺害了沈誌亮。